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多年架阁游春兴,此日关防感物才。

吕南公宋代〕《晓陪内翰步至北园

晓风吹雨北园开,追逐双旌踏翠苔。芍药一栏霞上锦,嫩荷千片玉流杯。

多年架阁游春兴,此日关防感物才。花不能言草成恨,故应知我偶然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多年架阁游春关防感物

多年 duō nián
谓岁月长久。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旧唐书·李密传》:“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儒林外史》第六回:“多年名宿,今番又掇高科;英俊少年,一举便登上第。” 茅盾 《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而今天便觉得无话可谈了。”  ——《漢語大詞典》
架阁(架閣)jià gé
(1).指架阁库。 宋 苏辙 《论户部乞收诸路帐状》:“至於驛料等帐,非三司国计虚赢所繫,故止令勘磨架阁。”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张浮休书》:“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覆观之。”参见“ 架阁库 ”。
(2).指架阁库官。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 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偶在 陈一之 架阁处逢一 朱秀才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三年》:“架阁 卫博 ,论用人宜録所长,弃所短。”
(3).建造楼阁。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构楼架阁切星汉,夸雄鬭丽止者谁。”
(4).空中楼阁。比喻虚幻,乌有。 元 汤式 《醉花阴·离思》套曲:“俺娘铁石心肠更狠如虎豹,将将将好姻缘成架阁。”  ——《漢語大詞典》
游春(遊春)yóu chūn
春天外出踏青。 阿英 《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引 吴东园 《法京巴黎茶花女史马克格尼尔行》:“百万佛郎声价贵,缠头无补游春费。”
游览春景。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昔君梦游春,梦游仙山曲。” 元 朱庭玉 《梁州第七·妓门庭》套曲:“游春名苑,避暑高楼,秋宵赏月传盃,冬天踏雪寻梅。”《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美娘 因连日游春困倦,且是积下许多诗画之债,未曾完得,分付家中:‘一应客来,都与我辞去。’”  ——《漢語大詞典》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关防(關防)guān fáng
    (1).守关防边。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思恩荣以横奔兮,阂闕塞之嶢峥。顾衰絰以轻举兮,迫关防之我婴。” 唐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出塞》诗:“关防驱使节,花月眷离筵。” 宋 苏轼 《贺高阳王待制启》:“峻登祕近之直,重易关防之雄。”
    (2).用兵防守的关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其水东南流出峡,峡左有城,盖古关防也。” 唐 杜甫 《塞芦子》诗:“ 延州 秦 北户,关防犹可倚。” 唐 罗隐 《定远楼》诗:“近日关防虽弛柝,旧时栏槛尚侵云。”
    (3).防守;警备。 宋 曾巩 《申明保甲巡警盗贼札子》:“所贵有所关防,可以暗消盗贼。”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叫大小神将,与我驰报与我儿 那叱 ,下方着意关防,四下用心围定。看那 护国天王 ,必捉 通天大圣 。”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行不监押之,止不关防之,十三省之山川形势,兵马钱粮,靡不收归图籍而莫之禁,古今有此玩待外国人之政不?”
    (4).防范。 宋 司马光 《上听断书》:“今国家政事未有不先经两府相与商议,然后施行。关防祕密,外人莫得而知。”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三:“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阡、陌等字,相传始于国初刑部尚书 开济 ,然 宋 边实 《崑山志》已有之。盖钱穀之数用本字,则姦人得以盗改,故易此以关防之耳。”《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他儿子叫做 金跃 ,却是一字不通的,考期在即,要寻一个替身。这位学道的关防又严,须是想出一个新法子来。”
    (5).印信的一种,始于 明 初。 明太祖 为防止作弊,用半印,以便拼合验对。后发展成长方形、阔边朱文的关防。 清 代,正规职官用正方形官印称“印”。临时派遣的官员用长方形的官印称“关防”。 明 刘辰 《国初事迹》:“各布政司用使空印纸於各部,查得或钱粮军需段疋有差错收正,却将印纸填写咨呈补卷,事发, 太祖 怒曰:如此作弊瞒我,此盖部官容得,所以布政司敢将空印填写。尚书与布政司官尽诛之。议用半印勘合行移关防。” 明 刘若愚 《明宫史·内府职掌·司礼监》:“ 南京 正副守备太监二员,关防一颗,其文曰‘ 南京 守备太监关防’。”《文明小史》第五四回:“ 倍立 久居 中国 ,晓得官场上的情形,看过批禀上印着制臺的关防,知道不错。” 姚雪垠 《长夜》三七:“如今只等着 徐寿椿 那方面把关防、旗帜、军装和子弹等项发下来。”
    (6).经官的讼事。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二折:“若拏贼做箇证见,我着他望穿堂打会关防。”  ——《漢語大詞典》
    感物 gǎn wù
    (1).谓有感于怪异之事。《文选·班彪〈王命论〉》:“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吕公 覩形而进女。” 李善 注:“《汉书》曰: 高祖 常从 王媪 、 武负 貰酒,时饮醉卧, 武负 、 王媪 见其上常有怪。”
    (2).见物兴感。 唐 韩愈 《荐士》诗:“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诗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咏志耳。”
    (3).感动或感化他物。 汉 班固 《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后汉书·邳彤传》:“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古以来,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 明 刘基 《书绍兴府达鲁花赤九十子阳德政诗后》:“政之感人,犹气之感物也。”  ——《漢語大詞典》
    才 cái《國語辭典》

    才 [ cái ]

    1. 天赋的能力、禀性。《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
    2. 力量、智慧。《诗经·鲁颂·駉》:「思无期,思马斯才。」汉·王充《论衡·实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通「材」。
    3. 有才能、智慧的人。如:「天才」、「英才」、「干才」。《孟子·离娄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
    4. 讽称某类的人。如:「蠢才」、「奴才」。
    5. 姓。如明代有才宽。
    1. 方、始。如:「刚才」、「方才」、「戏才开锣」、「呆了半晌,我才会意过来。」《晋书·卷七九·谢安传》:「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
    2. 仅。如:「他今年才五岁。」、「我身上才带五块钱。」
    3. 表示强调的语气。如:「我才不干呢!」、「他哪有累?我才累呢!」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