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灵异难殚述,一二传无謟。

黄景仁清代〕《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偕邵二云作

眼界彻上下,忠义不可逃。大觉上上乘,立脚宜坚牢。

明季益然师,大节丘山高。夙业秉奇慧,四大穷秋毫。

偶然俯尘世,怨水流滔滔。置身君父间,穷数百六遭。

二十举孝廉,抚事心忉忉。愤此蛾子蠢,发箧穷豹韬。

永嘉渡仓卒,内难纷如氂。奇祸知不远,手少尺柄操。

倾家结流亡,破胆同煎熬。杭睦越峤户,浙水为长濠。

一一聚米筹,夜卧常枕韬。建业一失守,奋呼骤霜䬞。

思文入汀漳,遥应鸣金鼛。草间拜郎爵,转战折戟𢧴。

一举事不成,天命堪哀嗷。扬帆度浙海,草草押旌旄。

军中援司马,慷慨君恩叨。左支复右绌,丝尽不可缫。

填海有精卫,负陆无巨鳌。胶舟再沦覆,只影窜棘蒿。

全身入西竺,从此离尘嚣。诛茅吴山颠,樾黑峰㟹嶆。

疮瘢洗涧瀑,剑术教猿猱。夜诵感石裂,泉声应嘈嘈。

接食鸟入手,食罢仍翔翱。灵异难殚述,一二传无謟。

从子故乡来,短衣缚祇裯。迎之返黄海,卓锡观云涛。

中途与相约,归可语尔曹。五日当过我,相待留浊醪。

如期众毕集,语意悲且豪。长歌以当哭,歌旨拟楚《骚》。

歌罢起如室,众意皆惊慅。排闼入相视,趺坐衣垂绦。

呼之已圆寂,是日风怒饕。挂壁何所有,血污留战袍。

始知西来旨,成佛不放刀。朴实得头地,可与群魔鏖。

低眉与努目,一理事不劳。感激壮士心,闻者皆悲号。

曾传瘗塔所,即在兹山皋。万索不可得,但见狐鼠嗥。

嗟嗟长虹气,深闭林橚糁。空山一俯仰,荐尔无溪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灵异殚述一二

灵异(靈異)líng yì
(1).神灵。《文选·谢朓〈游敬亭山〉诗》:“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李周翰 注:“灵异,灵仙也。” 唐 宋之问 《温泉庄卧疾寄杨七炯》诗:“兹山栖灵异,朝夕翳云族。” 宋 罗烨 《醉翁谈录·赵旭得青童君为妻》:“﹝ 赵旭 ﹞因祝曰:‘是何灵异?愿覩仙姿。’” 清 顾炎武 《〈苏山图志〉序》:“凡人之情以罕为贵,则从而夸之,以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2).神奇怪异。《西京杂记》卷一:“ 长安 巧工 丁缓 者……作九层博山香炉,鏤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此乃生前隔别,死后成双,犹自心愿满足,显出这许多灵异来,真乃是情之所钟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当由煢嫠苦节感动幽冥,故示是灵异,以阴为呵护云尔。”
(3).指神奇怪异之事物。 唐 孟郊 《登华严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诗:“前山胎元气,灵异生不穷,势吞万象高,秀夺五岳雄。” 清 钱邦芑 《过锡山赠郭夔一》诗:“山海贡灵异,精气潜相通。”
(4).犹灵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百姓为之立庙于其处也,刊石立碑,表述灵异。”《敦煌曲子词·苏莫遮》:“花木芬芳,菩萨多灵异。”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八·九仙灵梦》:“湖仙灵异最多,此特知之真者。” 巴金 《利娜·第七信》:“树林里某一棵树下埋着一个灵异的神像。”
(5).贤俊、奇才。《文选·范云〈古意赠王中书〉诗》:“ 岱山 饶灵异, 沂水 富英奇。” 刘良 注:“灵、英,并贤俊。”
(6).指聪慧,不同寻常。 唐 王昌龄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鐘音。” 明 李东阳 《〈篁墩文集〉序》:“吾友 篁墩 程先生 资禀灵异,少时一目数行下。”  ——《漢語大詞典》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3. 不好:~听。~看。
难 [ nàn ]
  1.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 仇怨:排~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非~。责~。
难 [ nuó ]
  1. 古同“傩”。
殚述(殫述)dān shù
详尽叙述。多用于否定。《全唐诗话·曹松》引 唐 李肇 《国史补》:“公卿家率以是日拣选东床,车马闐塞,莫可殫述。”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十一》:“此类甚多,不可殫述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狐之詼谐,不可殫述。” 梁启超 《立宪派》:“乃至欲参用外人为司法官,诸如此者,不可殫述。”  ——《漢語大詞典》
一二 yī èr
(1).一两个。表示少数。《书·康诰》:“﹝ 文王 ﹞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景德传灯录·泰钦禅师》:“此山先代一二尊宿曾説法来,此坐高广,不才何升?”《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小弟徧览诸儒之説,也有一二私见请教。”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我也略知一二。”
(2).一一;逐一。《墨子·尚同上》:“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 汉 扬雄 《长杨赋》:“僕尝倦谈,不能一二其详,请略举其凡,而客自览其切焉。”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今词学之英,所在麻列,儒宗文师,磊落相望,外之则宰相公卿郎官博士,内之则翰林禁密游谈侍从之臣,不可一二遽数。”
(3).犹次第。《战国策·秦策二》:“计有一二者难悖,听无失本末者难惑。”
(4).少许。《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可常 之罪,僧辈不敢替他分辩,但求恩王念平日错爱之情,可以饶恕一二。”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解子哥,怎生可怜见方便一二。” 冰心 《庄鸿的姊姊》:“起先她还能指教我一二,以后我的程度又深了些,她便不能帮助我了。”
(5).犹言一两手。指耍弄的手法。 元 张国宝 《罗李郎》第三折:“那厮却有一二,咱家无三思,将那谎局段则向俺跟前使。”  ——《漢語大詞典》
传 ( 傳 ) chuán/zhuàn
传 [ chuán ]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传 [ zhuàn ]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謟 tāo《國語辭典》

謟 [ tāo ]

  1. 疑惑。《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贰其命。」晋·杜预·注:「謟,疑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