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惊尔花底眠,狺狺任呵斥。

俞明震清代〕《湖居与仁先结邻赋呈四首 其二

平湖寒不风,曙光隐微月。自起开柴扉,霜篱犬争出。

昨宵闻夜渔,灯火倏明灭。惊尔花底眠,狺狺任呵斥。

日出辨鸟声,又入东邻壁。心知一饭难,甘充两家役。

跳浪非不豪,帖耳听悚息。老至惜物情,生事同悽恻。

君看麋鹿性,忍受嗟来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花底狺狺呵斥

惊 ( 驚 ) jīng
惊 [ jīng ]
  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3.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4. 出人意料的:~喜。
尔 ( 爾 ) ěr
尔 [ ěr ]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2. 如此:偶~。不过~~。
  3. 那,其(指时间):~时。~后。
  4. 而已,罢了(亦作“”):“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5. 词尾,相当于“”、“”:卓~。率~(轻易地)。
花底
宋 杨万里 春暖郡圃散策三首 其三 曲折遍穿花底路,莫令一步作虚行。
宋 陆游 一壶歌五首 其二 花底一壶天所破,不曾饮尽不曾多。
元 虞集 送许有孚赴湖广提举 望鹤楼前移綵鹢,吟诗花底听黄鹂。
元 傅若金 东溪行为除州万户杨俊卿作 舟中有客时寻戴,花底逢人非避秦。
元 杨维桢 香奁八咏 其一 金盆沐发 翠雨乱跳花底月,黑云半卷镜中天。
明 杨基 上巳 径穿花底窄,春向水边多。
《韵府拾遗 荠韵》:岑参诗朝回花底恒会客花扑玉缸春酒香王安石诗秋水写明河迢迢藕花底  ——《骈字类编》
眠 mián《國語辭典》

眠 [ mián ]

  1. 睡。如:「安眠」。唐·韦应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诗:「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 昆虫因蜕皮或入冬后藏伏不动不食。如:「蚕眠」、「冬眠」。
  3. 装死。《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
  1. 偃伏的。如:「眠柳」。
  2. 横摆的、平放的。如:「眠琴」。
狺狺 yín yín
(1).犬吠声。《楚辞·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朱熹 集注:“狺,犬争吠声。” 宋 陆游 《旅舍》诗:“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义犬》:“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哀吠。” 王蒙 《浮光掠影记西德》二:“嘲笑 柯岩 的话音未落,传来了狺狺的狗叫声。”
(2).比喻议论中伤之声喧嚷。《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嶮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羣吠之狺狺。” 唐 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其餘附离之者,恶僕独异,又信狺狺吠声,唯恐中伤之不获。” 王闿运 《严伯受甫哀词》:“聊避俗之狺狺兮,就玄壙以塞吾听。”
(3).比喻争辩不休。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卿周公神道碑铭》:“迨癸亥内计,极论阉与其私人 郭巩 交关乱政状…… 巩 被弹,犹狺狺不相下。” 清 刘鹗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自序》:“呜呼!以此更虚於梦之百年,而必孜孜然,斤斤然,駸駸然,狺狺然,何为也哉?”  ——《漢語大詞典》
任 rèn/rén《國語辭典》

任 [ rèn ]

  1. 职责、职务。如:「责任」、「任务」、「任重道远」。
  2. 职位。如:「就任」、「赴任」、「卸任」。
  3. 量词。计算担任某种职务或具有某种身分期间的单位。如:「他连续当选三任会长。」
  1. 委派。如:「派任」、「任免」。《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
  2. 听凭。如:「任意」、「任其自然」。
  3. 担当、承受。如:「担任」、「任职」、「任教」、「任劳任怨」。
  4. 相信。如:「信任」。《战国策·魏策二》:「王闻之而弗任也。」
  5. 怀孕。《汉书·卷一○○·叙传上》:「刘媪任高祖而梦与神遇。」唐·颜师古·注:「任谓怀任也。」通「妊」。
  1. 无论。如:「任你怎么解释,他都不听。」

任 [ rén ]

  1. 奸佞。《书经·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唐·孔颖达·正义:「任,佞也。」
  1. 姓。如汉代有任尚。
呵斥 hē chì
厉声斥责。 宋 文天祥 《〈纪事诗〉序》:“诸酋群起呵斥,予益自奋。”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大抵僧不利有花,小而迎送之烦,甚而呵斥是非之累。” 叶圣陶 《线下·马铃瓜》:“书吏略微呵斥,密密簇聚的人就让出一条路。” 草明 《乘风破浪》七:“ 刘进春 呵斥她说:‘谁叫你插嘴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