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凤阁(鳳閣)fèng gé
(1).华丽的楼阁。多指皇宫内的楼阁。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曹植》:“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水浒传》第一回:“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
(2). 唐 武则天 光宅 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遂用为中书省的别称。《新唐书·刘祎之传》:“太后遣 肃州 刺史 王本立 鞫治,以敕示 禕之 , 禕之 曰:‘不经凤阁鸞臺,何谓之敕!’” 宋 曾巩 《襄州遍学寺禅院碑》:“﹝ 钟绍京 ﹞惟嗜书,家藏 王羲之 、 献之 , 褚遂良 书至数十百卷。以善书直凤阁。”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苏味道 、 王庆元 同为凤阁侍郎。”
(3).泛指中央官邸。 唐 白居易 《咏怀》:“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我相公虽居凤阁鸞臺,常在萤窗雪案。” ——《漢語大詞典》
(2). 唐 武则天 光宅 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遂用为中书省的别称。《新唐书·刘祎之传》:“太后遣 肃州 刺史 王本立 鞫治,以敕示 禕之 , 禕之 曰:‘不经凤阁鸞臺,何谓之敕!’” 宋 曾巩 《襄州遍学寺禅院碑》:“﹝ 钟绍京 ﹞惟嗜书,家藏 王羲之 、 献之 , 褚遂良 书至数十百卷。以善书直凤阁。”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苏味道 、 王庆元 同为凤阁侍郎。”
(3).泛指中央官邸。 唐 白居易 《咏怀》:“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我相公虽居凤阁鸞臺,常在萤窗雪案。” ——《漢語大詞典》
新除 xīn chú
谓新拜官职。《旧唐书·文宗纪下》:“丙午,以新除 兴元 节度使 李德裕 为兵部尚书。” 明 文徵明 《张夏山挽词》:“扁舟北上又新除,别我 吴门 意有餘。” ——《漢語大詞典》
侍从(侍從)shì zòng
(1).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汉书·史丹传》:“自 元帝 为太子时, 丹 以父 高 任为中庶子,侍从十餘年。”《孔丛子·记义》:“ 宰予 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 陈 、 徐 、 刘 、 应 ,才学所著,诚如来命,惜其不遂,可为痛切。凡此数子,於雍容侍从,实其人也。” 唐 元稹 《进马状》:“右臣窃闻道路相传,车驾欲蹔游幸 温汤 ,未知虚实者。臣职居守土,侍从无因。”
(2).随从伺候之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錡为侍从,听人主也。”《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至晚, 苏护 叫侍从与女子梳粧。”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尝与客共谈,指其侍从曰:‘若辈惟可令其洒扫趋走,烹茶吸烟而已。’” 巴金 《将军》:“没有汽车、马车,没有侍从,没有府邸的将军,这算是什么将军呢?”
(3). 宋 代称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侍郎为侍从。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划一状》:“臣身为侍从,又忝长民,不可不言。”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 栗 为侍从,就其蹇浅,无以达陛下之德意志虑,示信于下。”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侍从》。 ——《漢語大詞典》
(2).随从伺候之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錡为侍从,听人主也。”《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至晚, 苏护 叫侍从与女子梳粧。”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尝与客共谈,指其侍从曰:‘若辈惟可令其洒扫趋走,烹茶吸烟而已。’” 巴金 《将军》:“没有汽车、马车,没有侍从,没有府邸的将军,这算是什么将军呢?”
(3). 宋 代称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侍郎为侍从。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划一状》:“臣身为侍从,又忝长民,不可不言。”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 栗 为侍从,就其蹇浅,无以达陛下之德意志虑,示信于下。”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侍从》。 ——《漢語大詞典》
臣 chén《國語辭典》
臣 [ chén ]
名- 俘虏、奴隶。《书经·费誓》:「臣妾逋逃。」汉·孔安国·传:「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礼记·少仪》:「臣则左之。」汉·郑玄·注:「臣,谓囚俘。」
- 君王时代的官吏。《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记·礼运》:「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 古人对君、父或一般人的自谦之词。《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姓。如汉代有臣综。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服从。如:「臣服」。《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 统率、使之服从而为臣。《左传·昭公七年》:「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战国策·秦策四》:「兵甲之强,壹毁魏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彩毫(綵毫)cǎi háo
画笔;彩笔。亦指绚丽的文笔。 唐 温庭筠 《塞寒行》:“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宋 晏殊 《胡捣练》词:“谁把彩毫描得,免恁轻抛掷。”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私契》:“研朱露,蘸彩毫。这新词全费敲。”参见“ 彩笔 ”。
犹綵笔。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一:“五色綵毫裁凤詔,九重天子豁龙颜。”参见“ 綵笔 ”。 ——《漢語大詞典》
犹綵笔。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一:“五色綵毫裁凤詔,九重天子豁龙颜。”参见“ 綵笔 ”。 ——《漢語大詞典》
还带(還帶)huán dài
唐 裴度 一日游 香山寺 。有一妇人借得三条玉带、一条犀带,准备贿赂权贵,营救获罪的父亲,结果遗失寺中。 裴度 得而还之。事见 唐 丁用晦 《芝田录》。 元 关汉卿 据此撰有《裴度还带》杂剧。后以“还带”表示归还珍贵的失物。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己丑馆选》:“行善乃本等,非以责报,救蚁还带,此两人直是陡见,突发此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生》:“ 真 曰:‘君前所见,乃仙人点金石也……醉后失去,隐卜当在君所,如有还带之恩,不敢忘报。’” ——《漢語大詞典》
塞垣春 sāi yuán chūn
词牌名。双调,有九十五(又分为二)、九十六、九十八字四体。 宋 周密 放舟 西湖 采莲叶,探题赋词,改《塞垣春》为《采绿吟》。参见《词谱》卷二五、《苹洲渔笛谱》卷一《采绿吟》序。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