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批判 pī pàn
(1).批示判断。 宋 司马光 《进呈上官均奏乞尚书省札子》:“所有都省常程文字,并只委左右丞一面批判,指挥施行。”《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吏皆纷然賫抱案卷上厅,诉讼被告人等,环跪阶下。 统 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孽海花》第三五回:“读过你 范水 判牘的,遇到关着姦情案件的批判,你格外来得风趣横生,这是为着甚么来?”
(2).评论;评断。《朱子语类》卷一:“而今説天有箇人在那里批判罪恶,固不可;説道全无主之者,又不可。” 金 牛本寂 《少林寺西堂法和塔铭》:“评论先代是非,批判未了公案。”《清史稿·选举志一》:“令诸生有心得或疑义,逐条札记,呈助教批判,按期呈堂。”
(3).对所认为错误的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 郁达夫 《迟桂花》:“我对于我刚才所触动的那一种自己的心情,更下了一个严正的批判。” 周恩来 《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主要的还在批判一切机会主义的观念,使全党同志有明白的认识。” ——《漢語大詞典》
(2).评论;评断。《朱子语类》卷一:“而今説天有箇人在那里批判罪恶,固不可;説道全无主之者,又不可。” 金 牛本寂 《少林寺西堂法和塔铭》:“评论先代是非,批判未了公案。”《清史稿·选举志一》:“令诸生有心得或疑义,逐条札记,呈助教批判,按期呈堂。”
(3).对所认为错误的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 郁达夫 《迟桂花》:“我对于我刚才所触动的那一种自己的心情,更下了一个严正的批判。” 周恩来 《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主要的还在批判一切机会主义的观念,使全党同志有明白的认识。” ——《漢語大詞典》
秋风(秋風)qiū fēng
(1).秋季的风。 汉武帝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 杜甫 《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秋风嫋嫋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 明 沈榜 《宛署杂记·街道》:“每初僉及年终,置酒邀会,每家银三五分,则曰打网,曰秋风。”《儒林外史》第三回:“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参见“ 打秋风 ”。
(3).蟋蟀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蟋蟀》:“《清异録》: 汉 龙驤子 名 卭 ,讳之,呼蛩曰秋风。” ——《漢語大詞典》
(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 明 沈榜 《宛署杂记·街道》:“每初僉及年终,置酒邀会,每家银三五分,则曰打网,曰秋风。”《儒林外史》第三回:“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参见“ 打秋风 ”。
(3).蟋蟀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蟋蟀》:“《清异録》: 汉 龙驤子 名 卭 ,讳之,呼蛩曰秋风。” ——《漢語大詞典》
勾 gōu/gòu《國語辭典》
勾 [ gōu ]
名- 弯曲的物体。如:「衣勾」、「鱼勾」。同「钩 」。
- 一种书写符号,表示删除、截取或答案正确。如:「书写正确的请打勾。」
- 姓。如宋代有勾涛。
- 挑动、引起。元·张可久〈醉太平·金华洞冷〉曲:「数枝黄菊勾诗兴,一川红叶迷仙径。」《红楼梦·第九五回》:「偶沾寒气,勾起旧病。」
- 选取、徵调。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今奉上司差遣,著我勾秋胡当军,走一遭去。」
- 删掉、取消。如:「新愁旧恨,一笔勾销。」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
- 暗地相通。如:「勾结」。《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沈炼因失职 怨望,教浩等煽妖作幻,勾虏谋逆。」
- 描绘。如:「勾勒」、「勾出轮廓来。」
- 一种烹饪方法。用芡粉或面粉使菜肴、汤汁浓稠。如:「勾卤」、「勾芡」。
勾 [ gòu ]
动- 探取。如:「他伸长了手去勾架上的书。」
- 足够。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刷选室女,已选勾九十九名。」同「够 」。
夜月
唐 方干 夜听步虚 瑞草秋风起,仙阶夜月明。
唐 胡曾 杂曲歌辞 独不见 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
唐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其一 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剑佩轻。 ——《骈字类编》
唐 胡曾 杂曲歌辞 独不见 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
唐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其一 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剑佩轻。 ——《骈字类编》
抨弹(抨彈)pēng tán
(1).弹劾。《汉书·杜周传赞》“ 业 因势而抵陒” 颜师古 注引 汉 服虔 曰:“谓罪败而復抨弹之。” 宋 陆游 《贺蒋中丞启》:“某闻人情不远,立朝谁乐于抨弹。”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唐御史迁转定限》:“案 唐 世臺官,虽职在抨弹,然进退从违,皆出宰相。”
(2).批评;攻击。 清 顾炎武 《与黄太冲书》:“ 炎武 以管见为《日知録》一书……其已刻八卷及《钱粮论》二篇,乃数年前笔也,先附呈大教。倘辱收诸同志之末,赐以抨弹,不厌往復,以开末学之愚,以貽后人,以幸万世,曷胜祷切!”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王奉常论诗语》:“此真高识迥论,令 于鳞 、 大美 早闻此语,当不开后人抨弹矣。”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 庄子 晚出,其气独高,不惮抨弹前哲。”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今为此篇,非云已尽西方最近思想之全,亦不为 中国 将来立则,惟疾其已甚,施之抨弹,犹神思新宗之意焉耳。” ——《漢語大詞典》
(2).批评;攻击。 清 顾炎武 《与黄太冲书》:“ 炎武 以管见为《日知録》一书……其已刻八卷及《钱粮论》二篇,乃数年前笔也,先附呈大教。倘辱收诸同志之末,赐以抨弹,不厌往復,以开末学之愚,以貽后人,以幸万世,曷胜祷切!”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王奉常论诗语》:“此真高识迥论,令 于鳞 、 大美 早闻此语,当不开后人抨弹矣。”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 庄子 晚出,其气独高,不惮抨弹前哲。”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今为此篇,非云已尽西方最近思想之全,亦不为 中国 将来立则,惟疾其已甚,施之抨弹,犹神思新宗之意焉耳。” ——《漢語大詞典》
淮水
唐 方干 送缙陵王少府赴举 越山直下分吴苑,淮水横流入楚乡。
唐 皎然 送吴冯游京 清月思淮水,春风望国门。 ——《骈字类编》
唐 皎然 送吴冯游京 清月思淮水,春风望国门。 ——《骈字类编》
荐 ( 薦 ) jiàn《國語辭典》
荐 [ jiàn ]
名- 草席。《说文解字·艸部》:「荐,荐席也。」
- 逐水草的、游牧的。《左传·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贵货易土。」
- 屡次、频仍。《左传·僖公十三年》:「晋荐饥,使乞籴于秦。」《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兵革屡兴,荒馑荐及。」
- 推举。如:「推荐」。同「荐 」。
钟山(鍾山)zhōng shān
(1).山名。在 昆仓 西北。一说即 昆仑 。其地多产美玉。《吕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 钟山 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淮南子·俶真训》:“譬若 钟山 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高诱 注:“ 崑崙 也。”《楚辞·严忌〈哀时命〉》:“愿至 崑崙 之 悬圃 兮,采 钟山 之玉英。” 王逸 注:“ 钟山 ,在 崑崙山 西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絃以 园客 之丝,徽以 钟山 之玉。”
(2).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地处极北,为苦寒之地。《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 之神,名曰 烛阴 ,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 袁珂 校注:“ 钟山 以其不见日,故常寒,此《大招》之所谓‘魂乎无北,北有 寒山 , 逴龙 ( 烛龙 )艳只’之‘寒山’也。”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 烛龙 昼夜於 钟山 ,鹏云南北於溟海。”
(3).山名。即 紫金山 。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 三国 吴 孙权 避祖讳,更名 蒋山 。至 宋 复名 钟山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王荆公 退居 钟山 ,切切以 吕吉甫 为恨。” 清 陈维嵩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词:“ 钟山 后湖, 长干 夜乌。” ——《漢語大詞典》
(2).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地处极北,为苦寒之地。《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 之神,名曰 烛阴 ,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 袁珂 校注:“ 钟山 以其不见日,故常寒,此《大招》之所谓‘魂乎无北,北有 寒山 , 逴龙 ( 烛龙 )艳只’之‘寒山’也。”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 烛龙 昼夜於 钟山 ,鹏云南北於溟海。”
(3).山名。即 紫金山 。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 三国 吴 孙权 避祖讳,更名 蒋山 。至 宋 复名 钟山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王荆公 退居 钟山 ,切切以 吕吉甫 为恨。” 清 陈维嵩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词:“ 钟山 后湖, 长干 夜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