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逍遥 xiāo yáo
亦作“逍摇”。
(1).徜徉;缓步行走貌。《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姜亮夫 校注:“逍遥即游之义。”《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刘良 注:“逍遥,行貌。”《南史·袁粲传》:“家居负郭,每杖策逍遥,当其意得,悠然忘反。” 杨朔 《孤儿行》:“我正在街上漫步逍遥,忽然有只小手拉住我的衣角,眉开眼笑地仰着小脸蛋儿。”
(2).优游自得;安闲自在。《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成玄英 疏:“逍遥,自得之称。”《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聊逍摇兮遨嬉,纘 仲尼 兮周流。”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官税早输,逍遥散诞。”《白雪遗音·八角鼓·游学》:“游学访道,快乐逍遥,名利二字尽皆抛。” 理由 《中年颂》:“婚后的生活很逍遥。”
(3).徬徨;徘徊不进。《楚辞·离骚》:“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史记·孔子世家》:“ 子路 死於 卫 。 孔子 病, 子贡 请见。 孔子 方负杖逍遥於门,曰:‘ 赐 ,汝来何其晚也?’”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周六国前汉人》:“ 仲尼 聘 楚 ,为令尹 子西 所譖,欲如 吴 未定,逍遥此境。”《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 桓温 ﹞骄而恃众,怯於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
(4).斟酌;玩味。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既玅思六经,逍遥百氏。”《南史·张充传》:“时復引轴以自娱,逍遥乎前史。” ——《漢語大詞典》
(1).徜徉;缓步行走貌。《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姜亮夫 校注:“逍遥即游之义。”《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刘良 注:“逍遥,行貌。”《南史·袁粲传》:“家居负郭,每杖策逍遥,当其意得,悠然忘反。” 杨朔 《孤儿行》:“我正在街上漫步逍遥,忽然有只小手拉住我的衣角,眉开眼笑地仰着小脸蛋儿。”
(2).优游自得;安闲自在。《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成玄英 疏:“逍遥,自得之称。”《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聊逍摇兮遨嬉,纘 仲尼 兮周流。”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官税早输,逍遥散诞。”《白雪遗音·八角鼓·游学》:“游学访道,快乐逍遥,名利二字尽皆抛。” 理由 《中年颂》:“婚后的生活很逍遥。”
(3).徬徨;徘徊不进。《楚辞·离骚》:“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史记·孔子世家》:“ 子路 死於 卫 。 孔子 病, 子贡 请见。 孔子 方负杖逍遥於门,曰:‘ 赐 ,汝来何其晚也?’”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周六国前汉人》:“ 仲尼 聘 楚 ,为令尹 子西 所譖,欲如 吴 未定,逍遥此境。”《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 桓温 ﹞骄而恃众,怯於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
(4).斟酌;玩味。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既玅思六经,逍遥百氏。”《南史·张充传》:“时復引轴以自娱,逍遥乎前史。” ——《漢語大詞典》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 居住:穴居野~。
-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 决定,决断:~理。
-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 止,隐退:~暑。
- 地方:~~。~所。
- 点,部分:长(cháng )~。好~。
-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任 rèn/rén《國語辭典》
任 [ rèn ]
名- 职责、职务。如:「责任」、「任务」、「任重道远」。
- 职位。如:「就任」、「赴任」、「卸任」。
- 量词。计算担任某种职务或具有某种身分期间的单位。如:「他连续当选三任会长。」
- 委派。如:「派任」、「任免」。《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
- 听凭。如:「任意」、「任其自然」。
- 担当、承受。如:「担任」、「任职」、「任教」、「任劳任怨」。
- 相信。如:「信任」。《战国策·魏策二》:「王闻之而弗任也。」
- 怀孕。《汉书·卷一○○·叙传上》:「刘媪任高祖而梦与神遇。」唐·颜师古·注:「任谓怀任也。」通「妊」。
- 无论。如:「任你怎么解释,他都不听。」
任 [ rén ]
形- 奸佞。《书经·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唐·孔颖达·正义:「任,佞也。」
- 姓。如汉代有任尚。
遨游(遨遊)áo yóu
亦作“ 遨游 ”。亦作“ 遨逰 ”。
(1).游乐;嬉游。 战国 楚 宋玉 《小言赋》:“蝇蚋眥以顾盼,附蠛蠓而遨游。”《后汉书·张衡传》:“虽遨游以媮乐兮,岂愁慕之可怀。”《文选·张衡〈思玄赋〉》作“游娱”。 唐 陈子昂 《上元夜效小庾体》诗:“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四海承平日久,輦下繁富百倍,外方灯市之盛,日新月异,诸司堂属,俱放假遨游。”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记李三三逸事》:“谈笑於稠人广众之中,遨游乎雪月风花之地。” 丁玲 《一九三○年上海》一:“ 美琳 想到那些自然的美景,又想到自己能终日与 子彬 遨游其中,反觉得很高兴了。”
(2).漫游;游历。《列子·力命》:“请謁不及相,遨游不同行,固有年矣。” 汉 司马相如 《琴歌》之一:“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一:“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既久居 洛 ,多遨游佛道祠。” 明 陈献章 《程乡县儒学记》:“所以遨逰乎圣人之方,而玄同乎圣人之神者,非可揣摩而得也。”《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范蠡 ﹞后见 越王 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 鴟夷子 。” 清 性休 《渔父图》诗:“东西南北任遨游,万里 长江 一叶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佟客》:“君遨游四海,閲人綦多,曾见异人否?” 方廷楷 《寄寄尘》诗:“我已十年甘隐遯,君犹千里事遨游。” 郭小川 《三门峡》诗:“明明在中原落脚,为什么又像遨游 西子湖 畔?!”
(3).犹言奔走周旋。《后汉书·马援传》:“ 世祖 迎笑谓 援 曰:‘卿遨游二帝閒,今见卿,使人大慙。’”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真人张元吉》:“其人……至今遨游诸贵戚间,饮博谐謔之外,他无所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翁不时乘马出,遨游部伍之间。”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陈士庆》:“ 献忠 死, 士庆 遨游 孙可望 、 李定国 间。” ——《漢語大詞典》
(1).游乐;嬉游。 战国 楚 宋玉 《小言赋》:“蝇蚋眥以顾盼,附蠛蠓而遨游。”《后汉书·张衡传》:“虽遨游以媮乐兮,岂愁慕之可怀。”《文选·张衡〈思玄赋〉》作“游娱”。 唐 陈子昂 《上元夜效小庾体》诗:“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四海承平日久,輦下繁富百倍,外方灯市之盛,日新月异,诸司堂属,俱放假遨游。”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记李三三逸事》:“谈笑於稠人广众之中,遨游乎雪月风花之地。” 丁玲 《一九三○年上海》一:“ 美琳 想到那些自然的美景,又想到自己能终日与 子彬 遨游其中,反觉得很高兴了。”
(2).漫游;游历。《列子·力命》:“请謁不及相,遨游不同行,固有年矣。” 汉 司马相如 《琴歌》之一:“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一:“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既久居 洛 ,多遨游佛道祠。” 明 陈献章 《程乡县儒学记》:“所以遨逰乎圣人之方,而玄同乎圣人之神者,非可揣摩而得也。”《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范蠡 ﹞后见 越王 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 鴟夷子 。” 清 性休 《渔父图》诗:“东西南北任遨游,万里 长江 一叶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佟客》:“君遨游四海,閲人綦多,曾见异人否?” 方廷楷 《寄寄尘》诗:“我已十年甘隐遯,君犹千里事遨游。” 郭小川 《三门峡》诗:“明明在中原落脚,为什么又像遨游 西子湖 畔?!”
(3).犹言奔走周旋。《后汉书·马援传》:“ 世祖 迎笑谓 援 曰:‘卿遨游二帝閒,今见卿,使人大慙。’”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真人张元吉》:“其人……至今遨游诸贵戚间,饮博谐謔之外,他无所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翁不时乘马出,遨游部伍之间。”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陈士庆》:“ 献忠 死, 士庆 遨游 孙可望 、 李定国 间。” ——《漢語大詞典》
八极(八極)bā jí
八方极远之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 高诱 注:“八极,八方之极也,言其远。” 唐 李白 《大鹏赋》:“余昔於 江陵 见 天台 司马子微 ,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鲁迅 《南腔北调集·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杜威 教授有他的实验主义, 白璧德 教授有他的人文主义,从他们那里零零碎碎贩运一点回来的就变了 中国 的呵斥八极的学者,不也是一个不可动摇的证明吗?” ——《漢語大詞典》
自在 zì zài
(1).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鶯恰恰啼。” 宋 梅尧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戢戢后池鱼,随波去难留,扬鬐虽自在,江上多网钩。”《红楼梦》第一○九回:“ 贾母 众人听了,心中好不自在。”
(2).自由;无拘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因共扶 盆子 带以璽綬, 盆子 号泣,不得自在。” 唐 李咸用 《游寺》诗:“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大军渡河》:“富与贵悉非所愿,但得自在足矣。” 陈毅 《示儿女》诗:“九洲万国共一球,东方自在西方囚。”
(3).犹自然。 宋 苏轼 《过温泉》诗:“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金 元好问 《三香亭杂咏》:“宫园深闭无人到,自在流鶯哭暮春。” 元 萨都剌 《题三氏小楼》诗:“南来北去年年事,岸草汀花自在春。”
(4).佛教以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为自在。《百喻经·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见闻自在,不住无为。” ——《漢語大詞典》
(2).自由;无拘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因共扶 盆子 带以璽綬, 盆子 号泣,不得自在。” 唐 李咸用 《游寺》诗:“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大军渡河》:“富与贵悉非所愿,但得自在足矣。” 陈毅 《示儿女》诗:“九洲万国共一球,东方自在西方囚。”
(3).犹自然。 宋 苏轼 《过温泉》诗:“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金 元好问 《三香亭杂咏》:“宫园深闭无人到,自在流鶯哭暮春。” 元 萨都剌 《题三氏小楼》诗:“南来北去年年事,岸草汀花自在春。”
(4).佛教以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为自在。《百喻经·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见闻自在,不住无为。” ——《漢語大詞典》
纵横(縱横)zòng héng
亦作“ 纵衡 ”。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后汉书·耿弇传》:“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汉书》曰:‘纵,恣意。’衡,古‘横’字。”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读书致身取将相, 关 西鼠子方纵横。”
(2).雄健奔放。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 太白 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 杜陵 之整齐严肃为正。” 欧阳山 《苦斗》六六:“六个人开怀畅叙,议论纵横。”
亦作“ 纵衡 ”。
(1).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经曰纵,纬曰横。 唐 韩愈 《送李翱》诗:“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信马行来,原来是一座大寺院,门前古槐两株,蔽日参天,墙外是大池,纵横十亩。”
(2).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钩饵纵横,网罟接绪。” 张铣 注:“纵横,言多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且遣使纵横,本非令典。”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五:“路出 西河 望八城,保宫老母泪纵横。”
(3).交错貌。 三国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诗:“清醴盈金觴,肴饌纵横陈。” 宋 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明 归有光 《见村楼记》:“塘浦纵横,田塍如画。”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山下,阡陌纵横,河里畅流着花花的雨水。”
(4).杂乱貌。《孙子·地形》:“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唐 孟郊 《吊国殇》诗:“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宋 延寿 《万善同归集》卷六:“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几上设色小碟,纵横狼藉。”
(5).分散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驛,各有所趣。” 李善 注:“纵横,四散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復缝。”
(6).合纵连横的节缩语。《淮南子·览冥训》:“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 高诱 注:“ 苏秦 约纵, 张仪 连横。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故曰纵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主父偃 者, 齐 临菑 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7).横竖,反正。《朱子语类》卷三:“纵横在这里,以屈伸往来之气言之,则来者为神,去者为鬼。”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纵横是做装饰品的,弄得好看一点,觉得于自己的面子上也还可以过得下去罢?” ——《漢語大詞典》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后汉书·耿弇传》:“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汉书》曰:‘纵,恣意。’衡,古‘横’字。”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读书致身取将相, 关 西鼠子方纵横。”
(2).雄健奔放。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 太白 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 杜陵 之整齐严肃为正。” 欧阳山 《苦斗》六六:“六个人开怀畅叙,议论纵横。”
亦作“ 纵衡 ”。
(1).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经曰纵,纬曰横。 唐 韩愈 《送李翱》诗:“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信马行来,原来是一座大寺院,门前古槐两株,蔽日参天,墙外是大池,纵横十亩。”
(2).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钩饵纵横,网罟接绪。” 张铣 注:“纵横,言多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且遣使纵横,本非令典。”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五:“路出 西河 望八城,保宫老母泪纵横。”
(3).交错貌。 三国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诗:“清醴盈金觴,肴饌纵横陈。” 宋 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明 归有光 《见村楼记》:“塘浦纵横,田塍如画。”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山下,阡陌纵横,河里畅流着花花的雨水。”
(4).杂乱貌。《孙子·地形》:“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唐 孟郊 《吊国殇》诗:“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宋 延寿 《万善同归集》卷六:“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几上设色小碟,纵横狼藉。”
(5).分散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驛,各有所趣。” 李善 注:“纵横,四散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復缝。”
(6).合纵连横的节缩语。《淮南子·览冥训》:“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 高诱 注:“ 苏秦 约纵, 张仪 连横。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故曰纵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主父偃 者, 齐 临菑 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7).横竖,反正。《朱子语类》卷三:“纵横在这里,以屈伸往来之气言之,则来者为神,去者为鬼。”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纵横是做装饰品的,弄得好看一点,觉得于自己的面子上也还可以过得下去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