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一池浅涨浮萍。

庄棫清代〕《清平乐 曲径

回廊一一。径窄衣衫逼。飞燕穿将帘子入。犹认寻常巷陌。

柳丝难绾春情。一池浅涨浮萍。池上莫教回首,杜鹃低唤声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池浮萍

一池
金 高廷玉 柳絮 和风三径雪,微雨一池萍。
元 胡炳文 星源八景 其六 西湖水榭 两岸春风好杨柳,一池霁月芙蓉花。
元 叶颙 春雪 醉中犹自忆当时,鹅鸭城边一池月。
元 谢宗可 水纹 一池碧晕雨初落,千叠翠鳞风更微。
元 倪瓒 六月五日偶成 坐看青苔欲上衣,一池春水霭馀晖。
元 陈基 绿波亭 坐爱碧波千顷绿,梦回芳草一池春。
元 宋无 双陆 金缕纹桑斲局坚,红云倒浸一池莲。  ——《骈字类编》
浅 ( 淺 ) qiǎn/jiān
浅 [ qiǎn ]
  1. 从表面到底或外面到里面距离小的,与“”相对:深~。~滩。~海。屋子进深~。
  2. 不久,时间短:年代~。
  3. 程度不深的:这篇文章很~。~薄。~尝。~见。~近。~陋。
  4. 颜色淡薄:~红。~淡。
浅 [ jiān ]
  1. 〔~~〕流水声。
涨 ( 漲 ) zhǎng/zhàng
涨 [ zhǎng ]
  1. 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潮。~落。~水。河水暴~。
  2. 价格提高:~价。~钱。物价飞~。
涨 [ zhàng ]
  1. 体积增大:豆子泡~了。
  2. 他~红了脸。
  3. 多出来:~出十块钱。
浮萍 fú píng
(1).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花白色。可入中药。 三国 魏 何晏 《言志》诗:“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 晋 刘伶 《酒德颂》:“俯观万物扰扰,焉如 江 汉 之载浮萍。” 巴金 《苏堤》:“左边的水面是荷叶,是浮萍,是断梗密层层的一片。”
(2).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或变化无常的人世间。 汉 王褒 《九怀·尊嘉》:“窃哀兮浮萍,汎淫兮无根。” 唐 杜甫 《又呈窦使君》诗:“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明 梁辰鱼 《四时花·怀金陵旧知》套曲:“嘆行藏,频看镜,大都尘世总浮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沧溟蔡姬》:“僦居穷巷,托迹浮萍。” 老舍 《四世同堂》九:“既无父母,她愿妥定的有个老家,好教自己觉得不是无根的浮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