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强整
陈傅良 诗 教子时开卷,逢人强整襟。 ——《分类字锦》
帽檐(帽簷)mào yán
亦作“ 帽檐 ”。 帽子前面或四周突出部分。 唐 李商隐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诗:“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簷。”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金 元好问 《杏花》诗:“帽簷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
见“ 帽簷 ”。 ——《漢語大詞典》
见“ 帽簷 ”。 ——《漢語大詞典》
欹侧(欹側)qī cè
1.倾斜;歪斜。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自此以西,山路欹侧,长坂千里,悬崖万仞,极天之阻,实在於斯。” 唐 杜甫 《阆水歌》:“ 巴 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词:“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2.歪倒摇晃貌。 唐 杜甫 《瘦马行》:“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驤。” 宋 王安石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投韁马鬣任欹侧,欲出操箠手还抽。” ——《漢語大詞典》
2.歪倒摇晃貌。 唐 杜甫 《瘦马行》:“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驤。” 宋 王安石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投韁马鬣任欹侧,欲出操箠手还抽。” ——《漢語大詞典》
曾经(曾經)céng jīng
表示从前经历过或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 宋 周密 《杏花天》词:“金池琼苑曾经醉,是多少红情緑意!”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在战斗最激烈的那几天,我曾经提出‘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 ——《漢語大詞典》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名-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 姓。如晋代有向秀。
-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天涯 tiān yá
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冰心 《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漢語大詞典》
搔首 sāo shǒu
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 高适 《九日酬颜少府》诗:“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欧阳予倩 《关王庙》:“看起来绝了望生机已断,对苍天我这里搔首无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