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志士抱全节,愚下焉复知。

张咏宋代〕《解嘲

我本高阳徒,平生意气凌清虚。
词锋即日未见试,壮年束手来穷途。
蛟龙岂是池中物,风雨不夹狂不得。
五都年少莫相猜。鸾凤鸡犬非朋侪。
志士抱全节,愚下焉复知。
宁作鸾凤饥,不为鸡犬肥。
君不见淮阴汉将未逢时,市人颇解相轻欺。
又不闻宣尼孜孜救乱治,厄宋围陈亦何已。
往者尚有然,余生勿多耻。
休夸捷给饶声光,莫以柔滑胜刚方。
我爱前贤似松柏,肯随秋草凋寒霜。
道在康民致尧禹,岂要常徒论可否。
兴来转脚上青云,何必羸驴苦相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志士全节愚下

志士 zhì shì
有远大志向的人。《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閒。” 唐 雍裕之 《早蝉》诗:“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元 刘诜 《送范主一宪郎》诗:“庸夫老邱里,志士轻山川。” 丁西林 《妙峰山》第四幕:“他是一个爱国的志士,他是一个抗战的英雄。”  ——《漢語大詞典》
抱 bào《國語辭典》

抱 [ bào ]

  1. 胸懷、志趣。《宋書·卷六九·范曄傳》:「然區區丹抱,不負夙心。」
  2. 量詞。計算兩臂可圍持的單位。如:「一抱草」、「一抱書」。
  3. 姓。如北魏有抱嶷、抱老壽。
  1. 摟持,用雙手合圍。如:「抱孩子」、「抱薪救火」。
  2. 養育。《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往後來倆姑奶奶再都抱了娃子,那個不用幾尺粗布呢?」
  3. 孵化。如:「抱蛋」、「抱窩」。
  4. 懷藏在內。如:「抱怨」、「抱病」。
  5. 守護。《孟子·萬章下》:「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以食於上。」
  6. 環繞。如:「環山抱水」。宋·陸游〈書事〉詩:「聞道輿圖次第還,黃河依舊抱潼關。」
  7. 拋擲、丟棄。《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褚先生曰:『抱之山中,山者養之。』」《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八·搜神記》:「忽有一道風雲而來到嵩邊,抱嵩置墓東八十步。」
全节(全節)quán jié
(1).保全气节。《汉书·昭帝纪》:“栘中监 苏武 前使 匈奴 ,留单于庭十九岁乃还,奉使全节,以 武 为典属国,赐钱百万。”《北齐书·傅伏传》:“ 齐 军 晋州 败后,兵将罕有全节者。”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其幸而恒处於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於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 清 顾炎武 《刈禾长白山下》诗:“食力终全节,依人尚厚颜。”
(2).谓妇女保全贞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 赵五娘 千里寻夫,隻身无伴,未审果能全节与否。”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古列女传》:“ 春秋 时,妇人以全节著者,《诗》惟 共姜 ,《春秋》惟纪 叔姬 。”  ——《漢語大詞典》
愚下 yú xià
(1).愚昧卑下。 唐 李白 《上云乐》:“ 女媧 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2).指知识不多、地位卑下的人。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以棋为易解,则如 旦 聪明尚或不能;以为难解,则愚下小人往往造於精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然则六经简要,愚下独不得晓耶?”  ——《漢語大詞典》
焉 yān《國語辭典》

焉 [ yān ]

  1. 指示代名词,之、彼、这里。如:「心不在焉」。《论语·卫灵公》:「众好之,必察焉。」
  2. 疑问代名词。《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1. 岂、如何。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论语·先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且夫齐楚之事又焉足道邪!」
  1. 相当于「于」。《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1. 承接上文,以表示后果。相当于「乃」、「就」。《墨子·兼爱上》:「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1. 语气词,置句末:➊ ​ 表示肯定。相当于「也」、「矣」。唐·柳宗元〈封建论〉:「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➋ ​ 表示疑问。相当于「耶」、「呢」。《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➌ ​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2. 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样子」。如:「与我心有戚戚焉。」《书经·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复 ( 復 複 覆 ) fù《國語辭典》

复 [ fù ]

  1. 行於故道。《說文解字·夊部》:「复,行故道也。」
  2. 同「復 」(一)​。

复 [ fòu ]

  1. 同「復 」(二)​。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1.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4.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5.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1.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2.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3.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1.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