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武陵山下水冲溶,往事追寻兴莫穷。

张咏宋代〕《过武陵溪二首 其二

武陵山下水冲溶,往事追寻兴莫穷。欲就渔人问闲趣,叶舟齐过蓼湾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山下水冲往事追寻

武 wǔ《國語辭典》

武 [ wǔ ]

  1. 战斗、军事、暴力等事。相对于文而言。如:「动武」、「比武」、「整军经武」、「文武双全」。《孙子·行军》:「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2. 足迹。《诗经·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楚辞·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3.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武,奏大武也。」指周公所作歌颂武王武功之诗。首章二句为:「于皇武王,无竞维烈。」于,音乌,叹词。皇,大也。无竞维烈,言其功业人莫与竞也。
  4. 姓。如汉代有武臣。
  1. 与军事、战斗有关的。如:「武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
  2. 勇猛、威风。如:「勇武」、「威武」、「神武」、「英武」、「孔武有力」。唐·柳宗元〈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羸而自养耶?则甚硕且武。」
陵 líng《國語辭典》

陵 [ líng ]

  1. 大土山。如:「丘陵」、「山陵」。《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三國魏·曹植〈鰕䱇篇〉:「駕言登五嶽,然後小陵丘。」
  2. 帝王的墳墓。如:「陵寢」、「十三陵」。唐·杜牧〈登樂遊原〉詩:「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儒林外史·第三○回》:「中間坐一個看陵的太監,穿著蟒袍。」
  3. 姓。如明代有陵茂。
  1. 登、升。《左傳·成公二年》:「齊侯親鼓,士陵城。三日,取龍。」北魏·溫子昇〈為西河王謝太尉表〉:「將短翮難以陵高,駑乘無由致遠。」
  2. 超越、踰越。如:「陵駕」。《禮記·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自以兵強國富,勢陵京城。」
  3. 欺侮、侵犯。如:「陵辱」。《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漢·王符《潛夫論·忠貴》:「而乃欲任其私知,竊君威德,以陵下民。」通「凌」。
  4. 淬礪。《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勵。」王先謙·集解:「陵謂厲兵刃也。」
山下
唐 王维 田园乐七首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唐 杜甫 黄草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唐 张谔 东封山下宴群臣 明朝陪圣主,山下礼圆坛。
唐 李益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 风吹山下草,系马河边树。
唐 王建 赠王屋道士赴诏 鹤遣院中童子养,鹿凭山下老人看。
唐 杜牧 沈下贤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 其三 酒篘 新从山下买,静向甔中试。
金 李俊民 赴山阳 落日寒林山下路,淡烟疏竹水边城。
明 方太古 拨闷 双台山下渔翁艇,独树江干野老家。
明 焦竑 灵谷寺梅花坞六首 其一 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
《韵府拾遗 马韵》:史记封禅书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  ——《骈字类编》
水冲(水衝)shuǐ chōng
水流冲向之处。指水流的正面。《汉书·王尊传》:“太守身当水衝,履咫尺之难,不避危殆,以安众心。” 宋 曾巩 《黄河》:“有以为宜空水衝,以纵其决,穿漕渠以通其势者。”《宋史·张问传》:“ 曹村 、 小吴 南北相直,而 曹村 当水衝,赖 小吴 隄薄,水溢北出,故南隄无患。”  ——《漢語大詞典》
溶 róng《國語辭典》

溶 [ róng ]

  1. 物质在液体中分解。如:「溶化」、「溶解」、「即溶」。
  1. 水流盛大的样子。南朝梁·江淹〈江上之山赋〉:「渊潾澒溶兮,楚水而吴江。」
往事 wǎng shì
过去的事情。《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史记·太史公自序》:“此人皆意有所鬱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唐 刘长卿 《南楚怀古》诗:“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明 刘基 《满江红》词:“怀往事,空凄切。思不断,肠千结。”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去年夏天, 郭祥 遇到 朴贞淑 时,两人谈起往事。”  ——《漢語大詞典》
追寻(追尋)zhuī xún
(1).追随;跟随。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一:“朱华振芬芳, 高蔡 相追寻。” 黄节 注引 何焯 曰:“ 高蔡 句谓兄弟数出游也。”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仪卫亦惧祸不敢追寻,唯整部伍别在一处,瞻望而已。”
(2).跟踪寻找。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九:“ 蓬莱 入海底,何处可追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孟沂 ﹞到得半路,忽然不见。馆僕赶去追寻,竟无下落。” 康濯 《水滴石穿》第七章:“ 吉吉 随后又找上几个人追寻凶手。”
(3).指追求。 碧野 《忆吕荧》:“青年男女谁不钟情? 吕荧 也有过这种幸福的追寻。”
(4).追忆,回想。《晋书·谢安传》:“追寻前事,可为寒心。”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南史·萧子显传》:“追寻平生,颇好辞藻,虽在名无成,求心已足。”  ——《漢語大詞典》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1.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3.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1.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1.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2.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1.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穷 ( 窮 ) qióng
    穷 [ qióng ]
    1. 缺乏财物:贫~。~苦。~则思变。
    2. 处境恶劣:~困。~蹙。~窘。~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3. 达到极点:~目。~形尽相。~兵黩武。
    4. 完了:~尽。山~水尽。日暮途~。
    5. 推究到极点:~物之理。~追(➊极力追寻;➋尽力紧追)。~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