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入室 rù shì
语出《论语·先进》:“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邢昺 疏:“言 子路 之学识深浅,譬如自外入内,得其门者。入室为深, 颜渊 是也;升堂次之, 子路 是也。”后以“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艺得到师传,造诣高深。 汉 扬雄 《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 孔氏 之门用赋也,则 贾谊 升堂, 相如 入室矣。” 唐 杜甫 《丹青引》诗:“弟子 韩干 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康有为 《在桂林得佳石示桂中学者》诗:“会见降岳出豪隽,峨峨入室光炎天。”参见“ 入室升堂 ”。 ——《漢語大詞典》
先知 xiān zhī
(1).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孙子·用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於众者,先知也。”《史记·龟策列传》:“圣能先知亟见,而不能令 卫平 无言。”《北齐书·蔡儁传》:“﹝ 儁 ﹞与 辽西 段长 、 太原 庞苍鹰 俱有先知之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正》:“时 鲍双五 病剧,余向公惋惜,公岸然曰:‘彼禄命方长,安得骤死?’若实有先知者。”
(2).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孟子·万章下》:“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3).宗教中指受神启示而传达神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人。 ——《漢語大詞典》
(2).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孟子·万章下》:“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3).宗教中指受神启示而传达神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人。 ——《漢語大詞典》
下手 xià shǒu
(1).亦作“ 下首 ”。习惯上称右边的位置为下手。《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两个下得岭来,尚有一里多路,见一所林子里走出两个人来,上手的是 陈乾娘 ,下手的是 王婆 。”《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 等进来坐下……﹝ 黛玉 ﹞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 王夫人 坐了。”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三:“坐在下手的 兔二爷 老不安地动着,总觉得屁股摆得不合式。”
(2).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清 恽敬 《与李爱堂书》:“今 敬 表 春麓 先生,自谓举一羽而知凤,覩一毛而知麟,世间下手,存买菜之见者,仁弟必能斥其不然,所可虑者,指为忌讳耳。”
(3).指拙劣的技艺。 许杰 《谈讽刺》:“讽刺需……天衣无缝,运用自如,一近勉强,便成下手。”
(4).助手。 巴金 《谈〈憇园〉》:“没有配角或‘下手’,主角的好些看家本领都使不出来。” 茹志鹃 《百合花》:“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动手;着手。《汉武故事》:“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絶矣。”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一:“ 玉皇 欲著红龙衮,亲唤 金妃 下手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那时必起兵来杀我们,我们不先下手,更待何时?”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五:“她想挽回这个局面,当时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漢語大詞典》
(2).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清 恽敬 《与李爱堂书》:“今 敬 表 春麓 先生,自谓举一羽而知凤,覩一毛而知麟,世间下手,存买菜之见者,仁弟必能斥其不然,所可虑者,指为忌讳耳。”
(3).指拙劣的技艺。 许杰 《谈讽刺》:“讽刺需……天衣无缝,运用自如,一近勉强,便成下手。”
(4).助手。 巴金 《谈〈憇园〉》:“没有配角或‘下手’,主角的好些看家本领都使不出来。” 茹志鹃 《百合花》:“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动手;着手。《汉武故事》:“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絶矣。”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一:“ 玉皇 欲著红龙衮,亲唤 金妃 下手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那时必起兵来杀我们,我们不先下手,更待何时?”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五:“她想挽回这个局面,当时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漢語大詞典》
安 ān《國語辭典》
安 [ ān ]
名- 平稳、安全、舒适的状况或环境。如:「居安思危」、「转危为安」、「苟且偷安」。《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安非他命的简称。如:「吸安」、「安毒」。
- 量词。安培的简称。参见「安培 」条。
- 姓。如汉代有安成。
- 平静、恬适。如:「安宁」、「坐立不安」。《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
- 稳定的、静止的。如:「生活安稳」。唐·杨烱〈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
- 使稳定。如:「除暴安良」、「安民」。
- 装置、设置。如:「安电灯」、「安门窗」。
- 加上。如:「安罪名」。
- 存、怀、居。如:「你安的是什么心?」
- 习惯、熟悉。《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
- 岂、怎么。用于文言文。如:「安能如此?」《左传·宣公十二年》:「暴而不戢,安能保大?」
- 何处、那里。用于文言文。如:「而今安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 如何。《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 乃、于是。《荀子·仲尼》:「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
炉 ( 爐 ) lú
炉 [ lú ]
- 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子。~火。锅~。熔~。~火纯青(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 古同“垆”,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炉形土墩,借指酒店。
要会(要會)yào huì
(1).会计;簿书。《周礼·天官·小宰》:“听出入以要会。”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要会,谓计最之。簿书月计曰要,岁计曰会。” 孙诒让 正义:“一月之计少,举凡其要而已,故谓之要;一岁之计多,则总聚攷校,故谓之会也。”
(2).指管理核计财经事宜。《旧唐书·夏侯孜传》:“洎掌于经费,备歷重难,居然要会之权,颇得均平之道。”
(1).通都要道。《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大梁 ,天下之要会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近废 荆门军 为 长林县 ,屯兵减少,不足以控制要会。”
(2).主旨;要旨。 唐 张九龄 《敕岁初处分》:“盖不体仁无以为长,不知道无以用心。故道者众妙之门,而心者万物之统。得其要会,义可以兼济於人;失其指归,生不能自全於己。” 明 归有光 《洪范传》:“前四畴责之於己,治天下之根本要会;后四畴取之於外,治天下之枝叶绪餘。” ——《漢語大詞典》
(2).指管理核计财经事宜。《旧唐书·夏侯孜传》:“洎掌于经费,备歷重难,居然要会之权,颇得均平之道。”
(1).通都要道。《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大梁 ,天下之要会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近废 荆门军 为 长林县 ,屯兵减少,不足以控制要会。”
(2).主旨;要旨。 唐 张九龄 《敕岁初处分》:“盖不体仁无以为长,不知道无以用心。故道者众妙之门,而心者万物之统。得其要会,义可以兼济於人;失其指归,生不能自全於己。” 明 归有光 《洪范传》:“前四畴责之於己,治天下之根本要会;后四畴取之於外,治天下之枝叶绪餘。” ——《漢語大詞典》
施工 shī gōng
(1).制作。 宋 梅尧臣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之一:“其形方广盈尺间,造化施工常不没, 虢州 得之自山窟,持作名卿砚傍物。”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法当积薪其中,然之,乘热沃以釅醋,然后施工。” 明 马愈 《马氏日抄·狄梁公碑》:“ 金陵 守作文一篇欲识石,阴遣匠来,甫鑴二字,遭碎屑激入目,旋易他匠,皆然,竟不能施工。”
(2).谓工程按计划进行建造。 宋 朱熹 《西原崔嘉彦书》:“向説栽竹木处,恐亦可便令施工也。” 杜鹏程 《年青的朋友·光辉的里程》:“这几年,前后参加了十多座桥梁工程的施工工作。” ——《漢語大詞典》
(2).谓工程按计划进行建造。 宋 朱熹 《西原崔嘉彦书》:“向説栽竹木处,恐亦可便令施工也。” 杜鹏程 《年青的朋友·光辉的里程》:“这几年,前后参加了十多座桥梁工程的施工工作。”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