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衙小吏,恐谓踏青苔。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方拙天然性,为官是事疏。惟寻向山路,不寄入城书。
因病多收药,缘餐学钓鱼。养身成好事,此外更空虚。
微官如马足,只是在泥尘。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
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早作归休计,深居养此身。
簿书多不会,薄俸亦难销。醉卧慵开眼,闲行懒系腰。
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且自心中乐,从他笑寂寥。
晓钟惊睡觉,事事便相关。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
读书多旋忘,赊酒数空还。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
性疏常爱卧,亲故笑悠悠。纵出多携枕,因衙始裹头。
上山方觉老,过寺暂忘愁。三考千馀日,低腰不拟休。
客至皆相笑,诗书满卧床。爱闲求病假,因醉弃官方。
鬓发寒唯短,衣衫瘦渐长。自嫌多检束,不似旧来狂。
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山宜冲雪上,诗好带风吟。
野客嫌知印,家人笑买琴。只应随分过,已是错弥深。
邻里皆相爱,门开数见过。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
就架题书目,寻栏记药窠。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
穷达天应与,人间事莫论。微官长似客,远县岂胜村。
竟日多无食,连宵不闭门。斋心调笔砚,唯写五千言。
县僻仍牢落,游人到便回。路当边地去,村入郭门来。
酒户愁偏长,诗情病不开。可曾衙小吏,恐谓踏青苔。
自下青山路,三年著绿衣。官卑食肉僭,才短事人非。
野客教长醉,高僧劝早归。不知何计是,免与本心违。
月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
作吏荒城里,穷愁欲不胜。病多唯识药,年老渐亲僧。
梦觉空堂月,诗成满砚冰。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称。
谁念东山客,栖栖守印床。何年得事尽,终日逐人忙。
醉卧谁知叫,闲书不著行。人间长检束,与此岂相当。
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引水远通涧,垒山高过城。
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好是吟诗夜,披衣坐到明。
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钱。
还往嫌诗僻,亲情怪酒颠。谋身须上计,终久是归田。
闭门风雨里,落叶与阶齐。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
听琴知道性,寻药得诗题。谁更能骑马,闲行只杖藜。
腥膻都不食,稍稍觉神清。夜犬因风吠,邻鸡带雨鸣。
守官常卧病,学道别称名。小有洞中路,谁能引我行。
宦名浑不计,酒熟且开封。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
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
假日多无事,谁知我独忙。移山入县宅,种竹上城墙。
惊蝶遗花蕊,游蜂带蜜香。唯愁明早出,端坐吏人旁。
门外青山路,因循自不归。养生宜县僻,说品喜官微。
净爱山僧饭,闲披野客衣。谁怜幽谷鸟,不解入城飞。
一官无限日,愁闷欲何如。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
从僧乞净水,凭客报闲书。白发谁能镊,年来四十馀。
朝朝门不闭,长似在山时。宾客抽书读,儿童斫竹骑。
久贫还易老,多病懒能医。道友应相怪,休官日已迟。
戚戚常无思,循资格上官。闲人得事晚,常骨觅仙难。
醉卧疑身病,贫居觉道宽。新诗久不写,自算少人看。
漫作容身计,今知拙有馀。青衫迎驿使,白发忆山居。
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须为长久事,归去自耕锄。
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焚香开敕库,踏月上城楼。
饮酒多成病,吟诗易长愁。殷勤问渔者,暂借手中钩。
长忆青山下,深居遂性情。垒阶溪石净,烧竹灶烟轻。
点笔图云势,弹琴学鸟声。今朝知县印,梦里百忧生。
自知狂僻性,吏事固相疏。只是看山立,无嫌出县居。
印朱沾墨砚,户籍杂经书。月俸寻常请,无妨乏斗储。
作吏无能事,为文旧致功。诗标八病外,心落百忧中。
拜别登朝客,归依炼药翁。不知还往内,谁与此心同。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方拙天然性,为官是事疏。惟寻向山路,不寄入城书。
因病多收药,缘餐学钓鱼。养身成好事,此外更空虚。
微官如马足,只是在泥尘。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
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早作归休计,深居养此身。
簿书多不会,薄俸亦难销。醉卧慵开眼,闲行懒系腰。
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且自心中乐,从他笑寂寥。
晓钟惊睡觉,事事便相关。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
读书多旋忘,赊酒数空还。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
性疏常爱卧,亲故笑悠悠。纵出多携枕,因衙始裹头。
上山方觉老,过寺暂忘愁。三考千馀日,低腰不拟休。
客至皆相笑,诗书满卧床。爱闲求病假,因醉弃官方。
鬓发寒唯短,衣衫瘦渐长。自嫌多检束,不似旧来狂。
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山宜冲雪上,诗好带风吟。
野客嫌知印,家人笑买琴。只应随分过,已是错弥深。
邻里皆相爱,门开数见过。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
就架题书目,寻栏记药窠。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
穷达天应与,人间事莫论。微官长似客,远县岂胜村。
竟日多无食,连宵不闭门。斋心调笔砚,唯写五千言。
县僻仍牢落,游人到便回。路当边地去,村入郭门来。
酒户愁偏长,诗情病不开。可曾衙小吏,恐谓踏青苔。
自下青山路,三年著绿衣。官卑食肉僭,才短事人非。
野客教长醉,高僧劝早归。不知何计是,免与本心违。
月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
作吏荒城里,穷愁欲不胜。病多唯识药,年老渐亲僧。
梦觉空堂月,诗成满砚冰。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称。
谁念东山客,栖栖守印床。何年得事尽,终日逐人忙。
醉卧谁知叫,闲书不著行。人间长检束,与此岂相当。
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引水远通涧,垒山高过城。
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好是吟诗夜,披衣坐到明。
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钱。
还往嫌诗僻,亲情怪酒颠。谋身须上计,终久是归田。
闭门风雨里,落叶与阶齐。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
听琴知道性,寻药得诗题。谁更能骑马,闲行只杖藜。
腥膻都不食,稍稍觉神清。夜犬因风吠,邻鸡带雨鸣。
守官常卧病,学道别称名。小有洞中路,谁能引我行。
宦名浑不计,酒熟且开封。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
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
假日多无事,谁知我独忙。移山入县宅,种竹上城墙。
惊蝶遗花蕊,游蜂带蜜香。唯愁明早出,端坐吏人旁。
门外青山路,因循自不归。养生宜县僻,说品喜官微。
净爱山僧饭,闲披野客衣。谁怜幽谷鸟,不解入城飞。
一官无限日,愁闷欲何如。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
从僧乞净水,凭客报闲书。白发谁能镊,年来四十馀。
朝朝门不闭,长似在山时。宾客抽书读,儿童斫竹骑。
久贫还易老,多病懒能医。道友应相怪,休官日已迟。
戚戚常无思,循资格上官。闲人得事晚,常骨觅仙难。
醉卧疑身病,贫居觉道宽。新诗久不写,自算少人看。
漫作容身计,今知拙有馀。青衫迎驿使,白发忆山居。
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须为长久事,归去自耕锄。
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焚香开敕库,踏月上城楼。
饮酒多成病,吟诗易长愁。殷勤问渔者,暂借手中钩。
长忆青山下,深居遂性情。垒阶溪石净,烧竹灶烟轻。
点笔图云势,弹琴学鸟声。今朝知县印,梦里百忧生。
自知狂僻性,吏事固相疏。只是看山立,无嫌出县居。
印朱沾墨砚,户籍杂经书。月俸寻常请,无妨乏斗储。
作吏无能事,为文旧致功。诗标八病外,心落百忧中。
拜别登朝客,归依炼药翁。不知还往内,谁与此心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可曾 kě zēng
同“ 可憎 ”。《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 王郎 见妻端正,指(拍)手喜欢,道数声可曾。”
(1).曾否;是否。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四折:“满口假悲慈,可曾有半文儿布施。” 贺敬之 《放歌集·西去列车的窗口》诗:“你可曾想见:那些年轻人火热的胸口,在渴念人生路上第一个战斗。”
(2).已经。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漢語大詞典》
(1).曾否;是否。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四折:“满口假悲慈,可曾有半文儿布施。” 贺敬之 《放歌集·西去列车的窗口》诗:“你可曾想见:那些年轻人火热的胸口,在渴念人生路上第一个战斗。”
(2).已经。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漢語大詞典》
衙 yá《國語辭典》
衙 [ yá ]
名- 古代官吏办理公务的地方。如:「官衙」、「县衙」、「衙门」。《聊斋志异·卷一○·胭脂》:「鼓动衙开,巍然高坐。」
- 唐代天子处理政务的前殿。《旧唐书·卷一六·穆宗本纪》:「群臣始朝于宣政衙。」唐·元稹〈连昌宫词〉:「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 依次排列成行的事物。宋·程垓〈乌夜啼·墙外雨肥梅子〉词:「春尽难凭燕语,日长惟有蜂衙。」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四出》:「蜂衙蝶阵,闹嚷嚷也都只为著伤春。」
- 姓。如汉代有衙谨卿。
衙 [ yú ]
副- 衙衙:列队行走的样子。《说文解字·行部》:「衙,衙衙,行貌。」清·段玉裁·注:「衙衙是行列之意。」《楚辞·宋玉·九辩》:「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小吏 xiǎo lì
职位很低的官员。《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可令憙事小吏,讽而诵之。” 宋 梅尧臣 《李廷老祠部寄荆柑子》诗:“踏雪衝风驰小吏,带霜连叶寄黄柑。” 茅盾 《长途》一:“京戏里面习见的一种 宋 明 小吏的印象,几次的浮上心来。” ——《漢語大詞典》
恐 kǒng《國語辭典》
恐 [ kǒng ]
动- 害怕、畏惧。如:「惊恐」、「惶恐」、「争先恐后」、「有恃无恐」。《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威胁、使害怕。如:「恐吓」。《汉书·卷八○·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传》:「王不许,博辞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唐·贾岛〈暮过山村〉诗:「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 大概、或者。表疑虑不定的语气。如:「恐怕」、「恐未必如此」。唐·崔颢〈长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谓 ( 謂 ) wèi
谓 [ wèi ]
- 告诉:人~予曰。
- 称呼,叫作:称~。何~人工呼吸?
- 〔~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的句子成分。
- 说:所~。无~。可~神速。
踏青 tà qīng
亦作“蹋青”。 清明节前后郊野游览的习俗。旧时并以清明节为踏青节。 唐 孟浩然 《大堤行》:“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高柳岂堪供过客,好花留待蹋青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我尝清明上塚,见游女蹋青。” 柔石 《二月》二二:“我们举行一次踏青的旅行也好。” ——《漢語大詞典》
苔 tái/tāi《國語辭典》
苔 [ tái ]
名- 植物名。隐花植物,扁平微细,根、茎、叶区别不明显,绿色。常延贴于潮湿地面或石头上。
苔 [ tāi ]
- 参见「[[舌苔]]」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