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名-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 称谓:➊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 姓。如明代有君助。
-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姿 zī《國語辭典》
姿 [ zī ]
名- 容貌、态势。如:「姿颜」、「姿容曼妙」、「舞姿」、「摇曳生姿」。唐·韩愈〈君子法天运〉诗:「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
- 资质。如:「姿质超人」。汉·王充《论衡·本性》:「初禀天然之姿,受纯一之质。」通「资」。
- 放任、纵情。《红楼梦·第六二回》:「二者恐丫鬟们年青,乘王夫人不在家,不服探春等约束,姿意痛饮,失了体统。」
秀整 xiù zhěng
俊秀严整。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 膺 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待诏相笏》:“风仪秀整,礼貌谦揖,如百斛巨器,所贮尚空其半。”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一日,会君之别墅,当 圭峯 之下,山姿秀整,云意闲暇,紫翠万叠,横絶天表。”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 姚姬传 风度秀整,边幅急促。” ——《漢語大詞典》
气清(气清)
唐无名氏泗滨浮磬赋色光芒而白气温润而清 ——《分类字锦》
遒 qiú《國語辭典》
遒 [ qiú ]
动- 迫近。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文选·潘岳·秋兴赋》:「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俛首而自省。」
- 聚集。《诗经·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左传·成公二年》:「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 终、尽。《文选·班固·答宾戏》:「〈说难〉既遒,其身乃囚。」宋·陆游〈北望感怀〉诗:「大事竟为朋党误,遗民空叹岁时遒。」
- 刚健、强劲有力。《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宋·陆游〈江楼醉中作〉诗:「淋漓百榼宴江楼,秉烛挥毫气尚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