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北斗枢机任,西京肺腑亲。

刘宪唐代〕《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一作陪幸五王宅)

北斗枢机任,西京肺腑亲。畴昔王门下,今兹御幸辰。
恩光山水被,圣作管弦新。绕坐熏红药,当轩暗绿筠。
摘荷才早夏,听鸟尚馀春。行漏今徒晚,风烟起观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北斗枢机西京肺腑

北斗 běi dǒu
(1).指北斗星。《春秋·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南朝 梁 沈约 《夜夜曲》:“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復直。” 清 黄遵宪 《早行》诗:“东方欲明未明色,北斗三点两点星。”
(2).指北斗之神。 汉 刘向 《九叹·远逝》:“北斗为我折中兮,太一为余听之。”
(3).北斗七星排列成斗勺形,因以喻酒器。《楚辞·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洪兴祖 补注:“此以北斗喻酒器者,大之也。” 明 王錂 《春芜记·庆寿》:“乐奏《南薰》,尊倾北斗宴昇平。” 清 曹寅 《廊前玉兰》诗:“却傍青霄惭槖笔,谁倾北斗浥琼枝。”
(4).《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斗为人君之象,号令之主也。”后因以喻帝王。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宸游》:“愿陛下永固 南山 ,亿万岁遥承露掌;祈海内常依北斗,三千界尽上春臺。”
(5).《新唐书·韩愈传赞》:“自 愈 没,其学盛行,学者仰之如 泰山 北斗。”后用以喻受人景仰。 清 管同 《祭檀默斋明府文》:“君身黄泉,君名北斗。”
(6).指所景仰之人。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众星何灿烂,北斗住 延安 。”
(7).谓二十八宿中的斗宿,为北方玄武七宿之首。《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朱熹 集传:“箕、斗二星,以夏秋之间见於南方。云北斗者,以其在箕之北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二·东壁东井南箕北斗》:“二十八宿以四方为名者,唯井、壁、箕、斗四星而已……箕、斗是人日用之器,相对而言,箕在南而斗在北,故曰南箕、北斗也。”
(8).冠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北斗,道冠也。”
(9).杂志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之一,1931年9月在 上海 创刊, 丁玲 主编,月刊。1932年7月被国民党政府查禁停刊,共出八期。  ——《漢語大詞典》
枢机(樞機)shū jī
(1).枢与机。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易·繫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王弼 注:“枢机,制动之主。” 孔颖达 疏:“枢谓户枢,机谓弩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凡作诗,须知道紧要下手处……若得紧要一句,则全篇立成。熟味 唐 诗,其枢机自见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伍崇曜事略》:“父 秉鉴 ……人称其‘多财善贾,总中外贸易事,手握货利枢机者数十年。’”
(2).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或职位。《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筦执枢机,朋党比周。” 宋 王安石 《和景纯十四丈三绝》之一:“身先诸老斡枢机,再见王门闔左扉。”
(3).《易·繫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后因以“枢机”喻言语。《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前后数贬削,皆以语言不节,举动违常也。时 孟光 亦以枢机不慎,议论干时。”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夫人枢机之发,亹亹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 宋 沈辽 《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世之学者,枢机一发,便使人掩口不暇,已可厌矣。”  ——《漢語大詞典》
任 rèn/rén《國語辭典》

任 [ rèn ]

  1. 职责、职务。如:「责任」、「任务」、「任重道远」。
  2. 职位。如:「就任」、「赴任」、「卸任」。
  3. 量词。计算担任某种职务或具有某种身分期间的单位。如:「他连续当选三任会长。」
  1. 委派。如:「派任」、「任免」。《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
  2. 听凭。如:「任意」、「任其自然」。
  3. 担当、承受。如:「担任」、「任职」、「任教」、「任劳任怨」。
  4. 相信。如:「信任」。《战国策·魏策二》:「王闻之而弗任也。」
  5. 怀孕。《汉书·卷一○○·叙传上》:「刘媪任高祖而梦与神遇。」唐·颜师古·注:「任谓怀任也。」通「妊」。
  1. 无论。如:「任你怎么解释,他都不听。」

任 [ rén ]

  1. 奸佞。《书经·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唐·孔颖达·正义:「任,佞也。」
  1. 姓。如汉代有任尚。
西京 xī jīng
古都名。(1) 西汉 都 长安 , 东汉 改都 洛阳 ,因称 洛阳 为 东京 , 长安 为 西京 。(2) 隋炀帝 建 洛阳 为 东京 ,因称 长安 为 西京 。(3) 唐 显庆 二年,以 洛阳 为 东都 ,因称 长安 为 西都 ,一称 西京 , 天宝 元年,定称 西京 , 至德 二载,改称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 ,因 凤翔 是两京未复时 肃宗 之驻地,改 凤翔郡 为 凤翔府 ,建号 西京 , 上元 元年,废京号。(5) 南诏王 寻阁劝 时,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为 西京 ,至 世隆 称帝,改称 中都 。(6)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于 魏州 ,以 魏州 为 东京 兴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晋王 旧都 太原府 为 西京 ,十一月复 唐 旧制改 西京 为 北京 。(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复 唐 旧制以 京兆府 为 西京 ,至 晋 天福 三年罢京。(8) 五代 后晋 天福 三年自东都 河南府 迁都 汴州 ,以 汴州 为 东京 开封府 ,改东都 河南府 为 西京 , 汉 周 及 北宋 沿袭不改。(9) 辽 重熙 十三年,升 云州 为 大同府 ,建号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长安 ,称 西京 。(11) 明 张献忠 以 蜀 王府为宫, 成都 曰 西京 。  ——《漢語大詞典》
肺腑 fèi fǔ
(1).肺部。泛指人体的内脏。犹言心头、胸口、肚子里。《山经》《相冢书》:“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 宋 王安石 《一日不再饭》诗:“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鐺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久而寒沁肺腑,如卧层冰积雪中,苦不可忍。” 碧野 《富春江畔·“冰壶”与“双龙”》:“再过些时,这里一定是满山茉莉花香,香风阵阵,沁入肺腑。”
(2).同“ 肺附 ”。比喻帝王的宗室近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初即位,富於春秋, 蚡 ( 田蚡 )以肺腑为京师相。” 司马贞 索隐:“腑音府,肺音废,言如肝肺之相附。又云:杮,木札;附,木皮也。”《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刘豫州 ,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吾託肺腑,死国难固其所,若则走也。”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三节:“其实 满清 统治者的肺腑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便被贿赂熏染得秽浊不堪。”
(3).比喻极亲近的人。《南齐书·谢朓传》:“ 遥光 又遣亲人 刘渢 密致意於 朓 ,欲以为肺腑。” 明 李贽 《答陆思山书》:“此老胸中甚有奇抱,然亦不见有半箇奇伟卓絶之士在其肺腑之间,则亦比今之食禄者聪明忠信,可敬而已。”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段公子》:“兄妹肺腑,岂忍膜置,不一规诫乎?”
(4).比喻内心。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覊。” 宋 苏轼 《读孟郊诗》诗之二:“诗从肺腑出,出輒愁肺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逆旅孤臣,过蒙优宠,啣报之诚,结於肺腑。” 巴金 《随想录·再谈〈望乡〉》:“她们分手的时候那种依依不舍的留恋,那样出自肺腑的哀哭,多么令人感动!”  ——《漢語大詞典》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2. 婚姻:~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亲 [ qìng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读轻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