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唐室艰难势莫任,匡君奏议抵金针。

李龏金朝〕《唐室

唐室艰难势莫任,匡君奏议抵金针。塑人塑得先生貌,难塑当时一片心。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唐室艰难匡君奏议金针

唐室 táng shì
唐王室,唐王朝。例如:室固以微矣。——·苏轼《教战守》  ——《漢語大詞典》
艰难(艱難)jiān nán
(1).困苦;困难。《诗·王风·中谷有蓷》:“嘅其嘆矣,遇人之艰难矣。” 郑玄 笺:“所以嘅然而嘆者,自伤遇君子之穷厄。” 宋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功存社稷而人不知,躬履艰难而节乃见。”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哥哥,似这等艰难,何以度日!”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在 中国 的天地间,不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
(2).危险。《魏书·彭城王勰传》:“ 勰 恨之,对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 彦和 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3).指创业。《北史·周宗室传论》:“ 有周 受命之始, 宇文护 实预艰难。” 元 周霆震 《登城》诗:“ 世祖 艰难德泽深,风悲城郭怕登临。”
(4).犹劳苦。 宋 叶适 《福建运使赵公墓志铭》:“故 江淮 、 荆湖 两司,皆论公当迁,以劝艰难勤力之臣。”
(5).慎重。
(6).指文词隐晦而不平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白居易》:“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危难;祸乱。《书·顾命》:“用敬保元子 釗 ,弘济于艰难。”《陈书·徐陵传》:“戡定艰难,便是匡 周 之霸,岂徒 豳王 徙 雍 ,朞月为都, 姚帝 迁 河 ,周年成邑。”《隋书·虞世基传》:“戡定艰难,平壹区宇。”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谁云经艰难,百口无天殤。”  ——《漢語大詞典》
势 ( 勢 ) shì
势 [ shì ]
  1. 权力,威力:~力。权~。~利。~均力敌。
  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气~。山~。局~。虚张声~。守~。~必。~能。~不可挡。因~利导。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1.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3.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1.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1.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2.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1.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任 rèn/rén《國語辭典》

任 [ rèn ]

  1. 职责、职务。如:「责任」、「任务」、「任重道远」。
  2. 职位。如:「就任」、「赴任」、「卸任」。
  3. 量词。计算担任某种职务或具有某种身分期间的单位。如:「他连续当选三任会长。」
  1. 委派。如:「派任」、「任免」。《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
  2. 听凭。如:「任意」、「任其自然」。
  3. 担当、承受。如:「担任」、「任职」、「任教」、「任劳任怨」。
  4. 相信。如:「信任」。《战国策·魏策二》:「王闻之而弗任也。」
  5. 怀孕。《汉书·卷一○○·叙传上》:「刘媪任高祖而梦与神遇。」唐·颜师古·注:「任谓怀任也。」通「妊」。
  1. 无论。如:「任你怎么解释,他都不听。」

任 [ rén ]

  1. 奸佞。《书经·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唐·孔颖达·正义:「任,佞也。」
  1. 姓。如汉代有任尚。
匡君 kuāng jūn
(1).匡辅君主。《国语·晋语七》:“今 无忌 ,智不能匡君,使至於难,仁不能救,勇不能死,敢辱君朝以忝 韩 宗。”《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臣羈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 魏 之先 文贞 ,有匡君之大德。”
(2).指 匡俗 兄弟。 明 王世懋 《庐山雪》诗:“千崖冰玉裹,何处着 匡 君。”参见“ 匡俗 ”。
(3).指 江西 的 庐山 。 清 赵进美 《南康登楼》诗:“空城何所有,一半是 匡 君。” 清 潘耒 《登五老峰最高顶》诗:“乘云我欲之帝廷,稍为 匡 君鸣不平。兹山何者让 衡霍 ,不岳不镇谁使令。”参见“ 匡庐 ”。  ——《漢語大詞典》
奏议(奏議)zòu yì
(1).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条议其是非,谓之奏议。《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有司奏议曰:‘追跡先代,无郊其五运之祖者。’”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王仲舒 ﹞在礼部奏议详雅,省中伏其能。”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废枢密院》:“先是 桑维翰 免枢机之务,以 刘处让 代之,奏议多不称旨。”
(2).文体名。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等。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誄尚实,诗赋欲丽。”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序》:“ 文莹 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其间神道碑、墓誌、行状、实録及奏议、碑表、野编、小説之类,倾十纪之文字,聚众学之醇郁。” 清 姚鼐 《〈古文辞类纂〉序目》:“奏议类者,盖 唐 虞 三代 圣贤陈説其君之辞…… 汉 以来有表、奏、疏、议、上书、封事之异名,其实一类。”  ——《漢語大詞典》
抵 dǐ《國語辭典》

抵 [ dǐ ]

  1. 顶、支撑。如:「手抵著下巴。」、「用根棍子把门抵住。」
  2. 挡、抗拒。《水浒传·第六三回》:「如今宋江领了兵围城,贼寇浩大,不可抵敌。」
  3. 价值相当,可互相顶换。如:「抵债」、「一命抵一命」。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 互相抵消。如:「收支相抵」。宋·晏殊〈清平乐·春花秋草〉词:「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5. 到达。如:「安抵家门」、「行抵某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
  6. 冲突、触犯。如:「你的话前后相抵,矛盾极了!」《汉书·卷四·文帝纪》:「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通「牴」。
  7. 投掷。《文选·张衡·东京赋》:「藏金于山,抵璧于谷。」
  1. 大抵:总括之词。如:「其余情,大抵如此。」

抵 [ zhǐ ]

  1. 击、轻敲。《战国策·秦策一》:「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一八首之一:「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金针(金針,金鍼)jīn zhēn
亦作“ 金鍼 ”。
(1).针的美称。用以缝补刺绣。《敦煌曲子词·倾杯乐》:“时招金针,拟貌舞凤飞鸞。” 唐 罗隐 《七夕》诗:“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嬋娟。” 清 屈复 《题元遗山论诗后》:“今古寧无炼石手,补天原不用金针。”
(2).比喻秘法、诀窍。典出 唐 冯翊子 《桂苑丛谈·史遗》:“﹝ 采娘 ﹞七夕夜陈香筵祈於 织女 。是夕梦云舆雨盖,蔽空驻车,命 采娘 曰:‘吾 织女 ,祈何福?’曰:‘愿丐巧耳。’乃遗一金针,长寸餘,缀於纸上,置裙带中,令三日勿语,汝当奇巧。”《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高翰林 道:‘老先生,“揣摩”二字,就是这举业的金针了。’”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 中国 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鍼了。”参见“ 金针度人 ”。
(3).中医针科医疗用的针。古时多用金、银或铁制成,现在多用不锈钢制成。
(4).金针菜的花。可作蔬菜。参见“ 金针菜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