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大比岁,再赋远游章。
曾君客余舍,心迹两相忘。淹留五六载,未忍遽分行。
重逢大比岁,再赋远游章。感此时运促,顾余毛发苍。
初冠怀奇品,鸣镳擅艺场。玉温未易售,珠媚自馀光。
桃李时当实,松筠晚更强。琴音逾古淡,剑气尚寒芒。
二宋才相亚,三苏文各长。步趋看继武,输写听倾囊。
迟发虞机审,齐飞鹗翼张。弟先兄合让,父在礼无方。
宾兴声华盛,邮程姓字香。诸生谁速肖,稚也愧门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重逢 chóng féng
再次遇到。 宋 张炎 《台城路》词:“十年前事翻疑梦,重逢可怜俱老。” 明 文徵明 《丁未九日与履约诸君同泛石湖就登上方》诗:“携壶更醉湖山上,白髮重逢又一年。” 茅盾 《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 ——《漢語大詞典》
大比 dà bǐ
(1). 周 制,每三年调查一次人口及其财物,称大比。《周礼·地官·小司徒》:“及三年则大比。” 郑玄 注:“大比谓使天下更简閲民数及其财物也。” 唐 独孤及 《谢加司封郎中赐紫金鱼袋表》:“亦冀俗稍务本,人渐足食,使贡赋之入,岁增月长。三岁大比,以版图归於有司。”
(2). 周 代每三年对乡吏进行考核,选择贤能,称大比。《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兴贤者谓若今举孝廉,兴能者谓若今举茂才。”
(3). 隋 唐 以后泛指科举考试。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其年遇大比,詔应直言极諫科,策名第一。”《红楼梦》第二回:“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
(4). 明 清 亦特指乡试。《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在 杭州 倏然三年,又逢大比, 舜美 得中首选解元。”《明史·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且説是年正值大比之年,那姓 赵 的便送孙子去赶大考。” ——《漢語大詞典》
(2). 周 代每三年对乡吏进行考核,选择贤能,称大比。《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兴贤者谓若今举孝廉,兴能者谓若今举茂才。”
(3). 隋 唐 以后泛指科举考试。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其年遇大比,詔应直言极諫科,策名第一。”《红楼梦》第二回:“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
(4). 明 清 亦特指乡试。《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在 杭州 倏然三年,又逢大比, 舜美 得中首选解元。”《明史·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且説是年正值大比之年,那姓 赵 的便送孙子去赶大考。” ——《漢語大詞典》
岁 ( 歲 ) suì
岁 [ suì ]
- 年:~首。~暮。~夕(即“除夕”)。~除(年终)。~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 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歉~(收成不好的年份)。
- 年龄:年~。周~。
- 星名:~星(即“木星”。)
- 指时间,光阴:~月(泛指时间)。
再 zài《國語辭典》
再 [ zài ]
副- 第二次、又一次、两次。如:「再见」、「再嫁」、「再鞠躬」。《史记·卷六九·苏秦传》:「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
- 表示动作继续重复。如:「再接再厉」、「再版」、「失败了再努力。」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 表示一个动作接续在另一动作结束之后。如:「吃完饭再走!」、「先擦窗户,再洗地板。」
- 更。表示行为程度的加深。如:「你能这么想,真是再好不过了。」
- 表示另有补充。如:「再则」、「再说」、「再不然」。
赋 ( 賦 ) fù
赋 [ fù ]
- 旧指田地税:田~。~税。
-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 念诗或作诗:登高~诗。
-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予。~有。天~。禀~。
- 古同“敷”,铺陈,分布。
远游(遠游)yuǎn yóu
亦作“ 远游 ”。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
(2).见“ 远游冠 ”。
(3).见“ 远游履 ”。 ——《漢語大詞典》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
(2).见“ 远游冠 ”。
(3).见“ 远游履 ”。 ——《漢語大詞典》
章 zhāng《國語辭典》
章 [ zhāng ]
名- 成篇的文字。如:「文章」、「出口成章」、「下筆成章」。
- 文體名。古代臣子上奏國君的文書。漢·蔡邕《獨斷·卷上》:「凡群臣尚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
- 量詞。計算書、文等段落的單位。如:「全書共分二十五章。」
- 文采、花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 條理、次序。如:「雜亂無章」。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
- 法規、條例。如:「規章」。《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
- 印信。如:「私章」、「圖章」。
- 標識、標記。如:「徽章」、「勛章」、「臂章」。
- 姓。如漢代有章明。
- 表揚、顯揚。《禮記·緇衣》:「有國者章善𤺺惡,以示民厚,則民情不貳。」《史記·卷三七·衛康叔世家》:「舉康叔為周司寇,賜衛寶祭器,以章有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