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远客凭销恨,高僧与勒铭。

张咏宋代〕《登崇阳县美美亭

万象盘回处,年来此创亭。
喧阗当邑地,清绝倚禅扃。
砌迥波流碧,窗凉洞壑青。
人家晴渡口,渔钓暖沙汀。
岸竹风成韵,皋禽晓囇翎。
栽花多是药,题壁半书经。
远客凭销恨,高僧与勒铭。
扫苔朝复暮,闲日醉还醒。
不可穷吟思,将须列画屏。
浮虚莫轻赏,美美独丁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远客销恨高僧勒铭

远客(遠客)yuǎn kè
(1).远方的来客。《楚辞·九辩》:“去乡离家兮徠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宋 苏轼 《和子由除日见寄》:“府卒来驱儺,矍鑠惊远客。” 丰子恺 《作客者言》:“而今天我是远客,别的客人都是主人请来陪我的。”
(2).茉莉的拟人戏称。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花客诗》:“ 张敏叔 尝以牡丹为贵客……茉莉为远客,芍药为近客,各赋一诗, 吴 中至今传播。”参见“ 十客 ”、“ 十二客 ”。  ——《漢語大詞典》
凭 ( 憑 ) píng《國語辭典》
  1. 「凭 」的异体字。
销恨(销恨)
开天遗事明皇禁苑中初有千叶桃盛开帝与贵妃日宴于树下帝曰不独萱草忘忧此花亦能销恨  ——《分类字锦》
高僧 gāo sēng
精通佛理、道行高深的和尚。 唐 刘长卿 《寄灵一上人诗》:“高僧本姓 竺 ,开士旧名 林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河套喇嘛》:“顶骨数珠者,以高僧顶骨中取圆厚如碁者为之。”《瞭望》1991年第50期:“ 曼殊 是个美食家,虽为高僧,不肯茹素。”  ——《漢語大詞典》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勒铭(勒銘)lè míng
(1).镌刻铭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祠堂东头石柱,勒铭曰: 赵 建武 中所修也。” 宋 陆游 《夜泊水村》诗:“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 燕然 未勒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会 饮马川 西,忽得 明成祖 勒铭纪功之石於石崖。”
(2).指刻在金石上的铭文。《晋书·郭璞传》:“ 会稽 当出钟,以告成功,上有勒铭。” 宋 杨亿 《成都》诗:“ 张载 勒铭堪作戒,莫矜 函谷 一丸封。”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由制义以及弦诗对策,仿闈试而略有变通,加经解而迨论史勒铭,备众体而学兼今古。”
(3).喻建立功勋。《后汉书·隗嚣传》:“夫以二子之贤,勒铭两国,犹削跡归愆,请命乞身, 望 之无劳,盖其宜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上 稽山 看妖氛清尽,勒铭归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