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蜃气春晴多作市,鸡声夜静始催潮。

屈大均清代〕《石滩舟中眺望

东樵西望是南樵,四面芙蓉海上标。蜃气春晴多作市,鸡声夜静始催潮。

离支十里云常暖,瀑布三秋雪不消。红翠相迎过洞口,寻仙且系木兰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蜃气春晴鸡声夜静

蜃气(蜃氣)shèn qì
亦作“蜄气”。 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故称。《史记·天官书》:“海旁蜄气象楼臺,广野气成宫闕然。”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遥望海中,若二人像。朝视沉浮,疑诸蜃气,夕復显晦,乍若潜火。”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会母》:“谩委蛇 淄青 道,万里晴光重照,会见波恬蜃气销。” 何其芳 《画梦录·炉边夜话》:“在那辽阔间也许有长春的岛屿,如蜃气所成的楼阁。”  ——《漢語大詞典》
春晴
唐 沈佺期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芳郊绿野散春晴,复道离宫烟雾生。
唐 陈羽 伏翼西洞送夏方庆 洞里春晴花正开,看花出洞几时回。
唐 赵嘏 书斋雪后 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
唐 皎然 独游二首 其一 性野趣无端,春晴路又乾。
宋 张耒 春晚有感 何处浮云度天末,不妨微雨破春晴。
宋 陆游 戏遣老怀五首 其四 霜晓方惊群木脱,春晴又喜一花新。
元 吴师道 元夕 柳台梅巷锁春晴,酒思灯光负赏心。  ——《骈字类编》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作 zuò《國語辭典》

作 [ zuò ]

  1. 興起、振起。如:「興風作浪」。《說文解字·人部》:「作,起也。」《易經·乾卦·九五》:「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 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3. 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 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5. 為、當。如:「認賊作父」。
  6. 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7. 進行某事。如:「作媒」、「作證」、「作事」。同「做 」。
  8. 成為。如:「作人」、「作官」。同「做 」。
  9. 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1. 事業。如:「工作」。《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后。」
  2. 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傑作」、「佳作」、「名作」。

作 [ zuó ]

  1. 參見「作摩」、「作料」等條。

作 [ zuō ]

  1. 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2. 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三國志·卷二四·魏書·孫禮傳》:「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1. 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市 shì《國語辭典》

市 [ shì ]

  1. 进行买卖、交易物品的地方。如:「夜市」、「米市」、「新装上市」。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西市买骏马,东市买鞍鞯。」
  2.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城镇。如:「都市」、「城市」。
  3. 行政区域的划分单位。如:「台北市」、「台中市」、「新竹县竹北市」。
  4. 姓。如战国时燕国有市被。
  1. 买。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聊斋志异·卷一·王成》:「妪以钗授妇,使姑质钱市米,三日外请复相见。」
  2. 卖。《宋史·卷三·太祖本纪三》:「乙丑,诏市二价者以枉法论。」
鸡声(鸡声)
唐 刘禹锡 桃源行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
唐 罗隐 早发 酷怜一觉平明睡,长被鸡声恶破除。
宋 陈造 检旱宿香云 鸡声不贷拥被温,又控罢骖陵险阻。
元 元好问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一 鸡声未动发南楼,涧水随人向北流。  ——《骈字类编》
夜静
唐 朱长文 句 夜静忽疑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
唐 戴叔伦 赠月溪羽士 夜静金波冷,风微玉练平。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九 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
唐 郑谷 朝直 落花夜静宫中漏,微雨春寒廊下班。
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二首 其二 夜静著灰封釜灶,自添文武养丹砂。
唐 若虚 怀庐山旧隐 深秋猿鸟来心上,夜静松杉到眼前。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其一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骈字类编》
始 shǐ《國語辭典》

始 [ shǐ ]

  1. 起点、开端。如:「周而复始」、「自始至终」。《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1. 方才、然后。如:「始告完成」、「始见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 尝、曾。《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张扶书〉:「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
  3. 最初、当初。《左传·庄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始 [ shì ]

  1. (一)​1.2.之又音。
催 cuī《國語辭典》

催 [ cuī ]

  1. 促使行动开始,或加速进行。如:「催生」、「时间到了,催他上车。」《文选·李密·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潮 cháo《國語辭典》

潮 [ cháo ]

  1. 海水受日月引力的影响而定时涨落的现象。如:「潮汐」、「潮起潮落」。
  2. 像潮水般汹涌起伏的形势。如:「思潮」、「学潮」。
  1. 微湿。《红楼梦·第三五回》:「大清早起,在这个潮地方站了半日,也该回去歇息歇息了。」
  2. 技艺不高或物质的成色低劣。如:「他的手艺潮。」《红楼梦·第一○五回》:「潮银五千二百两。赤金五十两。」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