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边羽振飞鹭,峨冠列珥蝉。

李孙宸明代〕《金陵归思漫成百韵

俯仰笑寥廓,蹉跎感岁年。浪游今倦矣,缅想昔依然。

涨海重溟外,驼山数亩廛。先人遗素业,生计剩青毡。

负笈三城社,论文五穗边。交亲多慷慨,文酒得周旋。

台上回金勒,花前拾翠钿。姓名埋市井,歌舞出鞦韆。

有客尊常满,无营磬屡悬。彩毫从汩没,侧注漫拘挛。

射策收仍罢,焚舟计转坚。未酬三釜愿,俄及百忧煎。

世事支床失,雄心枕块捐。馀生存视息,大业久迍邅。

岂复谋衣食,终难谢椠铅。谬承辟选诏,旋泛孝廉船。

翡翠初来粤,黄金遂市燕。连城誇十五,奏牍诧三千。

王气瞻宫阙,鸿图陋涧瀍。北门叨选士,中秘更抽玄。

缓步铜龙署,高谈碣石天。笔花飞锦绮,文彩吐蜿蜓。

待诏时催草,承恩间赐莲。阳春矜白雪,清庙奏朱弦。

霄汉身能致,烟霞疾未痊。主恩宽药里,马鬣扫松阡。

寂寞蓬蒿径,荒芜下噀田。禄微耕未代,心远地逾偏。

凿沼鱼瀺灂,开林草郁芊。岁时过父老,伏腊话姻㜕。

霞岛桡从泛,罗浮屐屡穿。灶寻葛令迹,偈悟慧师禅。

采药供餐饵,留题遍劖镌。尘心顿濯濯,飙驭欲翩翩。

色借观涛起,怀翻恋阙牵。莺花蓟北望,猿鹤草堂悁。

吴越随游涉,江湖信溯沿。武林花澹澹,茂苑柳娟娟。

幽思邮程缓,纡途岁月愆。鹓行方问侣,龙驭再升軿。

泪与遗弓堕,人同丧考㾓。重明新出震,万物睹乘乾。

玉帛冠裳集,金鸡诏命宣。凤仪开景运,河瑞兆清涟。

共喜屯膏沛,还看泰茹连。赐环旌戆直,搜逸遍陬𤲬。

边羽振飞鹭,峨冠列珥蝉。礼闱分较士,皇路广登贤。

剖璞期收玉,然犀易照渊。骨多千里骏,鉴拟九方歅。

虎观春风启,鸡筹晓漏传。两朝徵实录,内制代宸篇。

禁地容开局,时髦预比肩。常分法厨粟,亦割大官鲜。

快睹丰亨盛,时防鼎趾颠。绸缪疏户牖,氛祲动戈鋋。

辽左围方急,西川祸更延。军符十道出,烽燧九边然。

输挽闾阎竭,膏脂郡邑脧。逃臣轻国法,悍卒挟金钱。

风鹤皆成敌,旄倪谁为怜。蚊微山岂负,禽小海思填。

廊庙髀徒拊,干城略孰专。无繇纡国难,空愧备词员。

欲上千秋鉴,先驰四牡駽。羊肠轻叱驭,鸟道仰飞鸢。

击楫心逾壮,听鸡舞独先。藩屏封典重,带砺本支绵。

赋雪实游满,趋风车骑阗。曳裾疏礼数,授简喜翩翾。

役以皇华竣,程宽昼锦还。但濡马六辔,遑惜足重趼。

返棹回阳月,宁家寒食前。客心纷去住,时序忽流迁。

丘壑情偏适,简书迫已遄。敢言于役瘁,重荷宠光殷。

周道停征旆,桥门拥绛旃。宫墙瞻肃穆,桃李竞芳妍。

铃铎传宵警,诗书伴昼眠。化期收棫朴,材不乏楠楩。

虎踞山形壮,龙蟠帝业全。远臣心自耿,拙宦僻相便。

衰任逢歌凤,升宁兆献鳣。幽奇多搜历,竿牍懒板缘。

术自疏经世,恩还录讲筵。诜诜承緌佩,袅袅近炉烟。

微悃惭输曝,虚怀负转圜。仍辞丹禁席,重理白门鞭。

礼乐彝夔旧,秩宗夙夜虔。江山还旧识,寮寀尽新铨。

幸值皇威赫,欣闻虏骑跧。华夷通正朔,天地厌腥膻。

疏散材何补,倡狂性不悛。何当恋簪绂,祇合老林泉。

松竹开三径,云山访列仙。鹤台春寂寂,蒲涧水溅溅。

石髓非难遇,朱霞或可搴。那能甘雉畜,且去学鸿骞。

决计应须早,回头便堕缠。出门即有路,咫尺昆崙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峨冠珥蝉

边 ( 邊 ) biān《國語辭典》
  1. 「邊 」的異體字。
羽 yǔ《國語辭典》

羽 [ yǔ ]

  1. 鸟类的毛。《易经·渐卦·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韩非子·解老》:「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
  2. 鸟类或飞虫的翅膀。《礼记·月令》:「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汉·张衡〈七辩〉:「京城阿缟,譬之蝉羽。」
  3. 鸟类的代称。如:「羽族」。《文选·曹植·七启》:「野无毛类,林无羽群。」
  4. 古代舞者拿在手上的装饰物,以雉尾制成。《淮南子·时则》:「命乐师修鼗鼙玲瑟管箫,调竽曕,饰钟磬,执干戚戈羽。」
  5. 古代五音之一。《吕氏春秋·孟冬纪·孟冬》:「其虫介,其音羽。」晋·陶渊明〈咏荆轲诗〉:「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6. 箭。《文选·鲍照·拟古诗三首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唐·王涯〈陇上行〉:「负羽到边州,鸣笳度陇头。」
  7. 同党、朋友、喽啰。如:「党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立有闲,时季羽在侧 。」
  8. 钓鱼用的浮标。《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鱼有大小,饵有宜适,羽有动静。」
  9.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羽颉。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以羽毛制成的。如:「羽扇纶巾」。《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
振 zhèn《國語辭典》

振 [ zhèn ]

  1. 举起。《文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唐·王勃〈上刘右相书〉:「朽索充羁,不收奔马之逸;轻缗振网,或随吞舟之势。」
  2. 摇动、抖动。《诗经·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楚辞·王襃·九怀·尊嘉》:「秋风兮萧萧,舒芳兮振条。」
  3. 奋发。如:「士气大振」、「萎靡不振」。
  4. 震撼。如:「威振天下」。唐·孟郊〈感怀〉诗八首之一:「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通「震」。
  5. 发放、开放。《左传·文公十六年》:「自庐以往,振廪同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夫水性虚而论漪结,木性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6. 救济、救助。《礼记·月令》:「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通「赈」。
  1. 姓。如宋代有振纪。

振 [ zhēn ]

  1. 参见「振振」(二)​条。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鹭 ( 鷺 ) lù
鹭 [ lù ]
     ◎ 鸟类的一科,翼大尾短,嘴直而尖,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亦称“鹭鸶”)、“苍鹭”、“绿鹭”等:~涛(喻波涛,白浪翻滚如鹭之飞翔)。
峨冠 é guān
亦作“峩冠”。 高冠。 唐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银河倒泻君王醉,灎酒峩冠眄 西子 。” 宋 陆游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诗:“我生不识 柏梁 建章 之宫殿,安得峨冠侍游宴。”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粧梳,扮一个峩冠士大夫。” 清 徐士銮 《宋艳·丛杂》:“虽厚禄重臣,峩冠世儒,罔不効力。”  ——《漢語大詞典》
列 liè《國語辭典》

列 [ liè ]

  1. 行次。《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既濟,而未成列。」《禮記·喪大記》:「火三列,黼三列。」唐·孔穎達·正義:「列,行也。」
  2. 位次、職位。《論語·季氏》:「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3. 類。如:「這不在討論之列。」、「他們公司開發出新系列的產品。」
  4. 量詞。計算成行成列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列火車」、「營房前站著一列士兵。」
  5. 姓。如戰國時有列禦寇。
  1. 分解、分開。《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列土封疆非為諸侯,皆以為民也。」通「裂」。
  2. 依次排比。如:「排列」、「陳列」、「列隊」。晉·陶淵明〈詠荊軻詩〉:「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3. 安排、放入。如:「大家的意見均列入紀錄。」
  1. 各、眾。如:「列國」、「列祖列宗」。《紅樓夢·第六二回》:「我來了,全仗列位扶持。」
  1. 一一的。如:「列舉」。
珥蝉(珥蝉)
梁洽进贤冠赋或标之豸或珥之蝉所谓二者莫如进贤  ——《分类字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