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

刘辰翁宋代〕《念奴娇(酬王城山)

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点点山河经过拔帜

点点(點點)diǎn diǎn
(1).小而多。 北周 庾信 《晚秋》诗:“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唐 皮日休 《种鱼》诗:“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明 唐寅 《步步娇·冬景》曲:“落木哀风江城晓,点点寒鸦小。” 陈毅 《元夜抵胡家坪》诗:“点点花灯当户照,齐占胜利在今年。”
(2).一点点,形容小或少。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心香》:“郡主点点年纪,説这般话,真是 蕊珠 仙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修理这点点屋角,不过几十吊钱的事,怎么要派起我们一百两来?”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我试问你,搅了这一阵,只有这点点子工作啊?”  ——《漢語大詞典》
山河 shān hé
(1).大山大河。多指自然形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美哉乎 山 河 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寸,而思隔山河。” 唐 杜甫 《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叶剑英 《东北的七年》:“东北情形,好似个‘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已半非’。”
(2).指江山,国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过 江 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 新亭 ,藉卉饮宴。 周侯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 唐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行军小曲》:“抗日战士向前进,嘿!反抗侵略保山河。”  ——《漢語大詞典》
经过(經過)jīng guò
(1).行程所过;通过。《淮南子·时则训》“日月之所道” 汉 高诱 注:“日月照其所经过之道。” 唐 元稹 《卢头陀》诗:“还来旧日经过处,似隔前身梦寐游。” 清 孙枝蔚 《空城雀》诗:“自从桑田变沧海,经过空城泪如泉。” 茅盾 《当铺前》一:“河道是很狭的,小火轮经过时卷起了两股巨浪。”
(2).交往。 唐 李白 《少年行》:“经过 燕太子 ,结託 并州 儿。”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虚名误长者,邂逅肯经过。” 宋 范成大 《放下庵即事》诗:“闭门幽僻断经过,静极兼无雀可罗。” 清 顾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诗:“跨驴入 长安 ,七贵相经过。”
(3).经历;过程。 沙汀 《还乡记》二:“她又想起她折断胳膊的经过来了。” 峻青 《海啸》第四章:“ 老宫 微微一笑说:‘ 沈先生 ,请你把咱们认识的经过,对 赵司令 说一说吧。’”  ——《漢語大詞典》
了 liǎo/le《國語辭典》

了 [ liǎo ]

  1. 明白、懂得。如:「一目了然」。宋·陸游〈醉歌〉:「心雖了是非,口不給唯諾。」
  2. 完畢、結束。如:「不了了之」、「責任未了」。《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今日大案已了,我明日一早進城銷差去了。」
  1. 完全。與否定語「不」、「無」等連用。有「一點也不……」的意思。如:「了無新意」、「了無生趣」。
  2. 與「得」、「不」等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辦得了」、「寫不了」。
  1. 聰明、慧黠。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了 [ le ]

  1.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如:「到了」、「天黑了」、「吃了再走」。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2.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不耐煩、勸止等意思。如:「走了,還談這些幹什麼?」、「別哭了,事情會好轉的。」、「好了,吵了一天還不夠!」
拔帜(拔幟)bá zhì
(1).见“ 拔赵帜易汉帜 ”。
(2).犹言另树一帜。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 樊榭 词拔帜於 陈 朱 之外,窈曲幽深,自是高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谓 白石 拔帜於 周 秦 之外,与之各有千秋则可。”  ——《漢語大詞典》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
  1.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
  1.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番 fān/pān《國語辭典》

番 [ fān ]

  1. 旧时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如:「土番」、「红毛番」。
  2. 旧称轮流接替的职务。《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旬日,得精兵一十三万,分系诸卫,更番上下,以实京师。」《新唐书·卷一二六·杜暹传》:「暹率当番卫士缮三宫城,浚池,督役不少懈。」
  3. 量词:➊ ​ 计算次数的单位。相当于「回」、「次」。如:「三番两次」、「思考一番」、「白费一番苦心」。《南史·卷三二·张敷传》:「父邵使士南阳宗少文谈系象,往复数番。」宋·张炎〈高阳台·接叶巢莺〉词:「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➋ ​ 计算倍数的单位。如:「连续几天的涨停板,使他持有的股票价值翻两番。」
  1. 外国的、外族的。如:「番邦」、「番船」、「番茄」、「番椒」、「番薯」。

番 [ pó ]

  1. 姓。如西汉有番系,东汉有番辰。

番 [ pān ]

  1. 参见「番禺县 」条。
残 ( 殘 ) cán
残 [ cán ]
  1. 害,毁坏:~害。摧~。
  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
  3. 凶恶:~忍。~酷。凶~。
壁 bì《國語辭典》

壁 [ bì ]

  1. 墙垣。如:「铜墙铁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家居徒四壁立。」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2. 器物或生物的组织,有维持保护的功用。如:「炉壁」、「胃壁」、「细胞壁」。
  3. 险峻陡峭的山石。如:「悬崖峭壁」。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4. 军队驻守的营垒。如:「坚壁清野」、「壁垒分明」。《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汉书·卷一·高帝纪上》:「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
  5. 边、方面。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那壁姨姨,敢是赵盼儿么?」元·罗贯中《风云会·第四折》:「文官每这壁,武官每那壁,斟玉液,住金杯。」
  6.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最末宿,有星两颗。《孙子·火攻》:「发 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宿在箕、壁、翼、轸也。」也称为「东壁」。
  1. 驻扎、驻屯。《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1. 像壁一样陡峭的。如:「壁立千仞」。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