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均九辨有同情,平子四愁应不二。
我昔读书至原道,眼中有儒无佛老。孔门儿孙争吐气,烈日当空长杲杲。
后来更读潮州韩庙碑,始知眉山老子不吾欺。道济溺,文起衰,古人可作非公谁。
当年天子崇佛氏,骑马鸡栖上封事。批龙鳞,履虎尾,等荣辱,齐生死。
自断投荒不复还,一路行吟八千里。至人履险如履夷,眼前直道平如砥。
何有于,秦岭云,蓝关云,凄凉独洒穷途泪。呜呼噫唏,我知之矣。
孤臣去国兮誓忘家,天路险难兮不可至。望帝乡兮云中,范驰驱兮荒裔。
灵均九辨有同情,平子四愁应不二。今来古庙枕寒崖,松树森阴不知岁。
秋风入松作山雨,前路行人去如水。我问行路人,谁是公知己。
当年祇有鳄潭鱼,不畏天王畏刺史。路人问我谁,旧是尼山门弟子。
方袍高笠胡来哉,稽颡再拜汗先泚。我公聪明见肝胆,天人默默应相契。
过门正好留衣别,登堂不用作胡礼。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灵均(靈均)líng jūn
(1). 战国 楚 文学家 屈原 字。《楚辞·离骚》:“名余曰 正则 兮,字余曰 灵均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及 灵均 唱《骚》,始广声貌。”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和徐斯远韵》词:“兰佩芳菲无人问,叹 灵均 ,欲向 重华 诉。” 李大钊 《青春》:“ 湘水 灵均 ,兴春秋代序之感。”
(2).泛指词章之士。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於是 沮诵 失路, 灵均 当轴。” 浦起龙 通释:“此言 灵均 当轴,借言以词人当史局也。” 宋 姚述尧 《念奴娇·次刘周翰韵》词:“兴来吟咏, 灵均 谁谓今絶。” ——《漢語大詞典》
(2).泛指词章之士。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於是 沮诵 失路, 灵均 当轴。” 浦起龙 通释:“此言 灵均 当轴,借言以词人当史局也。” 宋 姚述尧 《念奴娇·次刘周翰韵》词:“兴来吟咏, 灵均 谁谓今絶。” ——《漢語大詞典》
九 jiǔ《國語辭典》
九 [ jiǔ ]
名- 介于八与十之间的自然数。如:「七、八、九、十……。」大写作「玖」。阿拉伯数字作 「9」。
- 姓。如唐代有九嘉。
- 形容极多。如:「九霄云外」、「九泉之下」、「九牛一毛」。
- 表示多数、多次。如:「九死一生」。《淮南子·修务》:「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
辨 biàn《國語辭典》
辨 [ biàn ]
动- 分别、判别。如:「辨别」、「分辨」、「明辨是非」、「雌雄莫辨」。《荀子·荣 辱》:「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唐·杜甫〈秋雨叹〉三首之二:「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 争论是非曲直。《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此还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辩」。
- 文体名。如唐代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也作「辩」。
有同 yǒu tóng
如同。 唐 无名氏 《开河记》:“陛下欲听狂夫之言,学亡 秦 之事,但恐社稷崩离,有同 秦 世。” ——《漢語大詞典》
情 qíng《國語辭典》
情 [ qíng ]
名- 心理上发于自然的意念,或因外界事物刺激所引发的心理状态。如:「感情」、「温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两性间的爱。如:「爱情」、「痴情」、「谈情说爱」。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友谊、情分。如:「交情」、「人情世故」。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面子。如:「情面」、「求情」、「说情」。
- 实际的状况、内容。如:「实情」、「病情」、「行情」。
- 有关男女恋情的。如:「情夫」、「情妇」、「情痴」。
- 分明、明明。《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
平 píng《國語辭典》
平 [ píng ]
形- 不高不低、不凸出的。如:「平地」、「平房」、「平沙」。唐·王维〈观猎〉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宋·陆游〈初发夷陵〉诗:「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 协调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
- 均等的。如:「平均」、「平等」。
- 安宁的。如:「心平气和」、「风平浪静」。唐·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没有战争的。如:「和平」、「太平」。唐·韩愈〈争臣论〉:「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 寻常的。如:「平日」、「平时」、「平常」。
- 不分胜负的。如:「平手」。
- 缺少变化的。如:「声音低平」。
- 公正的、无偏倚的。如:「平分」、「平反」。
- 不高不低的。如:「平推」、「平铲」。
- 使安定、征服。如:「平乱」、「跨海平魔」。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媾和、和好。《左传·桓公八年》:「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
- 压抑。如:「怨气难平」。
- 犁平、辗平、推平。如:「去将地平一平。」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平声 」条。
- 大陆地区北平市的简称。如:「王兄今日赴平公干。」
- 姓。如汉代有平当。
平 [ pián ]
动- 辨别。参见「平章百姓 」条。
子 zǐ《國語辭典》
子 [ zǐ ]
名- 地支的第一位。
- 时辰名。约当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 古时指子女,现专指儿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独生子」。
- 后代、子孙。如:「绝子绝孙」。《荀子·正论》:「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晋·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 稚幼的鸟兽。如:「鹿子」、「鹤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 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如:「菜子」、「鱼子」、「瓜子」、「莲子」。
- 对一般人的通称。如:「小女子」、「无聊男子」。《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 对男子的美称,多指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 夫妇之间相互的称呼。如:「内子」、「外子」。
- 称辈分小、年纪轻的人。如:「子弟」。《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 古代图书分类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技艺、术数等书籍。如:「经、史、子、集。」
-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你。《韩非子·难势》:「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 :「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同「尔 」、「汝」。
- 幼小的。如:「子鸡」、「子姜」、「子猪」。
- 和母对称的。见「子金」、「子音」等条。
- 派生的、有所属的。见「子目」、「子句」等条。
- 照顾、抚爱。《礼记·中庸》:「子庶民,来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子 [ zi ]
缀- 词尾:➊ 接名词。如:「桌子」、「筷子」。➋ 接动词。如:「起子」、「拍子」。➌ 接形容词。如:「聋子」、「乱子」。➍ 接量词。如:「两下子」、「一档子」。
四愁 sì chóu
(1).“ 四愁诗 ”的省称。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四愁七哀》:“《四愁》, 汉 张衡 所作,伤时之文也。” 唐 李嘉祐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诗:“ 宋玉 怨三秋, 张衡 復‘四愁’。” 清 姚鼐 《送一青归因寄仲郛》诗:“天末‘四愁’思莫致,秋来‘九辨’送将归。”
(2).泛指愁思。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四愁连 汉水 ,百口寄随人。” 唐 孟郊 《百忧》诗:“智士日千虑,愚夫惟四愁。”参见“ 四愁诗 ”。 ——《漢語大詞典》
(2).泛指愁思。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四愁连 汉水 ,百口寄随人。” 唐 孟郊 《百忧》诗:“智士日千虑,愚夫惟四愁。”参见“ 四愁诗 ”。 ——《漢語大詞典》
应 ( 應 ) yīng/yìng
应 [ yīng ]
-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 回答:答~。喊他不~。~承。
-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 姓。
-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hè)。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 对待:~付。~变。~酬。
不二 bù èr
(1).没有两样;相同。《韩非子·难三》:“君令不二,除君之恶,惟恐不堪。”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三人并入直,恩泽名不二。”
(2).不变心,专一。《魏书·刘库仁传论》:“ 刘库仁 兄弟,忠以为心,盛衰不二,纯节所存,其意盖远,而并貽非命,惜乎!” 明 张居正 《考满谢手勅赐赉疏》:“谓臣备职有年,宠褒匡弼,察臣秉心不二,谬许精忠。” 王鹤寿 等《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张浩 烈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光荣的历史与英勇奋斗的精神、他对革命坚贞不二的情操,将伴随他的英名永存人间。”
(3).犹无双。 明 杜浚 《长干阿育王塔诗》:“无双华 震旦 ,不二拱 幽燕 。” ——《漢語大詞典》
(2).不变心,专一。《魏书·刘库仁传论》:“ 刘库仁 兄弟,忠以为心,盛衰不二,纯节所存,其意盖远,而并貽非命,惜乎!” 明 张居正 《考满谢手勅赐赉疏》:“谓臣备职有年,宠褒匡弼,察臣秉心不二,谬许精忠。” 王鹤寿 等《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张浩 烈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光荣的历史与英勇奋斗的精神、他对革命坚贞不二的情操,将伴随他的英名永存人间。”
(3).犹无双。 明 杜浚 《长干阿育王塔诗》:“无双华 震旦 ,不二拱 幽燕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