古诗词网

款款嬉游。水冷蘋花带影流。

王夫之明代〕《丑奴儿令 和李后主秋怨

当年谁送江南怨,云树悲秋。舴艋含愁。月影消沈玉一钩。

无数蜻蜓飞晚照,红蓼梢头。款款嬉游。水冷蘋花带影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款款嬉游水冷蘋花

款款 kuǎn kuǎn
亦作“欵欵”。
(1).诚恳;忠实。《楚辞·卜居》:“吾寧悃悃欵欵朴以忠乎?” 王逸 注:“志纯一也。欵,一作‘款’。” 洪兴祖 补注:“款,苦管切,诚也。俗作‘欵’。”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飘飘新句总堪传。” 王闿运 《陈夷务疏》:“虽不足裨赞大计,诚亦愚者之款款也。”
(2).和乐貌。 汉 扬雄 《太玄·乐》:“独乐款款,淫其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范 张 款款於下泉, 尹 班 陶陶於永夕。” 清 钱谦益 《赵灵均墓志》:“间託于《虞初》《诺皋》,以耗磨光景,陶陶款款如也。”
(3).徐缓貌。 唐 杜甫 《曲江》诗:“穿花蛺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不须乱猜这诗中意思,略听我款款地开解。” 茅盾 《秋的公园》:“每天午后可以看到在草茵上款款散步,在树荫椅上绵绵絮语的长客。”
(4).从容自如貌。  ——《漢語大詞典》
嬉游(嬉遊)xī yóu
亦作“ 嬉游 ”。 游乐;游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若此辈者,数千百处。嬉游往来,宫宿馆舍,庖厨不徙,后宫不移,百官备具。”《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声乐嬉游,不宜令过;蒱酒渔猎,一切勿为。” 宋 梅尧臣 《野鸽》诗:“一日偶出羣,盘空恣嬉游。”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诗:“嬉游的童年过去了,于是你们一跃而成为我们祖国的精壮的公民。”  ——《漢語大詞典》
水冷
新论水性宜冷而有华阳温泉犹曰水冷冷者多也 齐竟陵王子良净住子风轻而地重水冷而火热诗云笈七签火性本热水性本冷轼皮日休游栖霞寺 水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苏 海市诗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骈字类编》
蘋花
宋 范成大 过平望 波明荇叶颤,风熟蘋花香。
元 陈基 偶成二首 其一 歌成桃叶临流和,采得蘋花带月还。
元 袁桷 题高彦敬桑落洲望庐山图 长江亭亭桑落洲,一塔独傲蘋花秋。
元 王逢 奉题先世所藏严子陵小像 桂丛苯莼蘋花薄,怅望高风一羽翰。  ——《骈字类编》
带 ( 帶 ) dài
带 [ dài ]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
  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
  3. 车轮胎:车~。外~。
  4. 区域:地~。温~。
  5. 佩戴,披挂:~孝。~剑。
  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
  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
  8. 含有,呈现:~电。~伤。
  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
  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影 yǐng《國語辭典》

影 [ yǐng ]

  1. 光线被遮挡而造成的阴暗形象。如:「人影」、「树影」、「阴影」。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 人、物的形象或图像。如:「摄影」、「背影」、「身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写了武松乡贯、年甲、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1. 参见「影印 」条。
  2. 仿照、描摹。如:「这篇小说是影了此一真人实事所写成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汉之赋颂,影写楚世。」
  3. 掩蔽、隐藏。《水浒传·第一六回》:「只见对面松林里影著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家望。」
流 liú《國語辭典》

流 [ liú ]

  1. 水的通稱。《史記·卷四·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 像水流的東西。如:「氣流」、「暖流」、「電流」、「車流」。
  3. 派別。如:「九流十家」。《漢書·卷一○○·敘傳下》:「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人是滅,漢修其缺,劉向司籍,九流以別。」
  4. 品類、等級。如:「上流」、「名流」、「第一流」。
  1. 移動。如:「人口外流」。《易經·乾卦·九五》:「水流溼,火就燥。」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 留傳、散布。如:「流芳萬世」。《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3. 趨向。如:「流於形式」。《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
  4. 放逐。《國語·周語上》:「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
  5. 放縱。《國語·晉語一》:「肆侈不違,流志而行,無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獲追鑒。」
  1.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民」。
  2.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年」。宋·蔣捷〈一翦梅·一片春愁待酒澆〉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3. 意外的、不明來處的。如:「流矢」、「流彈」。
  4. 沒有根據的。如:「流言」、「流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