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二九 èr jiǔ
(1).即十八。 汉 扬雄 《太玄·图》:“玄有六九之数,策用三六,仪用二九,玄其十有八用乎?” 范望 注:“不正言十八而言二九者,玄之辞也。”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巨相四八,照曜於大千;尊法二九,包笼乎无外。”按:小乘之宗,计有二九十八部之分派。《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 韩子文 虽是满腹文章,却当不过家道消乏,在人家处馆,勉强糊口,所以年过二九,尚未有亲。”
(2).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唐 令狐楚 《九日言怀》诗:“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3).指冬至进九后的第二个九天。即冬至日起的第十天至第十八天。民谚:“一九、二九不出手。” ——《漢語大詞典》
(2).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唐 令狐楚 《九日言怀》诗:“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3).指冬至进九后的第二个九天。即冬至日起的第十天至第十八天。民谚:“一九、二九不出手。” ——《漢語大詞典》
孀居 shuāng jū
(1).守寡。《宋书·孝义传·郭原平》:“ 山阴 朱百年 道终物表,妻 孔 耋齿孀居。”《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可惜娘子这般青春妙龄之际,独自孀居。” 沙汀 《淘金记》二四:“接着,她又带点自夸说了几句自她孀居以来所处的境遇。”
(2).指已婚妇女独居。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三:“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 ——《漢語大詞典》
(2).指已婚妇女独居。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三:“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 ——《漢語大詞典》
妇 ( 婦 ) fù
妇 [ fù ]
- 已婚的女子:~人。少(shào )~。
- 妻,与“夫”相对:夫~。
- 儿媳:~姑(婆媳)。媳~。
- 泛指女性:~女。~孺(妇女儿童)。~幼。
年少 nián shào
(1).年轻。《战国策·赵策二》:“寡人年少,蒞国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恐其年少,未能理事。” 郭沫若 《两个大星》诗:“婴儿的眼睛闭了,海边上坐着个年少的母亲。”
(2).犹少年。《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好交结豪杰,年少争附之。”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其后补署,悉用年少。”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我能令公颜丹髩緑而与年少争光风,听我歌此胜丝桐。” ——《漢語大詞典》
(2).犹少年。《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好交结豪杰,年少争附之。”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其后补署,悉用年少。”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我能令公颜丹髩緑而与年少争光风,听我歌此胜丝桐。” ——《漢語大詞典》
贞松劲柏(貞松勁柏)zhēn sōng jìng bǎi
以松柏的坚贞劲直,喻人的高尚节操。 金 元好问 《题石裕卿郎中所居四咏·雪岩》:“贞松劲柏四时春,霽月光风一色新。” 明 陆树声 《耄馀杂识》:“世当危乱,而后著忠臣烈士之名;岁寒霜雪,而后知贞松劲柏之操。” ——《漢語大詞典》
同一 tóng yī
(1).共一,合一;统一。《韩诗外传》卷五:“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同一。”
(2).相同;同样。 南朝 宋 张镜 《观象赋》:“三极虽殊,妙本同一。”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閭。”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 唐 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与 浄名 默然、 达磨 得髓同一关捩。” 艾青 《旷野》诗:“却好象永远被同一的影子引导着,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漢語大詞典》
(2).相同;同样。 南朝 宋 张镜 《观象赋》:“三极虽殊,妙本同一。”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閭。”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 唐 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与 浄名 默然、 达磨 得髓同一关捩。” 艾青 《旷野》诗:“却好象永远被同一的影子引导着,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漢語大詞典》
操 cāo《國語辭典》
操 [ cāo ]
动- 持、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汉·王充《论衡·感虚》:「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瞋目而麾之。」
- 掌握。《商君书·弱民》:「主变事能得齐国守安,主操权利。」
- 驾驶。《庄子·达生》:「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 从事。如:「重操旧业」。《聊斋志异·卷四·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 训练、锻炼。如:「操兵演练」。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出》:「今日江上大操,看他兵马过处,鸡犬无声,好不肃静。」
- 使用某种语言或口音说话。如:「操英语」、「操北方口音」。
- 一种经过设计,用来锻炼体力的运动。如:「体操」、「早操」、「暖身操」、「健美操」。
- 品格、德行。如:「节操」、「操守」。《孟子·滕文公下》:「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
- 琴曲。《列子·汤问》:「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红楼梦·第八七回》:「又将琴谱翻出,借他猗兰思贤两操,合成音韵。」
- 姓。如明代有操钦。
操 [ cào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