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时蛟鳄方披猖,卌里地陷波汪洋。
咸丰县地古夜郎,我朝四叶登版章。活龙坪界西北乡,御龙遗裔母早孀。
佣力受值供稻粱,星出星入依母傍。佥曰孝哉宜吉昌,一朝沴气阴薄阳。
活龙地震龙腾骧,乾户坤轴争低昂。雷雨迸入声磕硠,风黑电紫天昏黄。
孝子眩惑神惊惶,夺门负母行踉跄。目眯上下旁四方,失势一落千丈强。
性命蝼蚁争毫芒,那得坚撑如螳螂。但觉捷转犹蛣蜣,心胆堕地同一僵。
维时蛟鳄方披猖,卌里地陷波汪洋。西邻蜀壤南黔疆,更无处著一堵墙。
俾育遗种支筅筐,异哉造化难测量。一椽鳌掷高高冈,压檐树尚当风飏。
母若子无纤芥妨,如酒醒乍梦觉刚。儿双手持阿母裳,骇绝忽脱此奇殃。
频频叩额向上苍,不识世已经沧桑。独知有母身其康,县官勘灾行伥伥。
炊烟断绝心惨伤,猝露人影榛莽场。见人反走将匿藏,急前问讯审厥详。
上之大吏敢或遑,旌表绰楔生辉光。吁嗟庸行本寻常,感通高厚膺福祥。
入坎出坎险阻尝,鬼神默默相扶将。有子如此谁颉颃,徒万万口抛龙荒。
不然赤子无辜皆驯良,鱼头戢戢天肯戕。我作歌非能表彰,粗纪时日存巾箱。
事在丙辰永弗忘,先皇六年月敦牂。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维时(維時)wéi shí
斯时;当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敕词与部奏违异》:“盖维时阁老以权臣自任,不復顾惮,惟其意之所欲为矣。”《红楼梦》第一○五回:“ 赵堂官 一迭声叫:‘拿下 贾赦 ,其餘皆看守。’维时, 贾赦 、 贾政 ……俱在,惟 宝玉 假説有病,在 贾母 那边打闹。” ——《漢語大詞典》
蛟鳄(蛟鱷,蛟鰐)jiāo è
亦作“ 蛟鰐 ”。蛟龙与鳄鱼。亦泛指凶猛的水中动物。 宋 陆游 《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涛澜汹涌,蛟鱷出没。” 宋 毛滂 《八节长欢·送孙守公素》词:“涛波何处试蛟鰐,到白头犹守溪山。” 金 元好问 《观浙江潮》诗:“ 佽飞 鬭蛟鱷,然犀出鳞介。” 清 李必恒 《谒浮山禹庙次昌黎石鼓韵作歌》:“鼎涂百物御魍魎,驱使蛟鱷驯黿鼉。” ——《漢語大詞典》
方 fāng《國語辭典》
方 [ fāng ]
名- 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
- 区域。如:「地方」、「远方」。
- 古代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抱表怀绳。」汉·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
- 位置、地位的一边或一面。如:「东方」、「四面八方」、「对方」、「我方」、「双方」。
- 法子、办法。如:「方法」、「千方百计」、「教导有方」。
- 治病的药单、配药的单子。如:「药方」、「偏方」、「秘方」、「处方」。《镜花缘·第二九回》:「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 数学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 量词。计算方形物品的单位。相当于「块」、「个」。如:「匾额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图章」。
- 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方形的。如 :「方桌」、「方阵」。
- 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 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
- 才、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梦方醒」。《红楼梦·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 正、适。如:「来日方长」、「方兴未艾」。《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 将。《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玺书劳异曰:『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当、在。《庄子·人间世》:「方今之时,仅免刑焉。」《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披猖 pī chāng
(1).亦作“ 披昌 ”。猖獗,猖狂。《北史·王盟独孤信等传论》:“ 谊 文武奇才,以刚正见忌, 有隋 受命,鬱为名臣,末路披猖,信有终之克鲜。” 明 屠隆 《昙花记·雠邪设谤》:“前日 萧黄流 与我同席,席上曾説 史思明 也是一员良将,朝廷不能驱使,以致披猖。” 王闿运 《彭寿颐哀词》:“罢计 洛阳 ,羣寇披昌。”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甲辰之役, 日本 与 俄 争我 满洲 ,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 郭沫若 《豕蹄·贾长沙痛哭》:“他想到 梁王 的死,想到天下的不安和 匈奴 的披猖。”
(2).溃散;失意;狼狈。《梁书·王僧辩传》:“ 上党王 陈兵见卫,欲敍安危,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惮之情,弥以伤惻。”《北史·王晞传》:“人主恩私,何由可保?万一披猖,求退无地。” 唐 高适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 东周 既削弱,两 汉 更沦没。 西晋 何披猖,五胡相唐突。”《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吾奉詔讨贼,不幸部曲叛散,欲入朝自诉,又为 绍荣 所隔,披猖至此。”
(3).飞扬。 唐 唐彦谦 《春深独行马上有作》诗:“日烈风高野草香,百花狼籍柳披猖。” ——《漢語大詞典》
(2).溃散;失意;狼狈。《梁书·王僧辩传》:“ 上党王 陈兵见卫,欲敍安危,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惮之情,弥以伤惻。”《北史·王晞传》:“人主恩私,何由可保?万一披猖,求退无地。” 唐 高适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 东周 既削弱,两 汉 更沦没。 西晋 何披猖,五胡相唐突。”《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吾奉詔讨贼,不幸部曲叛散,欲入朝自诉,又为 绍荣 所隔,披猖至此。”
(3).飞扬。 唐 唐彦谦 《春深独行马上有作》诗:“日烈风高野草香,百花狼籍柳披猖。” ——《漢語大詞典》
卌 xì《國語辭典》
卌 [ xì ]
名- 四十。《广韵·入声·缉韵》:「卌,《说文》云:『数名。』今直以为四十字。」
里 ( 裏 裡 ) lǐ《國語辭典》
里 [ lǐ ]
名-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 故乡。如:「故里」。《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 今地方政府行政区域之一。在镇之下,邻之上,与村平行。
-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于一千公尺。
- 内部。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通「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地陷
宋书符瑞志义熙十一年五月西明门地陷水涌出毁门扉阖西者金乡之门为水所毁此金德将衰水德方兴之象也 ——《骈字类编》
波 bō《國語辭典》
波 [ bō ]
名- 水因涌流或风力振荡所产生的起伏现象。如:「水波」、「海波」。
- 比喻目光。如:「眼波」、「秋波」。《文选·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 物理学上指由弹性体振动所产生像波浪一样起落的现象。如:「音波」、「电波」。
- 永字八法之一。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王右军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也称为「捺」、「磔」。
- 量词。计算接续情势的单位。如:「第三波」、「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 姓。如汉代有波俊。
- 跑。如:「奔波」。明·李翊《俗呼小录·卷一》:「跑谓之波。」
- 逃。《法苑珠林˙卷二六》引南齐˙王琰《冥祥记》:「苏峻之乱,都邑人士皆东西波迁。」《乐府诗集·卷二五·企喻歌辞·横吹曲辞五·四曲之一》:「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 元曲科白中常用作语助词,置于句中或句末。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心波学士!我愿为之,并不推辞,自有言语。」同「吧 」。
波 [ pō ]
- (一)之又音。
汪洋 wāng yáng
(1).宽广无际。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楚辞·王褒〈九怀·蓄英〉》:“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王逸 注:“瞻望大川,广无极也。”《元史·河渠志一》:“ 海子 ,一名 积水潭 ,聚西北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匯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清 胡介 《吴梅村被征入都》诗之三:“一尊雨雪坐冥濛,人在汪洋千顷中。”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一:“夏秋之交,河水正旺,河身一下宽到十多里,汪洋巨浸,无边无际。”
(2).形容恩情深厚。 宋 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四:“圣恩汪洋,更一赦,或许归农,则带月之锄,可以对秉也。”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高厚圣主恩,覆载荷汪洋。” 朱自清 《赠圣陶》诗:“君居停我情汪洋,更有贤妇罗酒浆。”
(3).谓气度恢弘豁达。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汪洋廷闕之傍,昂藏寮寀之上。” 南朝 梁 刘孝威 《重光诗》:“风神洒落,容止汪洋。”《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此皆是我平日心胸褊窄,故外侮得至。若神仙汪洋度量,无所不容,安得有此!”
(4).谓文章义理深广,气势浑厚雄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学者就传其法,初若可取,卒然失之。”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五》:“﹝ 包恢 ﹞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輒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 明 宋濂 《诸子辩》:“《庄子》十卷……其书本《老子》,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上下星辰而莫测。”
(5).指广阔无边的海。川剧《柳荫记》第四场:“ 梁兄 性情太直戆,枉自我千言万语打比方;本待不把实言讲,一片心事付汪洋。” 李瑛 《秋场上》诗:“万支歌儿顺路淌呵,好像洪汛汇汪洋。” ——《漢語大詞典》
(2).形容恩情深厚。 宋 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四:“圣恩汪洋,更一赦,或许归农,则带月之锄,可以对秉也。”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高厚圣主恩,覆载荷汪洋。” 朱自清 《赠圣陶》诗:“君居停我情汪洋,更有贤妇罗酒浆。”
(3).谓气度恢弘豁达。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汪洋廷闕之傍,昂藏寮寀之上。” 南朝 梁 刘孝威 《重光诗》:“风神洒落,容止汪洋。”《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此皆是我平日心胸褊窄,故外侮得至。若神仙汪洋度量,无所不容,安得有此!”
(4).谓文章义理深广,气势浑厚雄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学者就传其法,初若可取,卒然失之。”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五》:“﹝ 包恢 ﹞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輒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 明 宋濂 《诸子辩》:“《庄子》十卷……其书本《老子》,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上下星辰而莫测。”
(5).指广阔无边的海。川剧《柳荫记》第四场:“ 梁兄 性情太直戆,枉自我千言万语打比方;本待不把实言讲,一片心事付汪洋。” 李瑛 《秋场上》诗:“万支歌儿顺路淌呵,好像洪汛汇汪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