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壮心随遇尽,曩志与时消。

张嵲宋代〕《送冯贯道之东川转而之行在

秋风来万里,草木日夜凋。
属兹憀栗时,执别在今朝。
乱离多苦辛,况乃道路穷。
若人抱奇节,劲气千云霄。
结交二十年,途穷识久要。
间关复会面,益若漆投胶。
感深念存殁,投分忘顽嚣。
汝海昔为别,盛年意气豪。
及兹分手日,星星悲二毛。
壮心随遇尽,曩志与时消。
别夜月皎皎,首途方迢迢。
故园不足怀,令德乃所操。
君其爱尔躯,努力熙皇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壮心随遇与时

壮心(壯心)zhuàng xīn
豪壮的志愿,壮志。 汉 焦赣 《易林·井之大过》:“钟鼓夜鸣,将军壮心; 赵国 雄勇,鬭死 滎阳 。”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之四:“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唐 钱起 《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诗:“白髮壮心死,愁看国步移。” 宋 陆游 《书愤》诗:“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公知为我故,悲歌壮心溢。”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廿载江湖负壮心,终看 吴 越 岁星临。”  ——《漢語大詞典》
随遇(隨遇)suí yù
顺应际遇。 清 陈宗石 《念奴娇·将之梁园舟中有感和大兄前韵》词:“行藏随遇,试看天上明月。”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曩 nǎng《國語辭典》

曩 [ nǎng ]

  1. 从前、往日。如:「曩昔」、「曩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寡人曩不知子,今知矣。」
志 ( 誌 ) zhì《國語辭典》

志 [ zhì ]

  1. 意向、抱负、决心。如:「意志」、「志同道合」。《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2. 记录事物的书。如:「府志」、「三国志」。《周礼·春官·小史》:「小史掌邦国之志。」
  3. 姓。如元代有志能。
  1. 记载、记录。《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通「志」。
  2. 牢记。如:「永志不忘」。《荀子·子道》:「孔子曰:『由志之,吾语汝。』」
与时(與時)yǔ shí
追逐时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 好废举,与时转货貲。” 裴駰 集解:“与时,谓逐时也。”  ——《漢語大詞典》
消 xiāo《國語辭典》

消 [ xiāo ]

  1. 除去。如:「消滅」、「消毒」。《孟子·滕文公下》:「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宋·陸游〈秋夜懷吳中〉詩:「巴酒不能消客恨。」
  2. 散失。如:「消失」、「煙消雲散」、「香消玉殞」。
  3. 減退、衰退。如:「此消彼長」。《易經·泰卦·彖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4. 排遣、打發。如:「消遣」、「消暑」。三國魏·曹植〈感節賦〉:「登高墉以永望,冀消日以忘憂。」
  5. 耗損、耗費。如:「消費」、「消耗」。
  6. 溶解。如:「冰消瓦解」。《禮記·月令》:「雪不降,冰凍消釋。」
  7. 享受。如:「消受」。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沒福消軒馬駟車,大纛高牙。」
  8. 需要。如:「不消說」、「只消一天」。《西遊記·第二回》:「那裡消一個時辰,早看見花果山水簾洞。」
  9. 禁得住、禁得起。宋·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詞:「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10. 配得、值得。唐·司空圖〈淮西〉詩:「莫誇十萬兵威盛,消個忠良效順無。」宋·柳永〈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 音訊、訊息。如:「消息」。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兩頭往來,傳消寄信都是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