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文人才士过从每樽酒,

方回元代〕《寄题鹜源戴氏苍山歌

大苍山,小苍山,
有若醉翁亭外滁山环。万梅万竹万松柏,
万岩万壑超人寰。河洛以来万万卷,
上至姚姒下孔颜。蝇头细字藏数世,
晁张韩柳笔追还。三道八韵果何用,
时文之学久已删。星源幸有此一老,
妙龄早悟向上关。明年古希满七十,
不知京洛有尘闤。花间自与莺蝶赏,
果熟朝共猿猱攀。文人才士过从每樽酒,
樵夫牧子亦许荆同班。海内一统三十载,
书文车轨过荆蛮。捐轩弃冕考槃磵,
清朝乃容此士閒。神仙窟宅何可到,
蓬莱弱水隔险艰。安得插翅一飞往,
穿深憩密弄潺湲。王摩诘心似可拟,
陶渊明径焉能扳。既而思之各有分,
命所当得天不悭。大苍山,
小巷山,此非百顷之家不能办,
游人未易窥豹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文人才士过从樽酒

文人 wén rén
(1).古称先祖之有文德者。《书·文侯之命》:“汝肇刑 文 武 ,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 孔 传:“使追孝於前文德之人。”《诗·大雅·江汉》:“釐尔圭瓚,秬鬯一卣,告于文人。” 郑玄 笺:“告其先祖诸有德美见记者。” 孔颖达 疏:“汝当受之以告祭於汝先祖有文德之人。” 马瑞辰 通释:“文人,犹云文祖、文父、文考耳……文人亦追自称其先祖。此诗‘文人’,传、笺俱指 召穆公 之先人,甚确。”
(2).知书能文的人。 汉 傅毅 《舞赋》:“文人不能怀其藻兮,武毅不能隐其刚。”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 清 周亮工 《哭樵川门人杨凌飙》诗之三:“文人命薄将军死,谁赋城南旧战场。” 峻青 《秋色赋·傲霜篇》:“古今往来,有多少文人雅士、英雄豪杰写下了无数赞美菊花的诗词和图画。”  ——《漢語大詞典》
才士 cái shì
有才德之士;有才华的人。《庄子·天下》:“虽然, 墨子 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百家之言,虽有步起,皆出硕儒之思,成才士之手。”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天下才士,莫不稽顙,仰望光明。”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自《古诗十九首》以五言传,柏梁以七言传,於是才士专以五七言为诗。” 章炳麟 《辨诗》:“ 魏文侯 听今乐则不知倦,古乐则卧;故知数极而迁,虽才士弗能以为美。”  ——《漢語大詞典》
过从(過從)guò cóng
(1).互相往来;交往。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时生酒徒 周弁 、 田子华 并居 六合县 ,不与生过从旬日矣。” 元 范梈 《王继学晚过舍下》诗:“颇得过从乐,相看莫厌频。” 茅盾 《尚未成功》:“他们朝夕过从,谈谈说说,自然启发灵感非同小可。”
(2).相交往的朋友。 宋 梅尧臣 《自咏》:“花为贫富燄,鷰是旧过从。” 宋 张耒 《上元三绝句》之一:“一梦十年身老矣,山城风月作过从。”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怀古》:“陋居罕有过从,所接之人亦无若数君者。”
(3).巴结;奉承。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四折:“是他百般地妳妳行过从不下,怎当那獠姨父物抬高价。” 元 朱庭玉 《梁州第七·妓门庭》套曲:“端的俺许你,许你一片心过从着四下里。” 明 陈大声 《粉蝶儿·效杨景言一点情牵体》套曲:“附着耳低低的过从,举着案谦谦的陪奉。”  ——《漢語大詞典》
每 měi《國語辭典》

每 [ měi ]

  1. 各个。如:「每人」、「每件」、「每时每刻」。
  1. 常、往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晋书·卷六二·祖逖传》:「祖逖,……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
  2. 凡是、只要。如:「每逢佳节倍思亲」。宋·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词:「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1. 姓。如汉代有每当时。
樽酒 zūn jiǔ
(1).杯酒。《易·坎》:“樽酒簋贰,用缶。” 唐 杜甫 《客至》诗:“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2).代指酒食。 唐 罗隐 《谗书·后雪赋》:“ 梁王 咏叹斯久,撤去樽酒。 相如 竦然,再拜稽首。”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