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千载(千載)qiān zǎi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漢語大詞典》
茶经(茶经)
宋 唐庚 嘲陆羽 陆子作茶经,竟为茶所困。
宋 周必大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 其二 暮年桑苧毁茶经,应为征行不到闽。
宋 杨万里 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 水记茶经都未识,谪仙句里万年名。
元 黄溍 滦阳邢君隐于药制芍药芽代茗饮号曰琼芽先朝尝以进御云 其一 千载茶经有遗恨,吴侬元不过滦河。 ——《骈字类编》
宋 周必大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 其二 暮年桑苧毁茶经,应为征行不到闽。
宋 杨万里 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 水记茶经都未识,谪仙句里万年名。
元 黄溍 滦阳邢君隐于药制芍药芽代茗饮号曰琼芽先朝尝以进御云 其一 千载茶经有遗恨,吴侬元不过滦河。 ——《骈字类编》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遗恨(遺恨)yí hèn
(1).到死还感到悔恨。《后汉书·王常传》:“闻陛下即位 河 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闕庭,死无遗恨。” 晋 陆机 《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2).谓事情已过去但还留下的悔恨。 郭沫若 《黑猫》一:“提婚已经是二三月间的事了,母亲说着都好像还有遗恨。” ——《漢語大詞典》
(2).谓事情已过去但还留下的悔恨。 郭沫若 《黑猫》一:“提婚已经是二三月间的事了,母亲说着都好像还有遗恨。” ——《漢語大詞典》
吴侬(吴儂)wú nóng
吴 地自称曰我侬,称人曰渠侬、个侬、他侬。因称人多用侬字,故以“吴儂”指 吴 人。 唐 刘禹锡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嚮 吴 儂。” 宋 张先 《喜朝天·清署堂赠蔡君谟》词:“佳景在,吴儂还望,分閫重来。”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游金山寺》曲:“误汲南泠,笑杀吴儂,不记《茶经》。” ——《漢語大詞典》
元 yuán《國語辭典》
元 [ yuán ]
名- 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 量词。计算钱币的单位。一元等于十角。如:「十元」、「五十元」。通「圆」。
- 代数式中,表示未知数的文字称为「元」。如:「一元一次方程式」。
- 朝代名。参见「元朝 」条。
- 姓。如唐代有元稹。
- 为首的。如:「元凶」、「元首」。
- 开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
- 大的。《书经·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膂。」
- 善的。《书经·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抨巫咸以占梦兮,迺贞吉之元符。」
- 基本的。如:「元素」。
不过(不過)bù guò
(1).无差错。《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 孔颖达 疏:“若天地以顺而动则日月不有过差,依其晷度。”
(2).不超越;不能超越。《管子·立政》:“凡上贤不过等,使能不兼官。” 尹知章 注:“谓上贤虽才用絶伦无得过其劳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比承諭及 介父 所作 王令 誌文,以为 杨子 不过,恐不然也。”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几千年的老古语,还有个错!”
(3).不经过;不进入。《淮南子·说山训》:“ 曾子 立孝,不过 胜母 之閭。”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望城不过,面邑不游。”
(4).不能通过,有阻碍。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段成式 ﹞牧 庐陵 日,常游山寺,读一碑文,不识其间两字,谓宾客曰:‘此碑无用于世矣, 成式 读之不过,更何用乎。’” 明 刘若愚 《明宫史·内府职掌》:“凡背书不过、写倣不堪,或损污书倣、犯规有过者,词林老师批数目,付提督处责之。”
(5).过意不去。《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老汉却是看你们不过,今日賷助你些少本钱,胡乱去开个柴米店,撰得些利息来过日子,却不好么?”
(6).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意谓到了极点。《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这 吴月娘 心中还气忿不过,便喝駡道:‘怪贼奴才!不与我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陈定 见他聒絮不过,回答他几句起来。”《儒林外史》第十回:“究竟也是个俗气不过的人。” 郁达夫 《十三夜》:“这两个字,在月光底下看将起来,实在是写得美丽不过。” 陈学昭 《在一个铁路员工的家里》:“‘入乡随乡’,这真是一句现实不过的真理,你要是太主观,你就只有碰壁。”
(7).副词。只;仅仅。《老子》:“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直臣义士往往抑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况且我既为官,做我配的须是名门大族, 焦 家不过市井之人,门户低微,岂堪受朝廷封誥,作终身伉儷哉?” 杨沫 《不是日记的日记》:“我不过是个拉幕的人,或者是个拙劣的讲解员或报幕员而已。”
(8).连词。只要。 唐 杜甫 《有感》诗之三:“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9).连词。只是。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孩子来了,就让他在乡下悄悄住两天,不过千万别出门去。”
(10).螳螂的别名。《尔雅·释虫》:“不过,蟷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螳螂》:“蟷螂,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郎之名。俗呼为刀螂, 兖 人谓之拒斧,又呼不过也。” ——《漢語大詞典》
(2).不超越;不能超越。《管子·立政》:“凡上贤不过等,使能不兼官。” 尹知章 注:“谓上贤虽才用絶伦无得过其劳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比承諭及 介父 所作 王令 誌文,以为 杨子 不过,恐不然也。”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几千年的老古语,还有个错!”
(3).不经过;不进入。《淮南子·说山训》:“ 曾子 立孝,不过 胜母 之閭。”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望城不过,面邑不游。”
(4).不能通过,有阻碍。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段成式 ﹞牧 庐陵 日,常游山寺,读一碑文,不识其间两字,谓宾客曰:‘此碑无用于世矣, 成式 读之不过,更何用乎。’” 明 刘若愚 《明宫史·内府职掌》:“凡背书不过、写倣不堪,或损污书倣、犯规有过者,词林老师批数目,付提督处责之。”
(5).过意不去。《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老汉却是看你们不过,今日賷助你些少本钱,胡乱去开个柴米店,撰得些利息来过日子,却不好么?”
(6).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意谓到了极点。《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这 吴月娘 心中还气忿不过,便喝駡道:‘怪贼奴才!不与我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陈定 见他聒絮不过,回答他几句起来。”《儒林外史》第十回:“究竟也是个俗气不过的人。” 郁达夫 《十三夜》:“这两个字,在月光底下看将起来,实在是写得美丽不过。” 陈学昭 《在一个铁路员工的家里》:“‘入乡随乡’,这真是一句现实不过的真理,你要是太主观,你就只有碰壁。”
(7).副词。只;仅仅。《老子》:“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直臣义士往往抑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况且我既为官,做我配的须是名门大族, 焦 家不过市井之人,门户低微,岂堪受朝廷封誥,作终身伉儷哉?” 杨沫 《不是日记的日记》:“我不过是个拉幕的人,或者是个拙劣的讲解员或报幕员而已。”
(8).连词。只要。 唐 杜甫 《有感》诗之三:“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9).连词。只是。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孩子来了,就让他在乡下悄悄住两天,不过千万别出门去。”
(10).螳螂的别名。《尔雅·释虫》:“不过,蟷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螳螂》:“蟷螂,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郎之名。俗呼为刀螂, 兖 人谓之拒斧,又呼不过也。” ——《漢語大詞典》
滦河(滦河)
元 宋本 滦河吟 滦河上游狭,涓涓仅如带。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