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户。

苏轼宋代〕《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己居其中一琴

寂寞王子猷,回船剡溪路。
迢遥戴安道,雪夕谁与度。
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户。
应调折弦琴,自和撚须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倒披王恭氅半掩

倒披 dǎo pī
倒转着展开。《文选·左思〈魏都赋〉》:“綺井列疏以悬蒂,华莲重葩而倒披。” 李周翰 注:“井(藻井)中皆画莲花,自下见上,故曰倒披。” 唐 韩愈 《岣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飘凤泊拏虎螭。”  ——《漢語大詞典》
王恭氅 wáng gōng chǎng
晋 王恭 尝披鹤裘涉雪而行。 孟昶 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事见《晋书·王恭传》。后用为衣着不俗之典实。 宋 苏轼 《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曹子方作诗四韵仆和之》:“倒披 王恭 氅,半掩 袁安 户。”  ——《漢語大詞典》
半掩
南北朝 刘孝绰 陪徐仆射晚宴诗 洛城虽半掩,爱客待骊歌。
唐 徐夤 咏帘 闲垂别殿风应度,半掩行宫麝欲薰。
唐 李中 春闺辞二首 其二 海燕归来门半掩,悠悠花落又黄昏。
宋 徐照 酬翁常之 半掩柴门一径深,山中免见俗尘侵。  ——《骈字类编》
袁 yuán《國語辭典》

袁 [ yuán ]

  1. 衣服长的样子。《说文解字·衣部》:「袁,长衣貌。」
  1. 姓。如汉代有袁绍。
安 ān《國語辭典》

安 [ ān ]

  1. 平稳、安全、舒适的状况或环境。如:「居安思危」、「转危为安」、「苟且偷安」。《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 安非他命的简称。如:「吸安」、「安毒」。
  3. 量词。安培的简称。参见「安培 」条。
  4. 姓。如汉代有安成。
  1. 平静、恬适。如:「安宁」、「坐立不安」。《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
  2. 稳定的、静止的。如:「生活安稳」。唐·杨烱〈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
  1. 使稳定。如:「除暴安良」、「安民」。
  2. 装置、设置。如:「安电灯」、「安门窗」。
  3. 加上。如:「安罪名」。
  4. 存、怀、居。如:「你安的是什么心?」
  5. 习惯、熟悉。《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
  1. 岂、怎么。用于文言文。如:「安能如此?」《左传·宣公十二年》:「暴而不戢,安能保大?」
  1. 何处、那里。用于文言文。如:「而今安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2. 如何。《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1. 乃、于是。《荀子·仲尼》:「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
户 ( 戶 ) hù
户 [ hù ]
  1. 一扇门,门:门~。窗~。~枢不蠹。夜不闭~。
  2. 人家:~口。~主。门~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
  3.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头。开~。
  4. 门第:门当~对。
  5.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