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西通襧衡邻,东接嵇康堵。

敖陶孙宋代〕《谤议

四方集谤议,著面矢如雨。
前身雷将军。柴产吾甚武。
却还观我生,与世实锄鋙。
西通襧衡邻,东接嵇康堵。
以兹料身后,藐未得死所。
一州纳一嘲,一邑献一侮。
并浙十五州,我作大谤府。
馀外九州者,设伏特未举。
徐思浮言端,中实无所主。
怪雪群犬吠,眩日百鸟语。
何由泽其喙,环海变春醑。
坐使声名高,一日跨尧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西通东接

西通
汉书匈奴传是时汉东拔濊貉朝鲜以为郡而西置酒泉郡以隔绝胡与羌通之路又西通月氏大夏以翁主妻乌孙王㠯分匈奴西方之援国下后汉书赵歧传见南说下 蜀志诸葛亮传见东连 北史隋越王侗传世祖明皇帝则天法地混一华戎东暨蟠木西通细柳前踰丹徼后越幽都日月之所临风雨之所至圆首方足禀气食毛莫不尽入提封皆为臣妾府明一统志徐州形胜南通江淮西通梁楚
又南阳形胜西通武关东受淮海下杜甫江陵望幸诗见北照  ——《骈字类编》
襧 zhǐ
襧 [ zhǐ ]
  1. 无衣。
  2. 缝纫衣服。
衡 héng《國語辭典》

衡 [ héng ]

  1. 置於車轅前端的橫木。《論語·衛靈公》:「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七·莊子音義中》:「衡,轅前橫木,縛軛者也。」
  2. 秤,量輕重的器具。《荀子·禮論》:「衡誠縣矣,則不可欺以輕重。」《文選·張衡·東京賦》:「同衡律而壹軌量,齊急舒於寒燠。」三國吳·薛綜·注:「衡,稱也。軌,法。」
  3. 眉目之間。《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胡老乃揚衡含笑,援琴而歌。」《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4.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五星。因位於魁與斗杓之間,故以為斗的中央。《文選·張衡·東京賦》:「攝提揮衡,徐至於射宮。」三國吳·薛綜·注:「攝提有六星,玉衡,北斗中星,主迴轉。」
  5. 大陸地區衡山的簡稱。為五嶽之一。唐·王勃〈滕王閣序〉:「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6. 姓。如漢代有衡咸。
  1. 量輕重。《墨子·經說下》:「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二》:「物勝權而衡殆,形過鏡則照窮。」
  2. 斟酌、考量。如:「衡情度理」、「權衡得失」。
  3. 違抗、拂逆。《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豈非逆天之咎徵,衡大之明鑒與!」
邻 ( 鄰 ) lín
邻 [ lín ]
  1. 住处接近的人家:四~。左~右舍。
  2. 接近,附近:~国。~家。~座。~里。~邦。
  3. 接近,亲近:“~以理者,知也”。
  4. 古代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
东接(东接)
唐 崔颢 雁门胡人歌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骈字类编》
嵇 jī《國語辭典》

嵇 [ jī ]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嵇康。
康 kāng《國語辭典》

康 [ kāng ]

  1. 平安、安定。如:「安康」、「康樂」。《書經·益稷》:「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2. 豐足、富裕。如:「小康」、「康年」。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杭土麗且康,蘇民富而庶。」
  3. 身體強健。如:「健康」、「康強」。《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
  4. 通達、平坦。《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
  1. 大陸地區西康省的簡稱。
  2. 姓。如元代有康進之,清代有康有為。
堵 dǔ《國語辭典》

堵 [ dǔ ]

  1. 墙壁。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唐·柳宗元〈梓人传〉:「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
  2. 量词。计算墙壁的单位。如:「一堵墙」。唐·张祜〈游天台山〉诗:「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3.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堵叔。
  1. 阻塞。如:「堵塞」、「堵住破洞」。
  2. 以言语顶撞或遏阻别人。《红楼梦·第三七回》:「当著众人,太太自为又增了光,堵了众人的嘴,太太越发喜欢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