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忆昔樵江一见君,喜君吃吃善谈文。

裘万顷宋代〕《送胡仲衡

忆昔樵江一见君,喜君吃吃善谈文。
别来岁月今如许,书里工夫想得勤。
近世起家多白屋,几人驰志在青云。
穑斋已踏贤关路,更有诸孙策异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见吃吃善谈

忆 ( 憶 ) yì
忆 [ yì ]
  1. 回想,想念:回~。追~。~苦思甜。
  2.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昔 xī《國語辭典》

昔 [ xí ]

  1. 過去的、從前的。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1. 夜晚。《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通「夕」。
  2. 姓。如漢代有昔登。

昔 [ cuò ]

  1. 粗糙。《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樵 qiáo《國語辭典》

樵 [ qiáo ]

  1. 木柴。如:「薪樵」。《左传·桓公十二年》:「轻则寡谋,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宋·柳永〈煮海歌〉:「卤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2. 打柴的人。如:「樵夫」。唐·杜荀鹤〈游茅山〉诗:「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诗:「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3. 瞭望敌人的高楼。《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为堑垒木樵,校联不绝。」通「谯」。
  1. 砍柴。《诗经·小雅·白华》:「樵彼桑薪,卬烘于煁。」《左传·昭公六年》:「不樵树,不采蓺。」宋·方岳〈三虎行〉:「西邻昨暮樵不归,欲觅残骸无处所。」
江 jiāng《國語辭典》

江 [ jiāng ]

  1. 大河的通称。如:「珠江」、「松花江」、「三江五岳」。《水浒传·第三八回》:「前面靠江有那琵琶亭酒馆,是唐朝白乐天古迹。」
  2. 大陆地区长江的简称。如:「江南」、「偏安江左」。
  3. 大陆地区江苏省的简称。如:「江浙」。
  4. 国名。嬴姓。春秋时为楚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息县西南。
  5. 姓。如南朝梁有江淹。
一见(一见)
先秦 宋玉 九辩 愿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汉 东方朔 七谏 其五 自悲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唐 王维 送权二 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
唐 李白 戏赠郑溧阳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唐 杜甫 骢马行 夙昔传闻思一见,牵来左右神皆竦。  ——《骈字类编》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1.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2.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3.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4. 称谓:➊ ​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5. 姓。如明代有君助。
  1.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喜 xǐ《國語辭典》

喜 [ xǐ ]

  1. 愛好。如:「喜愛」、「好大喜功」、「喜出望外」。《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2. 感到歡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1. 吉祥的事。如:「道喜」、「賀喜」。《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
  2.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3. 舊時稱小孩出痘子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病。」
  4. 姓。如元代有喜同。
  1. 高興的、快樂的。如:「欣喜」、「歡喜」、「喜訊」。
  2. 結婚的。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吃吃 chī chī
(1).形容说话结结巴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士人忸怩,吃吃而言曰:‘此长男妇也。’”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这这些些都是费话。’又一个学者吃吃的说,立刻把鼻尖胀得通红。”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同,同志,’他吃吃地迎接着他们,‘你,你们……同,同,同志……’”
(2).犹汲汲。勤奋不怠貌。 唐 白居易 《代书一百韵寄微之》:“攻文朝吃吃,讲学夜孜孜。”
形容笑声。《赵飞燕外传》:“帝昏夜拥 昭仪 ,居九成帐,笑吃吃不絶。”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 傅舍人 为太学博士,忽得肠痒之疾,至其剧时,往往对众失笑,吃吃不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既而灭烛就寝,满室吃吃作笑声。” 鲁迅 《野草·秋夜》:“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  ——《漢語大詞典》
善谈(善談)shàn tán
亦作“ 善谭 ”。
(1).犹言详谈。《三国志·蜀志·彭羕传》:“ 羕 欲纳説 先主 ,乃往见 庞统 。 统 与 羕 非故人,又适有宾客, 羕 径上 统 床卧,谓 统 曰:‘须客罢当与卿善谈。’”《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 备 见 统 ,与善谭,大器之。”
(2).健谈。《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 褚大娘子 虽是善谈,看了看今日这局面……只説了句:‘妹妹,先不要着急。’” 邓友梅 《在悬崖上》:“睡在最东面的,是设计院下来的一位技术员,是个挺善谈的人。”  ——《漢語大詞典》
文 wén《國語辭典》

文 [ wén ]

  1. 線條交錯的圖案、花紋。《禮記·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漢·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
  2.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3. 文章。如:「撰文」、「散文」。《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4. 有關文學方面的才能。如:「文武雙全」。《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5. 華麗有文采的外表。與「質」相對。參見「文質彬彬 」條。
  6. 禮節、儀式。如:「繁文縟節」。《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7. 法令、典章。《國語·周語上》:「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三國吳·韋昭·注:「文,典法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
  8. 現象。如:「天文」、「人文地理」。《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
  9. 量詞。古代計算銅幣的單位。如:「三文錢」、「分文不取」。《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這箱子能值幾文?」
  10. 姓。如宋代有文彥博。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溫和、優雅、不猛烈。如:「文雅」、「斯文」、「文火」。《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
  2. 有文彩的。《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衣文衣而舞康樂。」
  1. 刺染花紋圖案。如:「文身」。《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

文 [ wèn ]

  1. 掩飾。如:「文過飾非」。《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2. 修飾。如:「文飾」。《荀子·儒效》:「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