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佳气属英髦,霁月光风品格高。
岭南佳气属英髦,霁月光风品格高。籍籍才名台阁器,斑斑文彩凤凰毛。
青年登第心何壮,白首从戎气尚豪。垂老天涯零落尽,空馀遗恨满江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岭南(嶺南)lǐng nán
指 五岭 以南的地区,即 广东 、 广西 一带。《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朝廷欲革 岭 南之弊, 隆安 中,以 隐之 为龙驤将军、 广州 刺史、假节,领平 越 中郎将。” 宋 苏轼 《食荔枝》诗之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 岭 南人。”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适余自 岭 南归,吾父自至 萧爽楼 谓 芸 曰:‘前事我已尽知,汝盍归乎?’” ——《漢語大詞典》
佳气(佳氣)jiā qì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 唐 李白 《明堂赋》:“含佳气之青葱,吐祥烟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 秦皇 空此瘞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远望宫殿嵯峨,满山翠柏,丽日阳春,佳气腾腾。”
(2).泛指美好的风光。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气多。”
(3).清雅的气味。 唐 杜甫 《枯楠》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漢語大詞典》
(2).泛指美好的风光。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气多。”
(3).清雅的气味。 唐 杜甫 《枯楠》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漢語大詞典》
属 ( 屬 ) shǔ/zhǔ
属 [ shǔ ]
- 同一家族的:亲~。眷~。烈~。
- 类别:金~。吾~。
-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
- 有管辖关系的,也指有管辖关系的人或单位:直~。~下。~地。
- 归类:~于自然科学。
- 为某人或某言所有:这本书~于你了。
- 系,是:~实。纯~谣言。
- 用十二生肖记生年:~相。
- 连缀,接连:~文。~和(hé)。
- (意念)集中于一点:~仰(注视仰望)。~望。~意。
- 古同“嘱”,嘱咐,托付。
- 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客”。
- 恰好遇到:~京师乱。
英髦 yīng máo
亦作“ 英旄 ”。 俊秀杰出的人。 汉 枚乘 《柳赋》:“儁乂英旄,列襟联袍。”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於当年。” 宋 欧阳修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有感》诗之三:“两京平日接英髦,不独诗豪酒亦豪。” 清 唐孙华 《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徵书忽下选英髦,鷺羽西雍飞始振。” ——《漢語大詞典》
霁月光风(霽月光風)jì yuè guāng fēng
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宋 陈亮 《谢罗尚书启》:“霽月光风,终然洒落。” 明 唐寅 《忆秦娥·王守谷寿词》:“春臺玉烛,霽月光风,翘首堪长啸。”参见“ 光风霽月 ”。 ——《漢語大詞典》
品格 pǐn gé
(1).指物品的质量规格。《宋书·颜竣传》:“及 世祖 即位,又铸 孝建 四銖……而盗铸弥甚,百物踊贵,民人患苦之。乃立品格,薄小无轮郭者,悉加禁断。” 五代 齐己 《谢人寄南榴卓子》诗:“品格宜仙果,精光称玉壶。”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品酒》:“论其(奔牛酒)品格,亦止如 苏州 之福贞, 惠泉 之三白, 宜兴 之红友。”
(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格调。 唐 韩愈 《画记》:“至 河阳 ,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明史·文苑传四·李维桢》:“﹝ 维楨 ﹞负重名垂四十年,然文多率意应酬,品格不能高也。”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八:“﹝七言律诗﹞至盛 唐 声始远,品格始高。”
(3).品性;性格。 唐 李中 《庭苇》诗:“品格清於竹,诗家景最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洛阳 人谓牡丹为花……尊贵之也。亦如称 欧阳公 、 司马公 之类,不復指其名字称号,然必其品格超絶,始可当此。”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酉姐 品格端好,能诵《毛诗》及《四子书》。” 沙汀 《老烟的故事》:“为了尊重他那精细的品格,我特别邀请他到天井里去。”
(4).指官品,爵秩。《元典章·圣政一·饬官吏》:“第三考封赠,祖父母、父母品格不及封赠者,量迁官品。” ——《漢語大詞典》
(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格调。 唐 韩愈 《画记》:“至 河阳 ,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明史·文苑传四·李维桢》:“﹝ 维楨 ﹞负重名垂四十年,然文多率意应酬,品格不能高也。”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八:“﹝七言律诗﹞至盛 唐 声始远,品格始高。”
(3).品性;性格。 唐 李中 《庭苇》诗:“品格清於竹,诗家景最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洛阳 人谓牡丹为花……尊贵之也。亦如称 欧阳公 、 司马公 之类,不復指其名字称号,然必其品格超絶,始可当此。”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酉姐 品格端好,能诵《毛诗》及《四子书》。” 沙汀 《老烟的故事》:“为了尊重他那精细的品格,我特别邀请他到天井里去。”
(4).指官品,爵秩。《元典章·圣政一·饬官吏》:“第三考封赠,祖父母、父母品格不及封赠者,量迁官品。” ——《漢語大詞典》
高 gāo《國語辭典》
高 [ gāo ]
形- 上下距离远的。与「低」相对。如:「山高水深」、「高楼大厦」 。
- 超越一般水准的、等级在上的。如:「高等教育」、「高级」、「高手」。
- 优良。如:「高材生」。
- 价格贵的。如:「高价」。
- 年纪老的。如:「高龄」。
- 声音尖锐激昂的。如:「高歌」。
- 物体直立时上下的长度。如:「身高」。
- 高的地方。如:「居高临下」、「登高望远」。
- 姓。如唐代有高适。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尊崇、敬重。《韩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