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笑与亲友别,烟波泱漭扁舟孤。
黄溍〔元代〕《由苕溪出大湖抵阳羡十四韵》
首阳山人饿至死,陶公乃为饥所驱。大贤出处自有意,腐鼠何得疑鹓雏。
谁初令我堕世网,久抱磥砢行崎岖。今晨笑与亲友别,烟波泱漭扁舟孤。
穹天大泽合为一,回睨人境茫如无。向来蚁聚安足恋,而取窘束同囚拘。
暮投高馆灯闪闪,坐谈姬孔歌黄虞。是间幸可容一息,孰与臣朔肩侏儒。
汗颜俛首饱腥腐,咄子所乐非我娱。故人殷勤入我梦,云我作计陋且愚。
此生通塞久自断,岂忧一勺忘江湖。春风二月花蔽野,珊瑚玉树唯空株。
丈夫儿女各有事,为君起坐生长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今晨
萧颖士登临河城赋怀一纪以如昨怆今晨而独游 ——《韵府拾遗 真韵》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動-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亲友(親友)qīn yǒu
(1).亲戚朋友。《战国策·赵策一》:“ 孟尝君 曰:‘ 文 甚不取也。夫所借衣车者,非亲友则兄弟也。夫驰亲友之车,被兄弟之衣, 文 以为不可。’” 唐 窦叔向 《夏夜宿表兄话旧》诗:“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我两人葬父母,自然该正正经经的告了庙,备祭辞灵,遍请亲友会葬,岂可如此草率!” 秦牧 《艺海拾贝·小羊的刺激》:“古代 长安 ,东面的 灞桥 ,西面的 渭城 ,都是 长安 人送别亲友的时候,盘桓惜别,折柳相赠的地方。”
(2).亲密的朋友。《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是时,中尉 条侯 周亚夫 与 梁 相 山都侯 王恬开 见 释之 持议平,乃结为亲友。”
(3).亲热友爱。《汉书·翟方进传》:“ 常 知 方进 之宗让己,内不自得,其后居士大夫之间未尝不称述 方进 ,遂相亲友。”《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 夏侯尚 字 伯仁 , 渊 从子也。 文帝 与之亲友。”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汉士择所从》:“ 曹操 牧 兖州 , 陈留 太守 张邈 与之亲友。” ——《漢語大詞典》
(2).亲密的朋友。《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是时,中尉 条侯 周亚夫 与 梁 相 山都侯 王恬开 见 释之 持议平,乃结为亲友。”
(3).亲热友爱。《汉书·翟方进传》:“ 常 知 方进 之宗让己,内不自得,其后居士大夫之间未尝不称述 方进 ,遂相亲友。”《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 夏侯尚 字 伯仁 , 渊 从子也。 文帝 与之亲友。”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汉士择所从》:“ 曹操 牧 兖州 , 陈留 太守 张邈 与之亲友。” ——《漢語大詞典》
别 ( 別 ) bié/biè《國語辭典》
- 「別 」的異體字。
烟波(煙波)yān bō
亦作“烟波”。
(1).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隋 江总 《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雾开楼闕近,日迥烟波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 淇水 烟波,半含春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回首烟波,鳞鳞细翦残雪。” 孙犁 《白洋淀纪事·荷花淀》:“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2).指避世隐居的江湖。 唐 黄滔 《水殿赋》:“城苑兴阑,烟波思起。” 宋 梅尧臣 《送江阴王判官》诗:“谁知坐卧间,思及烟波里。” 清 曹寅 《引镜谢客》诗:“烟波情亦淡,尘海路常紆。”
(3).比喻文章波澜起伏。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附 清 徐作肃 评:“次第生平直叙,而每事穿插照应,极密极老,叙法甚洁,却以饮酒在在点缀作烟波,见文有餘地。”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史记一》:“言妃匹之际,繫天下之兴亡,此正言也;而 汉 之诸后,或不由德,特言命以志感慨,文有烟波。” ——《漢語大詞典》
(1).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隋 江总 《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雾开楼闕近,日迥烟波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 淇水 烟波,半含春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回首烟波,鳞鳞细翦残雪。” 孙犁 《白洋淀纪事·荷花淀》:“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2).指避世隐居的江湖。 唐 黄滔 《水殿赋》:“城苑兴阑,烟波思起。” 宋 梅尧臣 《送江阴王判官》诗:“谁知坐卧间,思及烟波里。” 清 曹寅 《引镜谢客》诗:“烟波情亦淡,尘海路常紆。”
(3).比喻文章波澜起伏。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附 清 徐作肃 评:“次第生平直叙,而每事穿插照应,极密极老,叙法甚洁,却以饮酒在在点缀作烟波,见文有餘地。”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史记一》:“言妃匹之际,繫天下之兴亡,此正言也;而 汉 之诸后,或不由德,特言命以志感慨,文有烟波。” ——《漢語大詞典》
泱漭 yāng mǎng
亦作“ 泱莽 ”。
(1).广大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东西南北,驰騖往来,出乎 椒丘 之闕,行乎 洲淤 之浦,径乎 桂林 之中,过乎泱莽之野。”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泱莽之壄。” 颜师古 注:“泱,音乌朗反。” 王先谦 补注:“莽,漭同。《文选·海赋》:‘泱漭澹泞。’注:‘泱漭,广大也。’此言广大之壄耳。” 三国 魏 曹植 《上牛表》:“臣闻物以洪珍,细亦或贵,故不见僬侥之微,不知泱漭之泰。”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晋祠诗》:“北望故城无旧物,泱漭野色连丘墟。” 清 魏源 《黄山诗》之二:“泱漭天为岸,扶难感藜杖。”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人生行乐须及时,尘寰泱莽我何之。”
(2).水势浩瀚貌。 汉 李尤 《平乐观赋》:“龟池泱漭,果林榛榛。” 唐 杜甫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溼。” 郭沫若 《东风集·蜀道奇》:“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縈紆。”
(3).指浩瀚的水面。 清 曹寅 《观打鱼歌》:“ 白沙城 南观打鱼,日长一舸临泱漭。”
(4).昏暗不明貌。《文选·谢朓〈京路夜发〉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 李善 注:“字书曰:泱漭,不明之貌。”
(5).弥漫貌。 唐 张说 《奉和圣制野次喜雪应制》:“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迴。” 清 陈大章 《登小孤山》诗:“蛟鼉正昼吼风霾,泱漭孤云天地白。”《轰天雷》第七回:“路上村落稀少,黄沙泱漭。”
(6).浓郁貌。 宋 欧阳修 《出省有日书事》诗:“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 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漢語大詞典》
(1).广大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东西南北,驰騖往来,出乎 椒丘 之闕,行乎 洲淤 之浦,径乎 桂林 之中,过乎泱莽之野。”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泱莽之壄。” 颜师古 注:“泱,音乌朗反。” 王先谦 补注:“莽,漭同。《文选·海赋》:‘泱漭澹泞。’注:‘泱漭,广大也。’此言广大之壄耳。” 三国 魏 曹植 《上牛表》:“臣闻物以洪珍,细亦或贵,故不见僬侥之微,不知泱漭之泰。”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晋祠诗》:“北望故城无旧物,泱漭野色连丘墟。” 清 魏源 《黄山诗》之二:“泱漭天为岸,扶难感藜杖。”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人生行乐须及时,尘寰泱莽我何之。”
(2).水势浩瀚貌。 汉 李尤 《平乐观赋》:“龟池泱漭,果林榛榛。” 唐 杜甫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溼。” 郭沫若 《东风集·蜀道奇》:“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縈紆。”
(3).指浩瀚的水面。 清 曹寅 《观打鱼歌》:“ 白沙城 南观打鱼,日长一舸临泱漭。”
(4).昏暗不明貌。《文选·谢朓〈京路夜发〉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 李善 注:“字书曰:泱漭,不明之貌。”
(5).弥漫貌。 唐 张说 《奉和圣制野次喜雪应制》:“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迴。” 清 陈大章 《登小孤山》诗:“蛟鼉正昼吼风霾,泱漭孤云天地白。”《轰天雷》第七回:“路上村落稀少,黄沙泱漭。”
(6).浓郁貌。 宋 欧阳修 《出省有日书事》诗:“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 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漢語大詞典》
扁舟 piān zhōu
小船。《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 既雪 会稽 之耻,乃喟然而叹曰:‘ 计然 之策七, 越 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 唐 王昌龄 《卢溪主人》诗:“ 武陵 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 刘大白 《秋之泪·西湖秋泛(二)》诗:“叶叶扁舟叶叶篷,掩映著一叶叶的斜阳,摇曳著一叶叶的西风。”
编列众舟为一舟。犹方舟、维舟。 汉 徐干 《中论·修本》:“乘扁舟而济者,其身也安;粹大道而动者,其业也美。”参阅 清 俞樾 《曲园杂纂·读〈中论〉》。 ——《漢語大詞典》
编列众舟为一舟。犹方舟、维舟。 汉 徐干 《中论·修本》:“乘扁舟而济者,其身也安;粹大道而动者,其业也美。”参阅 清 俞樾 《曲园杂纂·读〈中论〉》。 ——《漢語大詞典》
孤 gū《國語辭典》
孤 [ gū ]
形- 幼年丧父或无父母。如:「孤儿」。《管子·轻重》:「民生而无父母,谓之孤子。」《礼记·王制》:「少而无父者谓之孤。」
- 单独。如:「孤雁」、「孤身前往」。唐·王维〈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特出、怪异。如:「孤僻」。《乐府诗集·卷四一·相和歌辞十六·南朝宋·鲍照·东武吟行》:「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 戏剧中扮演官吏的脚色。如:「净扮孤」。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妓乐》:「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或添一人,名曰『装孤』。」
- 姓。如明代有孤启。
- 古代王侯的自称。《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孤之罪也。』」《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 背弃、辜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恩,汉亦负德。」《三国演义·第三○回》:「一则不孤他仰望之心,二来也不负我远来之意。」同「辜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