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满室嗷嗷日苦饥,梦魂夜夜辽河路。

戴亨清代〕《投赠任邱袁明府坼

梅岩翁后虞邱长,耳热长安动远想。繄予寒毡来郡城,霢霂濛濛昼莽苍。

泥淖酿途行人稀,心衋咫尺不得往。阿香碾空车忽蠹,轮翻倒海雨如注。

雷公头触天关摧,石迸娲皇补天处。地轴震仄久不安,渔人网触蛟龙怒。

扬鬐掉尾决滹沱,波涛澒洞迷朝暮。桑麻尽为鳞介居,万倾良田叫白鹭。

我正兀兀愁卑栖,上官羽檄纷飞驰。七十二村命查验,壮者逃亡老弱啼。

此时披云得见君,痌瘝民瘼真英奇。民瘼痌瘝起凋弊,有田无田均其利。

叹息与君一夕筹,父母斯民真不愧。别来荏苒数月间,君名啧啧我丁艰。

五内崩裂死复活,血泪迸洒衰麻丹。老母促归归不得,去留展转摧心肝。

万里茫茫隔烟雾,生死天涯两难顾。满室嗷嗷日苦饥,梦魂夜夜辽河路。

经旬不见突中烟,男啼女号命岂度。男儿生不能养死不葬,何惜此身沟壑丧。

父丧未奔母在堂,迟回未可轻肮脏。圣贤守身不受怜,事急亦或酌其权。

出门四顾心茫然,投诗赠君君心酸。赙我百贯青铜钱,此身不死报应先。

上有青冥之皇天,下有浩渺之长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嗷嗷苦饥梦魂夜夜辽河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室 shì《國語辭典》

室 [ shì ]

  1. 房间。如:「教室」、「卧室」、「休息室」、「工作室」。
  2. 朝廷、朝代。《书经·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宋·苏轼〈教战守策〉:「天下分裂,而唐室因以微矣。」
  3. 家、户。《孟子·离娄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汉·王充《论衡·偶会》:「富家之商,必夺贫室之财。」
  4. 妻子。《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警世通言·卷二九·宿香亭张浩遇莺莺》:「缘此至弱冠之年,犹未纳室。」
  5. 坟墓、墓穴。《诗经·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室。」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6. 刀鞘、剑鞘。《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唐·刘禹锡〈砥石赋·序〉:「始予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剖其室乃能出。」
  7. 机关团体中的工作单位。如:「人事室」、「秘书室」、「公共关系室」。
  8. 姓。如辽代有室昉。
嗷嗷 áo áo
亦作“嗸嗸”。
(1).哀鸣声;哀号声。《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陆德明 释文:“嗸,本又作嗷。” 高亨 注:“嗸,同嗷。嗷嗷,雁哀鸣声。”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宋 欧阳修 《绿竹堂独饮》诗:“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 清 赵翼 《二麦将收连旬大雨感赋》诗:“米价经年节节高,茅簷待哺正嗷嗷。”《当代》1981年第3期:“老太婆把头搁在儿子肩头,突然嗷嗷大哭起来。”
(2).叫呼声;叫喊声。《楚辞·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僕夫之憔悴。” 王逸 注:“嗷嗷,呼声也。” 管桦 《小英雄雨来》:“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吼叫:‘枪毙的有!枪毙的有!’”
(3).众口愁怨声。 汉 贾谊 《过秦论》:“夫寒者利短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之嗸嗸,新主之资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作“嗷嗷”。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 檮杌 比肩,颂声所以不作,怨嗟所以嗷嗷也。”《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元年》:“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怀异志。” 胡三省 注:“嗷嗷,众口愁声。”
(4).形容众声喧杂。《汉书·刘向传》:“无罪无辜,谗口嗸嗸。” 颜师古 注:“嗸嗸,众声也。”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梁启超 《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夫惟万目睽睽以具瞻政府,万口嗷嗷以交謫政府,然后政府之职庶克举矣。”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苦饥(苦饑)kǔ jī
困于饥饿;很饿。 汉 贾谊 《新书·瑰玮》:“即遇凶旱,必先困穷迫身,则苦饥甚焉。” 唐 杜甫 《杜鹃行》:“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 唐 孟郊 《感伤》诗之二:“去去勿復道,苦饥形貌伤。”  ——《漢語大詞典》
梦魂(夢魂)mèng hún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漢語大詞典》
夜夜 yè yè
每夜。例如: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例如:夜夜不得息。  ——《漢語大詞典》
辽河(遼河)liáo hé
中国 东北 地区南部大河,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16.41万平方公里。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北封 代郡 ,东据 辽河 。” 唐 杜之松 《和卫尉寺柳》:“ 汉 将本屯营, 辽河 有戍城。”《辽史·地理志一》:“南控 黄龙 ,北带 潢水 , 冷陘 屏右, 辽河 堑左。”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第二天清早便在 辽河 一带洮河,想洮得你的尸首。”  ——《漢語大詞典》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1.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3.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4.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5.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6.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7.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