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雪后(雪后)
唐 岑参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晖。
唐 杜甫 冬至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唐 李端 云阳观寄袁稠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唐 王建 寄旧山僧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唐 张乔 赠初上人 井气春来歇,庭枝雪后低。
元 李存 送徐典史归四明 细雨堂前酒,初梅雪后吟。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冬至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唐 李端 云阳观寄袁稠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唐 王建 寄旧山僧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唐 张乔 赠初上人 井气春来歇,庭枝雪后低。
元 李存 送徐典史归四明 细雨堂前酒,初梅雪后吟。 ——《骈字类编》
离披(離披)lí pī
亦作“ 离翍 ”。
(1).分散下垂貌;纷纷下落貌。《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 集注:“离披,分散貌。” 宋 王禹偁 《弊帷诗》:“骏骨欲埋金价直,的颅犹爱雪离披。” 明 徐霖 《绣襦记·父子萍逢》:“论山鸡离披毛羽,配文鸳固难为对。” 清 何绍基 《山雨》诗:“马上衣巾任沾溼,村边瓜豆也离披。” 庞树柏 《鹣鹣行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南方有鶼鶼,锦翼何离翍。”
(2).盛貌;多貌。《西京杂记》卷六引 汉 刘胜 《文木赋》:“丽木离披,生彼高崖。拂天河而布叶,横日路而擢枝。”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阴雾离翍,灵驭摇裔。”一本作“ 离披 ”。 元 耶律楚材 《和黄山张敏之拟黄庭词韵》:“自甘贫困元知微,篱边黄菊香离披。” 清 金人瑞 《效李义山绝句》之七:“六曲屏风画竹枝, 湘江 风雨夜离披。”
(3).参差错杂貌。 清 姚鼐 《杂诗》之一:“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 清 沈廉 《自彝陵州发棹至黄牛峡》诗:“疾风捲水水欲立,纷红骇緑相离披。”《红楼梦》第六七回:“那时已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緑离披。”
(4).衰残貌;凋敝貌。 南朝 梁 萧子晖 《冬草赋》:“有閒居之蔓草,独幽隐而罗生;对离披之苦节,反蕤葳而有情。” 唐 白居易 《湓浦早冬》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 宋 史正志 《史老圃菊谱》:“花瓣扶疏者落;盛开之后,渐觉离披,遇风雨撼之,则飘散满地矣。”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维时父老间陈民瘼,而狐鼠实繁,旋行旋沮。庠生 赵善继 者,不忍家难离披,邦国固弊,畴咨同类,从者如水。” 清 姚莹 《游榄山记》:“内河方议备具,贼已扬帆至矣,仓卒故以不制。不然,胡离披至此哉!”
(5).分离貌。 唐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离披不相见,浩荡隔两乡。”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苏狱》:“苦背却姑亲慈恃,两下离披。” 康有为 《胶旅割后》诗:“八表离披割痛伤,羣贤保国走徬徨。从知天下为公产,应合民权救我疆。”
(6).摇荡貌,晃动貌。 唐 李德裕 《牡丹赋》:“逮乎的皪含景,离披向风,铅华春而思荡,兰泽晚而光融。” 唐 陆龟蒙 《鹤媒歌》:“媒懽舞跃势离披,似諂功能邀弩儿。”《朱子语类》卷七三:“这便是 康节 所谓‘酩酊离披时候’,如何不忧危谨畏!” 清 纳兰性德 《疏影·芭蕉》词:“ 湘 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再生缘》第二回:“香风飘渺人心爽,桂影离披夜景新。” ——《漢語大詞典》
(1).分散下垂貌;纷纷下落貌。《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 集注:“离披,分散貌。” 宋 王禹偁 《弊帷诗》:“骏骨欲埋金价直,的颅犹爱雪离披。” 明 徐霖 《绣襦记·父子萍逢》:“论山鸡离披毛羽,配文鸳固难为对。” 清 何绍基 《山雨》诗:“马上衣巾任沾溼,村边瓜豆也离披。” 庞树柏 《鹣鹣行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南方有鶼鶼,锦翼何离翍。”
(2).盛貌;多貌。《西京杂记》卷六引 汉 刘胜 《文木赋》:“丽木离披,生彼高崖。拂天河而布叶,横日路而擢枝。”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阴雾离翍,灵驭摇裔。”一本作“ 离披 ”。 元 耶律楚材 《和黄山张敏之拟黄庭词韵》:“自甘贫困元知微,篱边黄菊香离披。” 清 金人瑞 《效李义山绝句》之七:“六曲屏风画竹枝, 湘江 风雨夜离披。”
(3).参差错杂貌。 清 姚鼐 《杂诗》之一:“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 清 沈廉 《自彝陵州发棹至黄牛峡》诗:“疾风捲水水欲立,纷红骇緑相离披。”《红楼梦》第六七回:“那时已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緑离披。”
(4).衰残貌;凋敝貌。 南朝 梁 萧子晖 《冬草赋》:“有閒居之蔓草,独幽隐而罗生;对离披之苦节,反蕤葳而有情。” 唐 白居易 《湓浦早冬》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 宋 史正志 《史老圃菊谱》:“花瓣扶疏者落;盛开之后,渐觉离披,遇风雨撼之,则飘散满地矣。”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维时父老间陈民瘼,而狐鼠实繁,旋行旋沮。庠生 赵善继 者,不忍家难离披,邦国固弊,畴咨同类,从者如水。” 清 姚莹 《游榄山记》:“内河方议备具,贼已扬帆至矣,仓卒故以不制。不然,胡离披至此哉!”
(5).分离貌。 唐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离披不相见,浩荡隔两乡。”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苏狱》:“苦背却姑亲慈恃,两下离披。” 康有为 《胶旅割后》诗:“八表离披割痛伤,羣贤保国走徬徨。从知天下为公产,应合民权救我疆。”
(6).摇荡貌,晃动貌。 唐 李德裕 《牡丹赋》:“逮乎的皪含景,离披向风,铅华春而思荡,兰泽晚而光融。” 唐 陆龟蒙 《鹤媒歌》:“媒懽舞跃势离披,似諂功能邀弩儿。”《朱子语类》卷七三:“这便是 康节 所谓‘酩酊离披时候’,如何不忧危谨畏!” 清 纳兰性德 《疏影·芭蕉》词:“ 湘 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再生缘》第二回:“香风飘渺人心爽,桂影离披夜景新。” ——《漢語大詞典》
怜 ( 憐 ) lián《國語辭典》
- 「怜 」的异体字。
落 là/luò/lào《國語辭典》
落 [ luò ]
动- 脱落、凋坠。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一四:「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宋·秦观〈一斛珠·碧云寥廓〉词:「江山满眼今非昨,纷纷木叶风中落。」
- 掉下、降低。如:「落泪」、「落价」。唐·李商隐〈常娥〉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陷入、掉入。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晋书·卷五四·陆云传》:「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
- 除去。唐·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宋史·卷三○四·刘师道传》:「几道既擢第,事泄,诏落其籍,永不预举。」
- 掉在后面。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 衰败。如:「衰落」、「家道中落」。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
- 停留。如:「落脚」、「话音未落」。唐·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诗:「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
- 留下。如:「落款」、「不落痕迹」。
- 得到。《红楼梦·第三四回》:「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
- 归属。如:「重担落在谁身上?」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
- 掉下的、凋零的。如:「落英缤纷」。唐·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 余留的。《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我只当做个老丫头,情愿以大作小,服事你终身。拾些残头落脚,量不占住你正扇差徭,一举两得,可好么?」
- 稀疏、冷清的。如:「寥落」、「疏落」。《史记·卷一二○·郑当时传》:「家贫,宾客益落。」
- 伶俐。如:「俐落」。
- 人所聚居的地方。如:「村落」、「部落」。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停留、停顿的地方。如:「下落」、「著落」。
- 量词。计算成堆成叠物品的单位。如:「一落书」、「两落碗」。
- 姓。如汉代有落闳。
落 [ là ]
动- 遗漏、忘记。如:「丢三落四」、「我的皮匣子落在家里了。」
- 掉在后面、跟不上。如:「我们一伙人登山,他总是落在后头。」
落 [ lào ]
名- 参见「落子」、「莲花落」等条。
- 降落。如:「鸟儿落在树上。」
- (一)之又音。
蕊 ruǐ《國語辭典》
蕊 [ ruǐ ]
名- 植物的生殖器官。有雄蕊、雌蕊之分。
- 花苞、花。唐·杜甫〈花底〉诗:「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唐·黄巢〈题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溪 xī《國語辭典》
溪 [ xī ]
名- 山间的小河流。后泛指小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唐·杜甫〈玉华宫〉诗:「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溪 [ qī ]
- (一)之又音。
旁 páng/bàng《國語辭典》
旁 [ páng ]
名- 侧、边。如:「两旁」、「路旁」。唐·杜甫〈兵车行〉:「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辅佐、帮助。《楚辞·屈原·九章·惜诵》:「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汉·王逸·注:「旁,辅也。」
- 汉字的偏旁。如:「立人旁」、「竖心旁」、「『张』是弓字旁的张,而非立早章。」
- 姓。如秦末有旁君。
- 侧面的。如:「旁边」。《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
- 别的、其他的。如:「旁人」、「没旁的话」。
- 歧出的。如:「主干旁枝」。
- 不正的、偏邪的。如:「旁门左道」。《荀子·议兵》:「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缭之属为之化而调。」唐·杨倞·注:「旁,偏颇也。」
- 边侧的。表方位。如:「旁观」、「旁听」。《文选·张衡·西京赋》:「徒观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
- 广泛、普遍的。如:「旁征博引」。《书经·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旁施勤教,恤慎刑狱。」
旁 [ bàng ]
动- 依靠、临近。《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欲入为寇。」唐·颜师古·注:「旁,依也。」
婉约(婉約)wǎn yuē
(1).和顺谦恭。《国语·吴语》:“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 韦昭 注:“婉,顺也;约,卑也。”《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后比得足下书,辞意婉约,有改往脩来之言。”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南郡 庞士元 闻 司马德操 在 潁川 ” 刘孝标 注引《司马徽别传》:“其妇諫曰:‘人质所疑,君宜辨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 徽 曰:‘如君所言,亦復佳。’其婉约逊遁如此。”
(2).委婉含蓄。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属词婉约,缘情綺靡。”《明史·文苑传三·高叔嗣》:“其为诗,清新婉约,虽为 梦阳 所知,不宗其説。” 清 戴名世 《〈巢青阁集〉序》:“而其词则豪情艷趣,婉约缠绵,不涉淫哇之习。”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三二章:“ 纳兰性德 虽以婉约的小令为主,但偶有长调,亦见工力。”
(3).指文辞的柔美简约。 晋 陆机 《文赋》:“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
(4).柔美。 汉 王粲 《神女赋》:“扬娥微眄,悬藐流离。婉约綺媚,举动多宜。” 唐 康骈 《剧谈录·玉蕊院真人降》:“峩髻双鬟,无簪珥之饰,容色婉约,迴出於众。” 后蜀 毛熙震 《临江仙》词:“纤腰婉约步金莲。” 阿英 《〈察哈尔窗花〉叙记》:“至于 江 南一带,则具有明媚婉约、纤丽生动的特点。”
(5).悠扬婉转。 晋 成公绥 《啸赋》:“徐婉约而优游,纷繁騖而激扬。” ——《漢語大詞典》
(2).委婉含蓄。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属词婉约,缘情綺靡。”《明史·文苑传三·高叔嗣》:“其为诗,清新婉约,虽为 梦阳 所知,不宗其説。” 清 戴名世 《〈巢青阁集〉序》:“而其词则豪情艷趣,婉约缠绵,不涉淫哇之习。”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三二章:“ 纳兰性德 虽以婉约的小令为主,但偶有长调,亦见工力。”
(3).指文辞的柔美简约。 晋 陆机 《文赋》:“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
(4).柔美。 汉 王粲 《神女赋》:“扬娥微眄,悬藐流离。婉约綺媚,举动多宜。” 唐 康骈 《剧谈录·玉蕊院真人降》:“峩髻双鬟,无簪珥之饰,容色婉约,迴出於众。” 后蜀 毛熙震 《临江仙》词:“纤腰婉约步金莲。” 阿英 《〈察哈尔窗花〉叙记》:“至于 江 南一带,则具有明媚婉约、纤丽生动的特点。”
(5).悠扬婉转。 晋 成公绥 《啸赋》:“徐婉约而优游,纷繁騖而激扬。” ——《漢語大詞典》
爱 ( 愛 ) ài
爱 [ ài ]
- 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慕。~情。~戴。~抚。~怜。~恋。~莫能助(虽同情并愿意帮助,但力量做不到)。友~。挚~。仁~。厚~。热~。
- 喜好(hào ):~好(hào)。~唱歌。
- 容易:铁~生锈。
- 重视而加以保护:~护。~惜。
- 吝惜:“百姓皆以王为~也”。
横枝 héng zhī
(1).佛家语。旁支,不是传衣钵的嫡系。《景德传灯录·僧璨大师》:“若从七佛至此 璨 大师,不括横枝,凡三十七世。” 宋 苏轼 《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板长老作此诗》:“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禪宇谓之法嗣,而禪家旁出,谓之横枝。”
(2).谓无端,无缘无故。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二折:“怎当那横枝罗惹,不许隄防!”
(3).比喻是非。《盛世新声·双调五供养·穷客程》:“冷落孤帷谁问当,谁问当?那一日不断肠,谁承望横枝一万桩?”
(4).梅花的一种。 宋 姜夔 《卜算子·梅花八咏》词:“緑萼更横枝,多少梅花样。” 夏承焘 笺校:“緑萼、横枝皆梅别种。” ——《漢語大詞典》
(2).谓无端,无缘无故。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二折:“怎当那横枝罗惹,不许隄防!”
(3).比喻是非。《盛世新声·双调五供养·穷客程》:“冷落孤帷谁问当,谁问当?那一日不断肠,谁承望横枝一万桩?”
(4).梅花的一种。 宋 姜夔 《卜算子·梅花八咏》词:“緑萼更横枝,多少梅花样。” 夏承焘 笺校:“緑萼、横枝皆梅别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