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前碧树吐朱华,天上白衣幻苍狗。
击筑且斟燕市酒,浮云富贵吾何有。岩前碧树吐朱华,天上白衣幻苍狗。
风翻易水横素波,送别聊为《暇豫歌》。松皮屈铁老山雪,鹏翮击浪凌溟河。
矕龙吐凤留华省,授经博士官偏冷。梦回辇道记鸣珂,坐听辘轳初转井。
西风冥冥吹白沙,尊前细雨开檐花。杜老乍簪青琐笔,郑虔本爱赤城霞。
夺我凤凰池,未妨彭泽醉,兴来拄笏西山翠。自有哀吟动鬼神,长将诗卷留天地。
不知璧水况金门,见说移官亦主恩。但看卧坦边韶腹,有日槎回博望源。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岩前(岩前)
唐 崔日知 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并呈诸大僚之作 岩前窥石镜,河畔踏芳茵。
唐 胡曾 咏史诗 荆山 抱玉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 ——《骈字类编》
唐 胡曾 咏史诗 荆山 抱玉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 ——《骈字类编》
碧树(碧樹)bì shù
(1).绿色的树木。《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碧树初蕊,緑草含滋。” 唐 杜甫 《锦树行》:“霜凋碧树作锦树,万壑东逝无停留。”《花月痕》第四三回:“西园碧树今如此,莫近高窗卧听秋。”
(2).玉树。《淮南子·墬形训》:“碧树瑶树在其北。” 高诱 注:“碧,青玉也。” 汉 班固 《西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文选·鲍照〈芜城赋〉》:“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 李善 注:“碧树,玉树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臺万种色。” ——《漢語大詞典》
(2).玉树。《淮南子·墬形训》:“碧树瑶树在其北。” 高诱 注:“碧,青玉也。” 汉 班固 《西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文选·鲍照〈芜城赋〉》:“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 李善 注:“碧树,玉树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臺万种色。” ——《漢語大詞典》
吐 tǔ/tù《國語辭典》
吐 [ tǔ ]
动- 使东西从口中出来。如:「吐痰」、「吐哺」。《水浒传·第六回》:「见洒家是个和尚,他道不利市,吐一口唾走入去了。」
- 发出、说出。如:「吐露」、「坚不吐实」、「一吐为快」。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 释放、放出。如:「窗外的夜来香吐放出浓郁的芳香。」
- 摒弃、抛弃。《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 文词、言词。如:「吐属典雅」。《南史·卷五二·梁宗室传下·始兴忠武王憺传》:「暎弟晔字通明,美姿容,善谈吐。」
吐 [ tù ]
动- 由胃逆出。如:「吐血」、「呕吐」、「上吐下泻」。
- 把吞没的东西退还。如:「吐出赃款」、「归你的,自拿去;不归你的,请全数吐出来吧!」
朱华(朱華)zhū huá
(1).指荷花。《文选·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緑池。” 李善 注:“朱华,芙蓉也。” 唐 王勃 《采莲赋》:“咏緑竹於风晓,赋朱华於月夕。” 明 陈子龙 《酬舒章向疾之作用原韵》:“黄鸟鸣层阴,朱华长幽沼。”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朱华媚瑶沼,微风芬以清。”
(2).泛指红花。 三国 魏 曹植 《朔风诗》:“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唐 孟郊 《峥嵘岭》诗:“古树浮緑气,高门结朱华。”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一:“丰草承露凋,朱华冒风谢。”
(3).见“ 朱于 ”。 ——《漢語大詞典》
(2).泛指红花。 三国 魏 曹植 《朔风诗》:“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唐 孟郊 《峥嵘岭》诗:“古树浮緑气,高门结朱华。”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一:“丰草承露凋,朱华冒风谢。”
(3).见“ 朱于 ”。 ——《漢語大詞典》
天上 tiān shàng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漢語大詞典》
白衣 bái yī
(1).白色衣服。《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旧唐书·薛仁贵传》:“ 仁贵 自恃驍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 宋 苏轼 《和答庞参军》:“一见胜百闻,往鏖 皋兰山 ,白衣挟三矢,趁此征 辽 年。” 胡征 《白衣女》:“我还不知道你的姓名,更记不清你那夜的容颜,只留下一个白衣的身影,在我深沉的忆念里。”
(2).古代平民服。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史记·儒林列传序》:“及 竇太后 崩, 武安侯 田蚡 为丞相,絀 黄 、 老 、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 公孙弘 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 平津侯 。”《后汉书·孔融传》:“﹝ 曹操 ﹞遂令丞相军谋祭酒 路粹 枉状奏 融 曰:‘少府 孔融 ……又前与白衣 禰衡 跌荡放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浩然》:“观 浩然 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杨士奇 以白衣荐举,而直纶扉。”
(3).古指给官府当差的小吏。《汉书·龚胜传》:“尚书使 胜 ( 龚胜 )问 常 ( 夏侯常 ), 常 连恨 胜 ,即应曰:‘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奏事不详,妄作触罪。’” 颜师古 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白衣》:“白衣,但官府之役耳,若侍卫则不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少吏论》:“《隋书·百官志》云:‘凡州郡县,各因大小,置白直供其役。’即白衣也。”
(4).特指送酒的吏人。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喙,亦从乌帽自欹斜。” 宋 司马光 《和同舍对菊无酒》:“尽日柴门外,白衣来不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阁上华玄,尝接白衣之载酒;壚头涤器,未酬彩管之题桥。” 清 沈畯 《九日》诗:“有酒赏重阳,无烦白衣至。”参见“ 白衣人 ”。
(5).旧指受处分官员的身分。《晋书·蔡谟传》:“冬蒸, 謨 领祠部,主者忘设 明帝 位,与太常 张采 俱免,白衣领职。”《陈书·陈拟传》:“ 世祖 嗣位,除 丹阳 尹,常侍如故。坐事,又以白衣知郡,寻復本职。”《新唐书·封常清传》:“败书闻,帝削 常清 官,使白衣隶 仙芝 军效力。”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上大怒,復议兴师,以前副将军 阿桂 首倡罢兵议,因褫其职,以白衣从军。”
(6).特指穿便服的士兵。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九:“白衣摇急桨,青草伏彊弓。”
(7).佛教徒着缁衣,因称俗家为“白衣”。《太平御览》卷三五九引 荀氏 《灵鬼志》:“ 泰元 中,有道人从外国来,自説所受术师白衣,非沙门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堕僧数,岁中所计,斋讲诵持,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 卢文弨 注:“僧衣緇,故谓世人为白衣。” 宋 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 洞庭 之南,有 阿育王 塔,分葬 释迦如来 舍利。尝有作大施会出而浴之者,緇素传捧,涕泣作礼。有比丘窃取其三……以授白衣 方子明 。”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述此既终,则又得一疑事,或举 赫尔图门 之説,以为宗教不可专任僧徒,当普及白衣而后可。” ——《漢語大詞典》
(2).古代平民服。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史记·儒林列传序》:“及 竇太后 崩, 武安侯 田蚡 为丞相,絀 黄 、 老 、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 公孙弘 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 平津侯 。”《后汉书·孔融传》:“﹝ 曹操 ﹞遂令丞相军谋祭酒 路粹 枉状奏 融 曰:‘少府 孔融 ……又前与白衣 禰衡 跌荡放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浩然》:“观 浩然 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杨士奇 以白衣荐举,而直纶扉。”
(3).古指给官府当差的小吏。《汉书·龚胜传》:“尚书使 胜 ( 龚胜 )问 常 ( 夏侯常 ), 常 连恨 胜 ,即应曰:‘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奏事不详,妄作触罪。’” 颜师古 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白衣》:“白衣,但官府之役耳,若侍卫则不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少吏论》:“《隋书·百官志》云:‘凡州郡县,各因大小,置白直供其役。’即白衣也。”
(4).特指送酒的吏人。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喙,亦从乌帽自欹斜。” 宋 司马光 《和同舍对菊无酒》:“尽日柴门外,白衣来不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阁上华玄,尝接白衣之载酒;壚头涤器,未酬彩管之题桥。” 清 沈畯 《九日》诗:“有酒赏重阳,无烦白衣至。”参见“ 白衣人 ”。
(5).旧指受处分官员的身分。《晋书·蔡谟传》:“冬蒸, 謨 领祠部,主者忘设 明帝 位,与太常 张采 俱免,白衣领职。”《陈书·陈拟传》:“ 世祖 嗣位,除 丹阳 尹,常侍如故。坐事,又以白衣知郡,寻復本职。”《新唐书·封常清传》:“败书闻,帝削 常清 官,使白衣隶 仙芝 军效力。”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上大怒,復议兴师,以前副将军 阿桂 首倡罢兵议,因褫其职,以白衣从军。”
(6).特指穿便服的士兵。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九:“白衣摇急桨,青草伏彊弓。”
(7).佛教徒着缁衣,因称俗家为“白衣”。《太平御览》卷三五九引 荀氏 《灵鬼志》:“ 泰元 中,有道人从外国来,自説所受术师白衣,非沙门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堕僧数,岁中所计,斋讲诵持,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 卢文弨 注:“僧衣緇,故谓世人为白衣。” 宋 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 洞庭 之南,有 阿育王 塔,分葬 释迦如来 舍利。尝有作大施会出而浴之者,緇素传捧,涕泣作礼。有比丘窃取其三……以授白衣 方子明 。”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述此既终,则又得一疑事,或举 赫尔图门 之説,以为宗教不可专任僧徒,当普及白衣而后可。” ——《漢語大詞典》
幻 huàn《國語辭典》
幻 [ huàn ]
动- 蛊惑、欺瞒。《集韵·去声·谏韵》:「幻,惑乱也。」《六韬·卷一·文韬·上贤》:「不祥之言,幻惑良民。」
- 变化。如:「变幻莫测」。宋·辛弃疾〈声声慢·征埃成阵〉词:「征埃成阵,行客 相逢,都道幻出层楼。」
- 虚假、不真实的。如:「虚幻」、「幻境」、「幻象」。《列子·周穆王》:「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宋·苏轼〈登州海市〉诗:「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苍狗(蒼狗)cāng gǒu
(1).青狗,天狗。古代以为不祥之物。《史记·吕太后本纪》 唐 司马贞 述赞:“诸 吕 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葅醢,支孼芟夷。祸盈斯验,苍狗为菑。” 明 屠隆 《昙花记·严公冤对》:“昔 彭生 枉死,黑豕人啼, 如意 酖亡,苍狗昼现。”
(2). 唐 杜甫 《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因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元 袁桷 《送牟景阳信州监征》诗之一:“世事不知苍狗变,机心端与白鸥眠。”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嗟浮生谁不朽,早教人梦里悲苍狗。” 陈三立 《过随园故址》诗:“况今世变幻苍狗,屡闻窃国如分瓜。”参见“ 白衣苍狗 ”。 ——《漢語大詞典》
(2). 唐 杜甫 《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因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元 袁桷 《送牟景阳信州监征》诗之一:“世事不知苍狗变,机心端与白鸥眠。”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嗟浮生谁不朽,早教人梦里悲苍狗。” 陈三立 《过随园故址》诗:“况今世变幻苍狗,屡闻窃国如分瓜。”参见“ 白衣苍狗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