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月堤槐露气,风烛桦烟香。

白居易唐代〕《早朝

鼓动出新昌,鸡鸣赴建章。翩翩稳鞍马,楚楚健衣裳。
宫漏传残夜,城阴送早凉。月堤槐露气,风烛桦烟香。
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汉庭方尚少,惭叹鬓如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月堤槐露风烛桦烟

月堤 yuè dī
亦作“ 月隄 ”。
(1).呈半月形的堤防。在险要或单薄的堤段,于堤内或堤外加筑形如半月之堤,以备万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杜伟长 为转运使,人有献説,自 浙江 税场以东,移退数里为月堤,以避怒水。”《元史·河渠志二》:“﹝ 文宗 至顺 元年﹞六月五日, 魏家道口 黄河 旧隄将决,不可修筑,以此差募民夫,创修护水月隄。”《清会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凡工有隄”原注:“隄之式有大隄、有月隄、有越隄、有遥隄、有缕隄、有格隄、有撑提,以土或石为之。”
(2).指月光下的堤防。 唐 白居易 《早朝》诗:“月堤槐露气,风燮燁烟香。” 宋 秦观 《如梦令》词:“孤馆悄无人,梦断月隄归路。”隄,一本作“ 堤 ”。  ——《漢語大詞典》
槐露
白居易诗月堤槐露气风烛桦烟香碧陈羽长安卧病秋夜言怀诗紫陌夜深槐露滴 空云尽火星流  ——《骈字类编》
气 ( 氣 ) qì《國語辭典》

气 [ qì ]

  1. 云气。《说文解字·气部》:「气,云气也。」清·段玉裁·注:「气本云气,引申为凡气之称。」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风烛(風燭)fēng zhú
(1).风中之烛。《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古辞〈怨诗行〉》:“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
(2).风中之烛易灭,后遂以“风烛”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事物。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遗教子孙耳。” 前蜀 韦庄 《哭同舍崔员外》诗:“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 梁斌 《播火记》三:“可是老年到来的时候,黑发里要长出银丝,跟前没有一儿半女,怎么度过风烛的晚年呀?”  ——《漢語大詞典》
桦烟(樺煙)huà yān
桦烛之烟。 唐 白居易 《早朝》诗:“月堤槐露气,风烛樺烟香。” 前蜀 薛昭蕴 《喜迁莺》词:“樺烟深处白衫新。认得化龙身。” 南唐 张泌 《浣溪沙》词:“鈿轂香车过柳堤。樺烟分处马频嘶。”  ——《漢語大詞典》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