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下乡老妪何大娘,小郎遗业孤女当。

陈藻宋代〕《讼田行

乐轩世俗文不工,场屋此生难遭逢。
百年饿死真可惜,人命只在田亩中。
远行直到西融州,客装收拾来归休。
江滩象窟百无忧,却陷人心危险头。
海上曾琚本亭户,日在公门骋词诉。
下乡老妪何大娘,小郎遗业孤女当。
主婚老妪贪聘资,将女嫁与曾琚儿。
女将三十年及格,依法卖田何所疑。
乐轩信已因信人,岂识两家俱不仁。
曾琚文约只要钱,钱被何偷反讼田。
牙绯县宰坐县亭,官是堂除岂不精。
老胥代判为纵横,知县依书那得平。
却监媒人宋五九,备钱还我钱何有。
提点八州刑狱使,重念八州冤曲事。
许人越诉榜通衢,有状不禁拦轺车。
轺车晓出平旦归,千人百人周四围。
车中呼入使者笑,观感人多涕沾衣。
笑者笑何意,吾不聪明渠不至。
感者泣何为,赴愬容易殊曩时。
文书山积难稽考,胥吏依前颜色好。
乐轩辞说如直弦,外台判下不改前。
州府监钱何妪还,吏人掌客生艰难。
因循六十日,公事无了毕。
胥徒去复来,索酒需财食。
乐轩一片杞菊怀,遂令奔走生尘埃。
春雨吹散春风回,奇花异奔相迎开。
百千阿堵何足道,呜呼何媪岂人哉。
叱散胥徒吾不取,抱琴横膝眠空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下乡老妪大娘小郎遗业孤女

下乡(下鄉)xià xiāng
偏远的乡间。 清 张惠言 《书左仲甫事》:“其年有冬,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於筐,有稻有秔,豚蹄鸭鸡,傴僂提携,造於县门。”
(1).到乡下去。 宋 苏轼 《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官吏欲差舡载米下乡散糶,即所须数目浩瀚,恐不能足用。”《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 丁玲 《母亲》四:“我们隔壁人家今天也下乡去了。”
(2).指知识青年到农村进行劳动锻炼。如:他高中毕业后,下乡三年,然后抽调到工厂。  ——《漢語大詞典》
老妪(老嫗)lǎo yù
(1).老年妇女。《史记·高祖本纪》:“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北史·杨愔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 汉 老嫗斟酌!’”《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那庙中先有老嫗也在内躲雨。” 郭沫若 《行路难》中篇第二章:“他从海岸上又折向街头来,在一只街角上又遇着刚才那位卖菜的老妪。”
(2).老妇自称。 唐 杜甫 《石壕吏》诗:“老嫗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大娘 dà niáng
(1).对年长妇人的敬称。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问其所师,曰:‘余 公孙大娘 弟子也。’”《红楼梦》第五六回:“有 吴大娘 单大娘 ,他两个在西南角上 聚锦门 等着呢。”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幕:“大娘,你回去睡吧!”
(2).妾对正妻的敬称。《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沈小霞 ﹞话声未絶,只见 闻氏 淑英 説道:‘官人説那里话!你去数千里之外,没个亲人朝夕看覷,怎生放下?大娘自到 孟 家去,奴家情愿蓬首垢面,一路伏侍官人前行。’”
(3).犹伯母。《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咱们八旗,论起来,非亲即友,那么论你就叫他大娘。”  ——《漢語大詞典》
小郎 xiǎo láng
(1).称丈夫之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王平子 年十四五,见 王夷甫 妻 郭氏 贪欲,令婢路上儋粪。 平子 諫之,并言不可。 郭 大怒,谓 平子 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宋书·谢景仁传》:“﹝ 景仁 弟 述 乘小船,寻兄 纯 丧舫。 纯 妻﹞ 庾 遣人谓 述 曰:‘丧舫存没,已应有在。风波如此,岂可小船所冒,小郎去必无及,寧可存亡俱尽邪?’”《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二年》:“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 胡三省 注:“自 晋 以来,嫂谓叔曰小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王》:“嫂恕曰:‘小郎若个好男儿……到不得代哥子降伏老媪!’”
(2).尊称他人年轻的儿子。 宋 析彦实 《过太平州拜李端叔遗像》诗:“小郎出见我,问知雏凤凰。” 明 刘基 《陈彦德以画见赠歌以酬之》诗:“ 括苍 处士身姓 陈 ,小郎英俊尤可人。”
(3).泛称男青年。《水浒传》第三七回:“那店家説道:‘小郎自都吩咐了,我们如何敢卖与你们吃?’”《西游记》第五二回:“这小郎不知世事,那见做贼的好白日里下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山深路僻,豺狼侁侁,小郎日暮孤行,进将安止?”
(4).指年轻丈夫。《敦煌曲子词·竹枝子》:“恨小郎游荡经年,不施红粉镜臺前,只是焚香祷祝天。”
(5).年轻男仆。《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陈大郎 穿了一身齐整衣服,取上三四百两银子,放在箇大皮匣内,唤小郎背着,跟随到 大市街 汪 家典铺来。”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十五岁那年,我当‘猪仔’卖到 英国 船上当水手部小郎,也没有救活我父亲的穷命。”
(6).方言。女婿。《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我是说我那苍姻婆(丈母娘),说起来都笑人,就象八辈子没见过小郎一样。”  ——《漢語大詞典》
遗业(遺業)yí yè
(1).前人传下来的事业。 汉 邹阳 《上书吴王》:“今王子新据先帝之遗业,左规 山 东,右制 关中 ,变权易势,大臣难知,大王弗察。”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一:“夫子欲继父遗业,扬先人名。”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大家都期待着你能够回来,帮助撰修《续汉书》。你知道,这是你父亲 伯喈先生 的遗业呵。”
(2).传予后人的不朽事业。《淮南子·修务训》:“死有遗业,生有荣名。”《晋书·刘颂传》:“故虑经后世者,必精目下之政,政安遗业,使数世赖之。”
(3).前人留下的产业;遗产。 明 李东阳 《乔师名编修挽诗》之二:“生存遗业分诸弟,死有餘恩恋老亲。”  ——《漢語大詞典》
孤女 gū nǚ
少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女子。《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第五伯鱼 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藐藐孤女,曷依曷恃。” 晋 潘岳 《寡妇赋》序:“少丧父母,适人而所天又殞,孤女藐焉始孩,斯亦生民之至艰。”《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恐那贼子还放我孀母孤女不下,我叫我的乳母丫鬟身穿重孝,扮作我母女模样,扶柩还乡。” 许地山 《桃金娘》:“我现在要讲从前一个孤女怎样应付她的命运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6. 应该:应~。理~。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顶端,头:瓦~。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 [ dàng ]
  1. 合宜:恰~。适~。妥~。
  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3.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4.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6. 吃亏,受骗:上~。
  7.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dang •ㄉㄤ
  1.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