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三生事,花如烟。

陈锐清代〕《寿楼春 题张彦云娟镜楼图卷子

春之人翩然。记惊鸿顾影,要眇疑仙。几向微波通问,画屏寻欢。

攘皓腕,歌幽兰。抗和予、旁皇无端。但镂想灵犀,镌芳丽琬,留照镜中年。

三生事,花如烟。有珠囊旧物,脂谱新编。最念离鸾光隐,小蛾春寒。

心上月,何时圆。拚艳才、消磨婵娟。便金屋安排,盈盈并肩卿可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三生如烟

三生 sān shēng
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唐 牟融 《送僧》诗:“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三生梦断九泉幽,兄弟也谁想你一日无常万事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葛巾》:“幸蒙垂盼,缘在三生。”  ——《漢語大詞典》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1.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2.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1.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花 huā《國語辭典》

花 [ huā ]

  1.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許多變形的葉集生而成。包括花萼、花冠、花蕊、花托。可供人觀賞。如:「菊花」、「梅花」、「玫瑰花」。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2. 形狀像花的物體。如:「雪花」、「水花」、「浪花」、「爆米花」。
  3. 比喻美女。如:「姊妹花」、「解語花」、「交際花」、「尋花問柳」。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4. 姓。如唐代有花敬定。
  1. 有花的。如:「花季」。
  2. 有花紋的、雜色的。如:「花布」、「花貓」、「花邊」。
  3. 式樣、種類繁多的。如:「花式游泳」。
  4. 虛假的、巧妙的。如:「耍花招」、「花言巧語」。
  5. 模糊不清。如:「眼睛都花了。」
  6. 人心性不定、好玩樂稱為「花」。如:「花心大少」、「這個人很花,你最好不要和他交往。」
  1. 開花。唐·杜甫〈偪仄行〉:「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2. 耗費。如:「花錢」、「花時間」、「這些錢夠他花的了。」
如烟
李白乌夜啼乐府闺中织锦秦州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分类字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