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然两不合,兰佩拂千嶂。
南山有孤松,屹立几寻丈。
雪根雨露滋,藤萝巧相傍。
高柯撑青空,落落不可上。
辽东白鹤归,城郭固无恙。
饥鸟拾馀粒,巢燕倚飞幌。
芝田杳何许,鼓翮超蓬阆。
尚书千载人,馀子岂辈行。
方时鄙俗学,制行多矫亢。
我独道其常,曰彼非至当。
世事有翻覆,阴阳日消长。
谁其倡攻伪,欲使尽一网。
我独持其平,工辨直与枉。
前瞻岂尚同,后顾亦非党。
介然两不合,兰佩拂千嶂。
惟皇思建极,正直首延访。
几趋銮禁直,屡侍金华讲。
三黜柳士师,一念齐得丧。
岁晚复来归,旧德世所仰。
文昌岂不贵,台星连两掌。
贞元朝士少,正始遗风荡。
淹留感时事,去去得初尚。
湖光浮盏斝,岩花开步障。
意行无物累,静寄绝尘想。
寥寥香山翁,胜处备相倣。
虽临大化尽,不放葵藿向。
遗秦手自书,治忽犹指掌。
内欲八柄专,外欲四聪广。
国本欲先定,以击四海望。
国势欲自强,不受夷虑诳。
于今一开卷,星斗照穹壤。
奄奄气将微,耿耿神愈王。
更为一夕留,泰然须昧爽。
庶几华封祝,不使臣子旷。
从容有如此,岂留智力强。
平生刚大气,胸次妙冲养。
我生不及门,知敬如达巷。
九京不可作,千古恨悢悢。
雪根雨露滋,藤萝巧相傍。
高柯撑青空,落落不可上。
辽东白鹤归,城郭固无恙。
饥鸟拾馀粒,巢燕倚飞幌。
芝田杳何许,鼓翮超蓬阆。
尚书千载人,馀子岂辈行。
方时鄙俗学,制行多矫亢。
我独道其常,曰彼非至当。
世事有翻覆,阴阳日消长。
谁其倡攻伪,欲使尽一网。
我独持其平,工辨直与枉。
前瞻岂尚同,后顾亦非党。
介然两不合,兰佩拂千嶂。
惟皇思建极,正直首延访。
几趋銮禁直,屡侍金华讲。
三黜柳士师,一念齐得丧。
岁晚复来归,旧德世所仰。
文昌岂不贵,台星连两掌。
贞元朝士少,正始遗风荡。
淹留感时事,去去得初尚。
湖光浮盏斝,岩花开步障。
意行无物累,静寄绝尘想。
寥寥香山翁,胜处备相倣。
虽临大化尽,不放葵藿向。
遗秦手自书,治忽犹指掌。
内欲八柄专,外欲四聪广。
国本欲先定,以击四海望。
国势欲自强,不受夷虑诳。
于今一开卷,星斗照穹壤。
奄奄气将微,耿耿神愈王。
更为一夕留,泰然须昧爽。
庶几华封祝,不使臣子旷。
从容有如此,岂留智力强。
平生刚大气,胸次妙冲养。
我生不及门,知敬如达巷。
九京不可作,千古恨悢悢。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介然 jiè rán
(1).专一;坚正不移;坚定不动摇。《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 九江 祝生 奋 史鱼 之节,发愤懣,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二年》:“柰何以 华 、 夷 之异,介然疏之哉!” 胡三省 注:“介然,坚正不移之貌。”
(2).耿介,高洁。《汉书·傅喜传》:“ 高武侯 喜 姿性端慤,论议忠直,虽与故 定陶太后 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 晋 陶潜 《咏贫士》诗之六:“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清操独介然,片言便拂袖。”
(3).特异。《汉书·律历志上》:“铜为物之至精……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 颜师古 注:“介然,特异之意。”
(4).心有所不安;耿耿于怀。《汉书·陈汤传》:“庸臣遇 汤 ,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 秦 民之恨。” 颜师古 注:“介然犹耿耿。” 明 方孝孺 《祭邹博士》:“数十年之所称慕,一旦而失之,其何无介然於心胸。” 郭沫若 《苏联游记》:“我虽遨游天外,能无介然于怀?”
(5).间隔;隔开。《汉书·杜钦传》:“ 穰侯 , 昭王 之舅也,权重於 秦 ,威震邻敌,有旦莫偃伏之爱,心不介然有间。”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遂使两宫之情,介然有隙。”《朱子语类》卷一○三:“伯恭説道理与作为自是两件事,如云仁义道德与度数刑政,介然为两涂,不可相通。”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 鲁迅 《集外集拾遗·辛亥游录一》:“介然成路,不荒秽焉。” ——《漢語大詞典》
(2).耿介,高洁。《汉书·傅喜传》:“ 高武侯 喜 姿性端慤,论议忠直,虽与故 定陶太后 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 晋 陶潜 《咏贫士》诗之六:“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清操独介然,片言便拂袖。”
(3).特异。《汉书·律历志上》:“铜为物之至精……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 颜师古 注:“介然,特异之意。”
(4).心有所不安;耿耿于怀。《汉书·陈汤传》:“庸臣遇 汤 ,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 秦 民之恨。” 颜师古 注:“介然犹耿耿。” 明 方孝孺 《祭邹博士》:“数十年之所称慕,一旦而失之,其何无介然於心胸。” 郭沫若 《苏联游记》:“我虽遨游天外,能无介然于怀?”
(5).间隔;隔开。《汉书·杜钦传》:“ 穰侯 , 昭王 之舅也,权重於 秦 ,威震邻敌,有旦莫偃伏之爱,心不介然有间。”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遂使两宫之情,介然有隙。”《朱子语类》卷一○三:“伯恭説道理与作为自是两件事,如云仁义道德与度数刑政,介然为两涂,不可相通。”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 鲁迅 《集外集拾遗·辛亥游录一》:“介然成路,不荒秽焉。” ——《漢語大詞典》
两 ( 兩 ) liǎng
两 [ liǎng ]
-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不合 bù hé
(1).违背;不符合。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惜往事之不合兮,横 汨罗 而下濿。” 宋 司马光 《文中子补传》:“发端唱导者非二家之罪而谁哉?此皆议论不合於圣人者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总之,不合社会的标准就是了。”
(2).不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不想 安绵 兵备道与 闻参将 不合。”
(3).不应当;不该。《后汉书·杜林传》:“臣愚以为宜如旧制,不合翻移。” 五代 许岷 《木兰花》词:“当初不合儘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三出:“小的不合叫那会篆刻的人,照依那关防刻一个小记印儿。”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吾家本素封,不合轻犁锄。” ——《漢語大詞典》
(2).不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不想 安绵 兵备道与 闻参将 不合。”
(3).不应当;不该。《后汉书·杜林传》:“臣愚以为宜如旧制,不合翻移。” 五代 许岷 《木兰花》词:“当初不合儘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三出:“小的不合叫那会篆刻的人,照依那关防刻一个小记印儿。”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吾家本素封,不合轻犁锄。” ——《漢語大詞典》
兰佩(兰佩)
唐 崔国辅 九日侍宴应制 始惊兰佩出,复咏柏梁新。
唐 李商隐 赠从兄阆之 城中猘犬憎兰佩,莫损幽芳久不归。
唐 徐铉 表弟包颍见寄 兰佩却归纶阁下,荆枝犹寄楚江滨。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三首 其三 沉香石 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 ——《骈字类编》
唐 李商隐 赠从兄阆之 城中猘犬憎兰佩,莫损幽芳久不归。
唐 徐铉 表弟包颍见寄 兰佩却归纶阁下,荆枝犹寄楚江滨。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三首 其三 沉香石 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 ——《骈字类编》
拂 fú/bì《國語辭典》
拂 [ fú ]
名- 掸拭尘埃或驱除蚊蝇的用具。如:「拂子」。汉·徐淑〈又报嘉书〉:「今奉旄牛尾拂一枚。」《南史·卷四五·陈显达传》:「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自逐。」
- 抹拭。《仪礼·士昏礼》:「主人拂几。」
- 轻轻掠过、擦过。如:「春风拂面」。唐·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红楼梦·第四九回》:「闻得一阵寒香拂鼻。」
- 甩动、抖动。如:「拂袖而去」。《西游记·第七一回》:「那菩萨将柳枝连拂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俱无,黄沙绝迹。」
- 违反、违逆。《孟子·告子下》:「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只因难拂你老先生一片为好的意思。」
拂 [ bì ]
动- 辅助。通「弼」。参见「拂士 」条。
千嶂
唐 皎然 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 暮色生千嶂,秋声入五湖。
宋 苏轼 郁孤台 其二 再过虔州,和前韵 归路迷千嶂,劳生阅百州。 ——《骈字类编》
宋 苏轼 郁孤台 其二 再过虔州,和前韵 归路迷千嶂,劳生阅百州。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