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扃钥真称固,法轮岂系常。

弘历清代〕《游云居寺即景杂咏八首 其四 石经洞

预虑昌黎论,先为二酉藏。义都兼半满,世已阅隋唐。

扃钥真称固,法轮岂系常。拟方杜元凯,犹觉欠周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扃钥法轮

扃钥(扃鑰)jiōng yuè
(1).门户锁钥。《西京杂记》卷六:“初至一户,无扃钥。”《新唐书·元德秀传》:“﹝ 德秀 ﹞爱 陆浑 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僕妾。”
(2).比喻出入必经的要地。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金旅》:“我海疆砲臺, 大连湾 式最新……为 旅顺口 后路扃钥。”
(3).关闭,锁闭。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 逸卿 有故出城,嘱其家谨扃钥。”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赵韩王园》:“子孙皆家京师,罕居之,故园池亦以扃钥为常。” 明 马愈 《马氏日抄·寄盗》:“有偷儿自天牕中下,检其细輭,仍从屋上逸去。门户扃钥如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署中篋笥,每火自内发,而扃钥如故。”  ——《漢語大詞典》
真 zhēn《國語辭典》

真 [ zhēn ]

  1. 纯正的、不虚假的。如:「真面目」、「真心诚意」。《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 。」
  1. 的确、实在。如:「真好」、「真棒」。《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唯北狄为不 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1. 道家称得道成仙的人。如:「太乙真人」、「真人不露相」。《红楼梦·第二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2. 自然、本性。如:「天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3. 肖像、画像。如:「写真」、「留真」。
  4. 实授的官职。《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真。」
  5. 姓。如汉代有真玄菟。
称 ( 稱 ) chēng/chèn/chèng
称 [ chēng ]
  1. 量轻重:~量(liáng )。
  2.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
  3. 名号:名~。简~。~号。~谓。职~。
  4. 说:声~。~快。~病。~便。
  5. 赞扬:~道。~许。~颂。~赞。
  6. 举:~兵。~觞祝寿。
称 [ chèn ]
◎ 适合:~心。~职。相~。匀~。对~。
    称 [ chèng ]
    ◎ 同“”。
      固 gù《國語辭典》

      固 [ gù ]

      1. 结实、坚硬。如:「牢固」、「稳固」、「坚固」。《文选·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2. 坚定、确定。《韩非子·五蠹》:「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1. 安定。如:「巩固国防」。《国语·鲁语上》:「晋始伯而欲固诸侯,故解有罪之地以分诸侯。」《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2. 禁闭。《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欲行者拟足而投迹。」《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国之纲纪,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
      1. 坚决、坚持、极力。如:「固守」。《书经·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老残游记·第四回》:「那人再三固让。老残仍送出大门,看那人上马去了。」
      2. 原来、一向。如:「固有道德」。《孟子·梁惠王上》:「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 当然、诚然。唐·柳宗元〈封建论〉:「州县之设,固不可华也。」《聊斋志异·卷一一·王大》:「谄者固可诛,谬者亦可恨也。」
      4. 姑且、暂且。《老子·第三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若之,必固强之。」
      1.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固来。
      法轮(法輪)fǎ lún
      佛教语。比喻佛语。谓佛说法,圆通无碍,运转不息,能摧破众生的烦恼。 释迦牟尼佛 成道之初,三度宣讲“苦、集、灭、道”四谛,称为“三转法轮”。《四十二章经》:“﹝世尊﹞於 鹿野苑 中,转四諦法轮,度 憍陈如 等五人而证道果。” 唐 黄滔 《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於是迓乞归于院,将以弘张法轮,式救迷津。”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佛家所说之教,不出四种法轮,并有次第,即‘善净’、‘方便’、‘真实’、‘无馀’。”  ——《漢語大詞典》
      岂 ( 豈 ) qǐ/kǎi
      岂 [ qǐ ]
      1.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岂 [ kǎi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系 ( 系 係 繫 ) xì/jì《國語辭典》

      系 [ xì ]

      1. 懸繫。《說文解字·糸部》:「系,懸也。」三國魏·曹植〈輔臣論〉:「群言系于口,而研覈是非。」
      2. 接續、繼承。《文選·班固·東都賦》:「系唐統,接漢緒。」
      1. 有一定秩序及聯屬關係的整體或組織。如:「世系」、「太陽系」、「直系血親」、「中古音系」。《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賀傳》:「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
      2. 大學中所分的學術科別。如:「中文系」、「哲學系」、「物理系」。
      3.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系益。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1.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2. 姓。如汉代有常惠。
      1.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2.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3.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1.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2.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