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扬帆径逐东风便,不尽平生游览愿。

顾清明代〕《初举不第却回书所历

潜鱼不出椮,栖鸟不出林。不因风雷便,岂识天地之大江湖深。

天风飒飒吹黄槐,江船击鼓凌晨开。便为万里客,岂复儿女猜。

云帆悠悠渡三泖,已觉从来双眼小。瞥然一瞬出淀湖,使我尘襟豁如扫。

将军祠前芳草多,阴廊古瓦封苔窠。英雄恨杀白衣橹,千载此地还来过。

陈湖北来势尤大,气象浑疑在天外。波光黯惨迷西东,惊雷喷雪吹腥风。

同舟十人半失色,我疑此处藏蛟龙。湖西一带风初静,呼酒开筵共相庆。

推蓬又觉眼豁然,黄天独墅天相连。向来颠沛几不免,到此始知应自怜。

出门只尺已如此,况乃天涯千万里。何处池塘杨柳青,谁家门巷炊烟起。

依稀渐觉风景佳,前头已是姑苏台。夫差句践两寂寞,倡讴市语喧如雷。

扬帆径逐东风便,不尽平生游览愿。扁舟信宿过望亭,锡山如画遥相迎。

道傍深刻十三字,千载不磨贤令名。毗陵郭里舟初住,榆叶零零杂风雨。

綀衾独拥不成眠,是夕方知有羁旅。丹阳自昔称畏途,我实初行兼病躯。

蹇驴登登不能止,缘崖历谷何萦纡。日斜憩足句容道,尊酒聊将润枯槁。

当垆可是临邛人,茜裳廉纤不动尘。人言巫山在平地,对面已隔黄姑津。

风尘浩荡催征马,西望金陵去如写。片云飞来我已愁,顷刻滂沱遍原野。

道边茅庐大比拳,俛首急入如穷猿。苍皇已识异乡味,帡幪始知大厦恩。

行行见说宸居近,趣马加鞭气重奋。此时天公亦开晴,氛埃涤尽穹宇清。

中和桥上初登览,目极遥天发深感。江山如此不早来,几向此生虚𡒄坎。

钟山如龙云际来,石城双阙中天开。固知传闻不虚假,神祖规模真壮哉。

长衢荡荡平于砥,井画棋分各条理。接栋连甍如灌云,去马来轩若流水。

声华文物竞奢豪,公子王孙处处遭。佳人总为王幼玉,将军不数霍嫖姚。

东山明月西江水,尽日寻游看不已。细柳深藏朱雀桥,飞花暗满长干里。

自从失脚下青冥,往迹回看如败枰。束书羞咏月中桂,鼓棹还为江上行。

长江三面山如壁,环拱金陵护宸极。古称天堑信非虚,自是荒淫足亡国。

波平风稳帆樯健,倏忽金山当我面。奇形秀色画莫工,信知天巧非人功。

平生梦想不可到,足慰此行樵悴容。南徐自古雄豪地,到此令人益奇气。

惜无许浑千首诗,洗我胸中不平事。舟行半日下丹阳,新丰美酒又闻香。

同行半是同来伴,相对不言空感伤。搴篷径指吴门路,一片归心乱云雾。

江山不学苏秦家,风景苍苍只如故。故园到日天已寒,江枫落叶秋斑斑。

青尊提携湛绿醑,故人为我开欢颜。西风落日吹芳菊,共挹寒香散幽独。

困穷拂郁岂徒尔,况我霜毫未应秃。君不见芙蓉花生江皋,秋风未至宁萧条。

又不见千里驹服盐车,霜蹄一蹶气转加。丈夫结束自有地,肯学儿女空愁嗟。

风帘日暮展书读,炳炳丹青照人目。临渊羡鱼知已非,呼童静掩林间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扬帆东风便不尽平生游览

扬帆(揚帆)yáng fān
升起船帆。谓开船或行船。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唐 刘长卿 《送乔判官赴福州》诗:“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明史·俞大猷传》:“ 大猷 等横击之,沉其一舟,餘贼遂扬帆西南,流劫 闽 广 。” 峻青 《秋色赋·故乡杂忆》:“远处,在那辽阔的碧蓝的海面上,一群群渔船,正在扬帆出海。”  ——《漢語大詞典》
径 ( 徑 ) jìng
径 [ jìng ]
  1.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道。山~。捷~。途~。大相~庭(相差太远)。
  2. 直,直捷了当:~直。~流。~情(任性)。~自。
  3. 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
逐 zhú《國語辭典》

逐 [ zhú ]

  1. 追赶。如:「追逐」、「随波逐流」。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 驱走。如:「驱逐出境」、「逐出家门」、「逐客令」。
  3. 追求、追寻。《国语·晋语四》:「餍迩逐远,远人入服,不为邮矣。」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4. 竞争、争夺。如:「角逐」。《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5. 跟随。唐·杨发〈残花〉诗:「暖芳随日薄,残片逐风回。」
  6. 依次、按照顺序。如:「逐年增加」、「逐条说明」。
东风(東風)dōng fēng
(1).东方刮来的风。《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 灵脩 兮憺忘归。”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杨朔 《海市》:“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
(2).指春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唐 李白 《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暉。”《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刘大白 《湖滨晚眺》诗:“微波吐露东风语:明日是清明,青山分外清。”
(3).代指春天。 唐 罗隐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诗:“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4).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谢觉哉 《不惑集·干劲》:“而且东风已经在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中刮起来了,仅仅是某些干部尚风平浪静。” 陈毅 《满江红》词:“喜东风浩荡海天宽,西风落。” 郭沫若 《新华颂》:“多种族,如弟兄,千秋万岁颂东风。”
(5).菜名。《文选·左思〈吴都赋〉》:“草则藿、蒳、豆蔻……东风、扶留。” 刘逵 注:“东风,亦草也,出 九真 。”《齐民要术·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 晋 顾微 《广州记》:“东风华叶似‘落娠妇’,茎紫。宜肥肉作羹,味如酪。”参见“ 东风菜 ”。  ——《漢語大詞典》
便 biàn/pián《國語辭典》

便 [ biàn ]

  1. 順、順利、方便。如:「便利」、「不便之處」。《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宋·陸遊〈初發夷陵〉詩:「今朝喜處君知否?三丈黃旗舞便風。」
  2. 簡單的、非正式的。如:「便服」、「便鞋」、「便條紙」、「家常便飯」。
  3. 靈敏、輕巧、敏捷。《莊子·應帝王》:「猿狙之便。」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
  1. 適宜、合宜。如:「便於攜帶」。《南史·卷三五·顧覬之傳》:「率皆即日不宜於人,方來未便於公,名與實反,有乖政體。」
  2. 有利於。《韓非子·孤憤》:「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家。」《史記·卷七十七·信陵君列傳》:「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
  3. 熟習。《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隋書·卷五○·郭榮傳》:「孝先於上流縱天筏以擊浮橋,護令榮督便水者引取其筏。」
  4. 排泄屎、尿。如:「便尿」。《漢書·卷五九·張湯傳》:「(安世)​為光祿勳,郎有醉小便殿上。」
  1. 方便的時候。如:「便中請來個電話。」、「得便就幫你送過去。」
  2. 機會。《文選·賈誼·過秦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唐·李華〈弔古戰場文〉:「吾想夫北風振漢,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3. 屎、尿等的排泄物。如:「大便」、「小便」、「糞便」。
  1. 即、就。《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又司馬懿前來入舒,旬日便退。」《紅樓夢·第四回》:「每日或飯後,或晚間,薛姨媽便過來,或與賈母閒談,或和王夫人相敘。」
  2. 豈、難道。表反問的語氣。宋·文同〈可笑口號七章之一〉:「若無書籍兼圖畫,便不教人白髮生?」《董西廂·卷八》:「姑舅做親,便不敗壞風俗?」
  1. 縱然、即使。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便 [ pián ]

  1. 姓。如漢代有便樂成。
不尽(不盡)bù jìn
(1).未完;无尽。《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弥子 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朱自清 《阿河》:“前面偏左的地方,是一片淡蓝的湖水,对岸环拥着不尽的青山。”
(2).犹不已。《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景清 在席上叙起姪儿许多英雄了得, 京娘 欢喜不尽。”
(3).不完全。 茅盾 《子夜》三:“目前这几位实业家就不是一业,他们各人的本身利害关系就彼此不尽相同。”
(4).书信末尾用语。犹言不一一。  ——《漢語大詞典》
平生 píng shēng
(1).平素;往常。《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唐 杜甫 《梦李白》诗:“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周立波 《懒蛋牌子·去抓赵子彬》:“人人都知道, 赵子彬 平生有三好:好喝大酒,好耍大钱,好看娘们。”
(2).指平素的志趣、情谊、业绩等。 晋 陶潜 《停云》诗:“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説彼平生?” 唐 裴度 《中书即事》诗:“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不烦诸曲笔!”
(3).旧交;老交情。 唐 杨衡 《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诗:“何当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年近五十始识阁下,倾盖晤语,便若平生。” 清 张元赓 《张氏卮言·陈友石》:“大人閲其字迹,称善,即邀至舟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4).一生;此生;有生以来。《陈书·徐陵传》:“岁月如流,平生几何?晨看旅雁,心赴 江 淮 ;昏望牵牛,情驰 扬 越 。” 唐 韩愈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南宫适 用尽平生气力死战。”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这可以说是 朱延年 平生第一笔生意。”  ——《漢語大詞典》
游览(遊覧)yóu lǎn
见“ 游览 ”。  ——《漢語大詞典》
愿 ( 願 ) yuàn《國語辭典》

愿 [ yuàn ]

  1. 忠厚、谨慎。《书经·皋陶谟》:「柔而立,愿而恭。」《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刘宠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