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帝德溥将,涵负吐纳。

叶方霭清代〕《海氛清

巨浸稽天,滔滔如何?天吴蝄像,倚以为家。有鲸有鳄,有蛟有鼍。

摧橦决帆,血人于牙。中国有圣人,尔独扬其波。

蠢兹蛙黾,亦杂此处。曰予胜国后,诞敢继其绪。藉瑕蹈衅,伺窥肘腋。

结连蜂螫,载逞凶慝。离间我臣仆,盗据我疆场。

于兴于泉,于汀于漳。乃扬沸汤,乃噪蜩螗。我有城郭,倏为沮洳。

我有民人,倏为鱊鮬。忍死须臾,后来其苏。恭承帝命,建大将军旗鼓。

我冠带之国,忍鳞介是伍?据我上游,张我罿罦。与子偕作,与子同仇。

悉率左右,歼此群丑。暨暨藩臣,一心一德。讨贼自赎,不邛已恤。

堑山堙谷,马腾舟驶。亲董其旅,以临蒙汜。陛下曲赦臣,臣敢不效死。

将士和睦,有凫在藻。既获贼师,如饥斯饱。或拔其角,或脱其距。

或斧其吭,或截其膂。贼穷见窘,无地自处。彼强者跳,我攘我逐。

彼黠者穷,我殄我戮。神惎之毒,鬼速其覆。如探鷇鸟,如振槁木。

非我黩武,取彼残已足。前徒既奔,凶渠束手。

计无复之,狼奔鼠走。茫茫烟岛,为逋逃薮。仁无必取,义不尽杀。

屏诸穷发,无污我王钺。四州士女,来迎王旅。

君子维何,玄黄在篚。小人维何,饔飧在筥。复为王人,以耕以仕。

歌帝之德,诵王之武。帝德溥将,涵负吐纳。百谷来王,天与地沓。

何人不绥,何物不怀。何戾不蠲,何善不嘉。皇仁熙熙,云何不来!

皇帝在位,受天之箓。东西朔南,无思不服。其有不服,自婴显戮。

献馘于泮,献俘于庙。武功既昭,文德用绍。史臣奏雅,来哲是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帝德溥将吐纳

帝德 dì dé
天子的德性。《吕氏春秋·古乐》:“ 帝舜 乃令 质 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后汉书·宦者传论》:“其后 弘恭 、 石显 以佞险自进,卒有 萧 周 之祸,损秽帝德焉。”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 明武宗 皇帝,亦一代英主也,惟好嬉戏,有亏帝德。”  ——《漢語大詞典》
溥将(溥將)pǔ jiāng
广大。《诗·商颂·烈祖》:“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朱熹 集传:“溥,广;将,大也。”《汉书·韦玄成传》:“惟念 高皇帝 圣德茂盛,受命溥将。”  ——《漢語大詞典》
涵 hán《國語辭典》

涵 [ hán ]

  1. 水泽多。如:「涵泽」。《说文解字·水部》:「涵,水泽多也。」
  1. 浸润、湿润。《说文解字·水部》「涵」字·清·段玉裁·注:「涵,所受润泽多也。」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威加诸部风霜肃,惠浸连营雨露涵。」
  2. 包容、容纳。如:「包涵」、「海涵」。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3. 沉潜、潜水。参见「涵淹」、「涵泳」等条。
  1. 涵洞的简称。如:「桥涵」。
负 ( 負 ) fù
负 [ fù ]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
  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
  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
  4. 遭受:~伤。~屈。
  5. 具有,享有:久~盛誉。
  6. 欠(钱):~债。
  7. 小于零的(数),与“”相对:~数。
  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相对:~电。~极。
  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
  10. 失败,与“”相对:不分胜~。
吐纳(吐納)tǔ nà
(1).吐故纳新。道家养生之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 林甫 ,若何?”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摶 不知吐纳修养之理,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圣世?” 清 孙枝蔚 《题华山高枕图寿吴香林》诗:“那用仙家吐纳频,陶然一枕自生春。”
(2).泛指呼吸。 鲁迅 《坟·杂忆》:“因此我常常欣慕现在的青年,虽然生于 清 末,而大抵长于 民国 ,吐纳共和的空气,该不至于再有什么异族轭下的不平之气,和被压迫民族的合辙之悲罢。”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心脏的每一回跳动,鼻息的每一回吐纳,都奏出‘我爱着你’那句话的激动的节拍。”
(3).犹吞吐。吐出与吞进。 汉 王粲 《游海赋》:“苞吐纳之弘量,正宗庙之纪纲。” 晋 郭璞 《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吐纳江流九派小,平压雉堞群峰低。”
(4).比喻贸易,买卖。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商品的生产和吐纳的中心,手工业作坊和批发行号的所在地,集中着数量相当巨大的后备手工业工人和小商摊贩。”
(5).言谈;谈吐。《魏书·元翼传》:“美姿貌,善吐纳,兼有将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竺道生》:“吐纳问辩,辞清珠玉,虽宿望学僧,当世名士,皆虑挫词穷,莫敢酬抗。”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吐纳既风流,姿容更瓌异。”
(6).指发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 崔 记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纳悽惋,收敛浑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