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悲贱子远,不及诸贤送。
行行得好辞,忽忽疑昼梦。
朝餐手不释,夜卧心屡诵。
皎若朱丝弦,清于玉壶冻。
美人家三世,有笔修五凤。
诗从周汉学,不记梁与宋。
深沉大招赋,汗漫长杨讽。
玄机捩天关,远思弥禹贡。
诗人例空言,此士有实用。
经權粲衡石,事物森纪统。
上官畏争执,疲俗感哀痛。
情虽到真核,法必任宽纵。
有才人所难,既老心不动。
蕴玉讳求沽,韬弦耻争中。
自言州县久,羞胜市朝閧。
岁晚无万牛,江空偃孤栋。
今年何因缘,诸使忽倥偬。
倒海觅珊瑚,搜山出银瓮。
似闻二星来,约与元师共。
推君上周行,为国选汤众。
荐员每如此,物论宁不衷。
泛水拔红蕖,腾云上青鞚。
所悲贱子远,不及诸贤送。
投身伴鸮鹏,矫首瞻洛雍。
天乎祸吾宗,伯也困淹讼。
惟君援以手,此德不可颂。
但祈张夫子,早作汉郎从。
展尽黄石书,归来赤松洞。
此时从之游,必与我伯仲。
朝餐手不释,夜卧心屡诵。
皎若朱丝弦,清于玉壶冻。
美人家三世,有笔修五凤。
诗从周汉学,不记梁与宋。
深沉大招赋,汗漫长杨讽。
玄机捩天关,远思弥禹贡。
诗人例空言,此士有实用。
经權粲衡石,事物森纪统。
上官畏争执,疲俗感哀痛。
情虽到真核,法必任宽纵。
有才人所难,既老心不动。
蕴玉讳求沽,韬弦耻争中。
自言州县久,羞胜市朝閧。
岁晚无万牛,江空偃孤栋。
今年何因缘,诸使忽倥偬。
倒海觅珊瑚,搜山出银瓮。
似闻二星来,约与元师共。
推君上周行,为国选汤众。
荐员每如此,物论宁不衷。
泛水拔红蕖,腾云上青鞚。
所悲贱子远,不及诸贤送。
投身伴鸮鹏,矫首瞻洛雍。
天乎祸吾宗,伯也困淹讼。
惟君援以手,此德不可颂。
但祈张夫子,早作汉郎从。
展尽黄石书,归来赤松洞。
此时从之游,必与我伯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所悲
江淹古别离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韵府拾遗 支韵》
贱子(賤子)jiàn zǐ
谦称自己。《汉书·游侠传·楼护》:“时请召宾客, 邑 居樽下,称‘贱子上寿’。”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柳亚子 《董必武先生六十寿诗》:“贱子倾心久,神交许我狂。” ——《漢語大詞典》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 时间长:~古。~祖。长~。永~。
-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 深奥:言近旨~。
- 姓。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不及 bù jí
(1).赶不上;来不及。《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
(2).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
(3).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
(4).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漢語大詞典》
(2).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
(3).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
(4).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漢語大詞典》
诸 ( 諸 ) zhū
诸 [ zhū ]
- 众,许多:~位。~君。~侯。
-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 犹“之”:“能事~乎?”。
-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 姓。
贤 ( 賢 ) xián
贤 [ xián ]
-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送 sòng《國語辭典》
送 [ sòng ]
動- 遣去。《說文解字·辵部》:「送,遣也。」宋·文天祥〈正氣歌〉:「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 陪伴著走。如:「護送」、「送小弟弟回家」、「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唐·杜甫〈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 告別。如:「送別」、「送舊迎新」、「送行」。
- 贈給。如:「贈送」、「他送我一本書。」
- 輸運。如:「送貨」、「送信」、「運送」。
- 供應。如:「送水」、「送電」。
- 傳遞。如:「送秋波」。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七:「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
- 犧牲。如:「送死」、「送命」。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您哥哥暑濕風寒縱較些,多被那煩惱憂愁上送了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