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里既相接,性情复相爱。
巢湖如洗镜,孤山如点黛。就中生二女,容颜婉娈对。
年纪颇相若,幼者弱一岁。闾里既相接,性情复相爱。
初七及下九,出入每连袂。同守不字贞,各抱知希贵。
毕竟幼者美,光华难久閟。空谷发幽香,清飔飘兰蕙。
朝扫峨眉月,夕解湘江佩。飞云撮其履,紫霙承其盖。
来去倏如风,游戏天人界。老女坐湖山,日抱泉石睡。
梦醒堕京华,王侯高甲第。其中多美女,艳妆争妖异。
冠髻峨以高,眉腰曲而细。自惭步屐非,欲进仍却退。
幼女翩然来,光艳照满地。邻妪啧称羡,室婢惊走避。
老女出迎将,掩扬增丑态。絺衣黯不光,荆钗理复坠。
怜我女贞木,惨淡无泽气。分我玳瑁簪,系我香罗带。
饰我百琲珠,一一生光怪。携手上香车,流轸衔飞辔。
大道易扬尘,长风彯轻旆。生惧一点污,芳兰竟体败。
每念旧湖山,结庐今仍在。野菊灿晚花,修竹洒晴翠。
自冷二女踪,庭宇生萧艾。绩女挑镫叹,田妇倚锄待。
会当联袂归,岁寒保松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闾里(閭里)lǘ lǐ
(1).里巷;平民聚居之处。《周礼·天官·小宰》:“听閭里以版图。” 贾公彦 疏:“在六乡则二十五家为閭,在六遂则二十五家为里。閭里之中有争讼,则以户籍之版、土地之图听决之。”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水北山人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僕从寒閭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不下三五年间,俱是开囯勋臣,那时分茅裂土,衣锦荣归,閭里辉煌,方不负大丈夫建功立业之志。”
(2).借指平民。《史记·循吏列传》:“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閭里使高其梱。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唐 韦应物 《观田家》诗:“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閭里。”
(3).邻居。《庄子·至乐》:“吾使司命復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识,子欲之乎?” 宋 苏轼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云》:“应容缓急烦閭里,桑柘聊同十亩闲。” 清 郑燮 《送陈坤秀才入都》诗:“京师有僧 介庵子 ,是尔 滇 南旧閭里。” ——《漢語大詞典》
(2).借指平民。《史记·循吏列传》:“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閭里使高其梱。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唐 韦应物 《观田家》诗:“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閭里。”
(3).邻居。《庄子·至乐》:“吾使司命復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识,子欲之乎?” 宋 苏轼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云》:“应容缓急烦閭里,桑柘聊同十亩闲。” 清 郑燮 《送陈坤秀才入都》诗:“京师有僧 介庵子 ,是尔 滇 南旧閭里。” ——《漢語大詞典》
既 jì《國語辭典》
既 [ jì ]
副- 已经。《论语·先进》:「春服既成。」《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
- 尽、全部。《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及其未既济也。」《国语·齐语》:「故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国诸侯既许桓公,莫之敢背。」
- 不久。《左传·文公元年》:「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
- 已经、既然,表前后情况有连带关系。常与「就」或「则」连用。《论语·季氏》:「既来之,则安之。」
- 表示并列的连接词。与「且」、「又」、「也」等词连用。如:「既醉且饱」、「既要爱情,也要面包。」《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元·钟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间套·收尾〉:「既通儒,又通吏。」
- 姓。如汉代有既良。
相接 xiāng jiē
(1).交接,相交。《礼记·聘义》:“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故诸侯相接以敬让,则不相侵陵。”
(2).连续;连接。《楚辞·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忧相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及 云 之论 机 ,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
(3).犹迎接。《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卫文公 燬 远远相接。” ——《漢語大詞典》
(2).连续;连接。《楚辞·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忧相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及 云 之论 机 ,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
(3).犹迎接。《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卫文公 燬 远远相接。” ——《漢語大詞典》
性情 xìng qíng
(1).人的禀性和气质。《易·乾》:“利贞者,性情也。” 孔颖达 疏:“性者,天生之质,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庄子·缮性》:“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 唐 元稹 《遣行》诗之九:“见説 巴 风俗,都无 汉 性情。”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其餘若 江南省 凤 、 潁 、 淮 、 徐 之民,及 山西 大同 、 朔平 之民,亦皆性情强武,敢於行路。”
(2).思想感情。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古人用韵无过十字》:“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虽有豆棚瓜架草虫的天籁,晓风残月诗人的新意,怡悦我的性情……现在都成一梦了。”
(3).性格,脾气。《宋书·沈文秀传》:“且此人性情无常,猜忌特甚,将来之祸,事又难测。” 唐 白居易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诗:“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们大爷,二爷,你只要找着性情,就是捞毛的,烧火的,他也大把的银子挝出来赏你们。”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 玉生 从小就是个能干孩子,性情有点像他爹。” ——《漢語大詞典》
(2).思想感情。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古人用韵无过十字》:“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虽有豆棚瓜架草虫的天籁,晓风残月诗人的新意,怡悦我的性情……现在都成一梦了。”
(3).性格,脾气。《宋书·沈文秀传》:“且此人性情无常,猜忌特甚,将来之祸,事又难测。” 唐 白居易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诗:“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们大爷,二爷,你只要找着性情,就是捞毛的,烧火的,他也大把的银子挝出来赏你们。”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 玉生 从小就是个能干孩子,性情有点像他爹。” ——《漢語大詞典》
复 ( 復 複 覆 ) fù《國語辭典》
复 [ fù ]
動- 行於故道。《說文解字·夊部》:「复,行故道也。」
- 同「復 」(一)。
复 [ fòu ]
- 同「復 」(二)。
相爱(相愛)xiāng ài
互相亲爱、友好。《庄子·天地》:“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史记·佞幸列传》:“今上为 胶东王 时, 嫣 与上学书相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同伴中有一个姓 夏 的名 良策 ,与 蒋生 最是相爱。” 巴金 《灭亡》第九章:“她相信人应该彼此相爱,互助地、和平地生活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