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左氏浮夸纪周晋,史家建置考金辽。

弘历清代〕《车驾至吉林得七言排律十二韵

踰千塞甸历迢迢,畅慰初心到一朝。天作高山保之永,地呈沃壤壮哉饶。

星分箕尾神皋衍,俗重耕桑协气调。左氏浮夸纪周晋,史家建置考金辽。

为藩南接陪京近,扼塞北临黑水遥。一旅艰难缅亶父,两番巡幸溯唐尧。

绳先惟是期无忝,裕后还因视不恌。问寝承欢常爱日,敕几熙绩每衣宵。

劭农为庆农逢稔,省俗犹欣俗远浇。军士欢虔皆子弟,戚宾侍从拟臣寮。

持盈保泰心恒凛,蒙业延休志敢骄。陶复当年未家室,沈阳因肇大风谣。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左氏浮夸史家建置金辽

左氏
汉书艺文志春秋左氏传三十卷食又五行志宣帝地节元年十二月癸亥晦日有 之在营室十五度五凤元年十二月乙酉朔日有食之在婺女十度四年四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在毕十九度是为正月朔慝未作左氏㠯为重异士又河间献王德传其学举六艺立毛诗左氏春秋博
又司马迁传赞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大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其又翟方进传方进虽受谷梁然好左氏传天文星历 左氏则国师刘歆星历则长安令田终术师也及又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学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 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备焉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扶其谷梁义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帝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 后汉书班彪传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暨于诸侯国自有史故孟子曰楚之梼杌晋之乘鲁之春秋其事一也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篇由是乘梼杌之事遂闇而左氏国语独章之又延笃传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诵 典深敬焉
又郑玄传时任城令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元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注说文曰肓膈也心下为膏喻左氏之疾不可为也 桓谭新论刘子政子骏伯玉三人尤珍重左氏教子孙坟孔安国尚书序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 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酿何休公羊传序讲诵师言至于百万犹有不解时加 嘲辞拔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闵笑者不可胜记也是以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至使贾逵缘隙奋笔以为公羊可夺左氏可兴疏贾逵者即汉章帝时卫士令也言缘隙奋笔者庄颜之徒说义不足故使贾逵得缘其隙漏奋笔而夺之遂作长义四十一条云公羊理短左氏理长意望夺去公羊而兴左氏矣其范宁谷梁传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 失也短释唐明皇道德经序今兹绝笔是询于众公卿臣庶道 二门有能起予类于卜商针疾同于左氏渴于纳善朕所虚怀苟副斯言必加厚赏婉司马贞补史记序网络古今叙述惩劝异左氏之微 有南史之典实所以扬雄班固等咸称其有良史之才盖信乎其然也 贾邕送萧颖士赴东府诗序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吴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陆龟蒙和袭美 中言情见寄诗徒爱右军遗点画闲披左氏得膏肓乃又战国策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 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一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君曰治无小乱无大教化喻于民三百之城足以为治民无廉耻虽有十左氏将何以用之当又汉书陈遵传初遵为河南太守而弟级为荆州牧 之官俱过长安富人故淮阳王外家左氏饮食作乐后司直陈崇闻之劾奏遵兄弟幸得蒙恩超等历位遵爵列侯备郡守级州牧奉使皆以举直察枉宣扬圣化为职不正身自慎始遵初除乘藩车入闾巷过寡妇左阿君置酒歌讴遵起舞跳梁顿仆坐上暮因留宿为侍婢扶卧遵知饮酒饫宴有节礼不入寡妇之门而湛酒溷肴乱男女之别轻辱爵位羞污印韨恶不可忍闻臣请皆免宜陈辅之诗话子美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烛正不 观书检阅时暂可也退之短檠二尺便且光可谓灯窗人中语  ——《骈字类编》
浮夸(浮誇)fú kuā
(1).亦作“ 浮夸 ”。虚浮,不切实际。《晋书·刘琨传》:“﹝ 琨 ﹞善交胜己,而颇浮夸。”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至于 谢显道 、 张子韶 之徒,迂谈浮夸,往往令人发笑。” 清 刘大櫆 《渔溪巴君墓志铭》:“平生朴实自守,最厌浮夸之习。” 丁玲 《记游桃花坪》:“我总觉得这个年青人有那么一股潜藏的劲,坦率而不浮夸。”
(2).夸张。 唐 韩愈 《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漢語大詞典》
纪 ( 紀 ) jì/jǐ
纪 [ jì ]
  1. 记载:~年。~元。~行(xíng)。~实。~念。~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是其他人物的列传)。~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
  2. 记年代的方式:一~(古代指十二年)。世~(一百年)。
  3.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纪以上为“”。
  4. 法度:~律。违法乱~。
  5.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
纪 [ jǐ ]
  1. 姓。
周 zhōu《國語辭典》

周 [ zhōu ]

  1. 完密、严谨。如:「周密」、「周详」。《说文解字·口部》:「周,密也。」《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2. 全部、整个。如:「周身」。
  1. 朝代名:➊ ​ 参见「周朝 」条。➋ ​ 参见「[[北周]]」条。➌ ​ 唐朝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➍ ​ 参见「[[后周]]」条。
  2. 环绕区域的外围部分。如:「四周」、「圆周」、「周围」。
  3. 量词。计算环绕次数的单位。如:「环岛一周」、「绕场两周」。
  4. 满一年。如:「周年」、「周岁」。通「周」。
  5. 姓。如明代有周顺昌。
  1. 环绕。如:「周而复始」。《楚辞·屈原·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2. 救济、援助。如:「周济」。《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夷王梅赜等并帅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通「赒」。
  1. 普遍、全、都。如:「众所周知」。《易经·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晋 ( 晉 ) jìn
晋 [ jìn ]
  1. 进:~级。~升。~谒(进见)。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3.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剧。
  4. 中国朝代名:西~。东~。
史家 shǐ jiā
(1).史官或历史学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诗》云:‘伐木滸滸。’ 毛 传云:‘滸滸,杮貌也。’史家假借为肝肺字。”《汉书·蒯通传》“本与 武帝 同讳” 唐 颜师古 注:“﹝ 蒯通 ﹞本名为 彻 ,其后史家追书为 通 。” 清 何琇 《樵香小记·天王》:“《春秋》或书天王,或书王,正犹史家或书皇帝,或书帝,无义例也。” 鲁迅 《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藏书家欲其所藏版本之古,史家则不然。”
(2).史书流派。 清 韩菼 《〈左传纪事本末〉序》:“史家有六,首《尚书》家,次《春秋》家。”  ——《漢語大詞典》
建置 jiàn zhì
亦作“ 建寘 ”。
(1).扶植。《左传·昭公七年》:“吾子取 州 ,是免敝邑於戾,而建寘 丰氏 也。”
(2).建立;设置。《汉书·武五子传赞》:“后遂命将出征,略取 河南 ,建置 朔方 。” 三国 魏 曹炯 《六代论》:“夫树犹亲戚,土犹士民,建置不久,则轻下慢上。” 唐 柳宗元 《四门助教厅壁记》:“参明堂之政,原大教之极,其建置之道弘也。” 清 江上蹇叟 《通番之始》:“若其地理之分合,建置之沿革,则均不详也。”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古时所谓‘国’本是等于部落的意思,所谓‘封建藩卫’也不过是建置大小不等的各种殖民部落而已。”
(3).建造;兴建。 唐 李翱 《与本使请停率修寺观钱状》:“若将兴之,是 苻融 、 梁武 皆为 仲尼 、 周公 也;若将废之,阁下又何患其尚寡,而復率其属合力建置之也?”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表》:“前知州 李詔 在任日,重修宣圣庙,建置学舍数十厦。”
(4).犹建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宋 端平 间, 真西山 参大政,未及有所建置而薨。”
(5).设施。 明 唐顺之 《提督军务兼巡抚谢表》:“事体一同所职,而建置各有攸司。”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然敝会同志无权无势,一切建置皆白地起造,无有凭借。”  ——《漢語大詞典》
考 kǎo《國語辭典》

考 [ kǎo ]

  1. 高寿、长寿。《说文解字·老部》:「考,老也。」《诗经·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宋·苏轼〈屈原塔〉诗:「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1. 称死去的父亲。如:「先考」、「如丧考妣」。《楚辞·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新唐书·卷一三·礼乐志三》:「或兄弟分官,则各祭考妣于正寝。」
  2. 考试的简称。如:「高考」、「普考」、「特考」、「大学联考」。
  1. 稽核、检查。如:「考查」、「考核」。《书经·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汉·孔安国·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
  2. 测试。如:「考验」、「招考」。
  3. 探究、研究。如:「考古」、「生平不可考。」《书经·周官》:「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考其文理。」
  4. 完成。《左传·隐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
  5. 拷问。《南史·卷七七·恩幸传·戴法兴传》:「时建康县考囚,或用方材压额及踝胫。」通「拷」。
  6. 敲打。《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庄子·天地》:「金石有声,不考不鸣。」通「攷」。
  7. 终。参见「考旦 」条。
金辽(金辽)
酉阳杂俎私阿修国金辽山寺中有石鼍众僧饮食将尽向石鼍作礼于是饮食悉具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