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带露敲扉,睡莺花上惊立。

易顺鼎清代〕《华胥引 其二 春宵月下忆远,仍用前韵

离鸾院落,月浸柔天,绿春如湿。钏响荒唐,梦中记起松腕白。

十年清夜吹箫,向垂杨江国。带露敲扉,睡莺花上惊立。

帘影摇镫,肯话我生平疏逸。沉沉小叹,多恐凉蟾听得。

便趁一丝香雾,到高楼西北。冰透相思,余寒尚在衫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花上惊立

带 ( 帶 ) dài
带 [ dài ]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
  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
  3. 车轮胎:车~。外~。
  4. 区域:地~。温~。
  5. 佩戴,披挂:~孝。~剑。
  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
  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
  8. 含有,呈现:~电。~伤。
  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
  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露 lòu/lù《國語辭典》

露 [ lù ]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珠。《楚辞·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 芳香可饮的酒或液体。如:「玫瑰露」、「果子露」。
  3. 姓。如汉代有露平。
  1. 表现、显现。如:「显露」、「表露」、「暴露」、「原形毕露」。

露 [ lòu ]

  1. 显现。如:「露出马脚」、「衣角外露」。
  2. 泄漏。如:「露了口风」。《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
敲 qiāo《國語辭典》

敲 [ qiāo ]

  1. 叩、击。如:「敲打」、「敲锣」。唐·李商隐〈北青萝〉诗:「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2. 斟酌、推究。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一·听经猿记》:「举手推敲,颇类苦吟之贾岛。」
  3. 揩油、讹诈、勒索。如:「敲诈」、「敲竹杠」、「狠敲一笔」。
  1. 短杖。《文选·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扉 fēi《國語辭典》

扉 [ fēi ]

  1. 門扇。《文選·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唐·王維〈山居即事〉詩:「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
  2. 比喻像門的東西。如:「心扉」。
  3. 置於最前面的。如:「扉頁」。
睡 shuì《國語辭典》

睡 [ shuì ]

  1. 閉目安息,使身心凝定沉靜,以休養精神。如:「沉睡」。《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臥,將吏披介冑而睡。」
  2. 躺。《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那些朋友們和我賭賽,叫我睡在街心裡,把膀子伸著,等那車來。」
  1. 睡眠時用的。如:「睡衣」、「睡袍」。
莺 ( 鶯 ) yīng
莺 [ yīng ]
  1. 〔黄~〕即“黄鹂”。
  2. 〔夜~〕文学上指“歌鸲”一类叫声清脆婉转的鸟。
  3. 鸟类的一科,身体小,褐色或暗绿色,嘴短而尖,叫的声音清脆,吃昆虫,是益鸟:~歌燕舞。
花上
金 张本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六首 其一 花上清光花下阴,素娥惜此万黄金。
金 李俊民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十九 梅 要看花上月,立马待黄昏。  ——《骈字类编》
惊立(驚立)jīng lì
见“ 惊位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