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丈夫,超觉性,了尽空门不为证。

吕岩唐代〕《窑头坯歌

窑头坯,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若经水火烧成砖,
留向世间住万年。棱角坚完不复坏,扣之声韵堪磨镌。
凡水火,尚成功,坚完万物谁能同。修行路上多少人,
穷年炼养费精神。不道未曾经水火,无常一旦临君身。
既不悟,终不悔,死了犹来借精髓。主持正念大艰辛,
一失人身为异类。君不见洛阳富郑公,说与金丹如盲聋。
执迷不悟修真理,焉知潜合造化功。又不见九江张尚书,
服药失明神气枯。不知还丹本无质,翻饵金石何太愚。
又不见三衢赵枢密,参禅作鬼终不识。修完外体在何边,
辩捷语言终不实。窑头坯,随雨破,便似修行这几个。
大丈夫,超觉性,了尽空门不为证。伏羲传道至于今,
穷理尽性至于命。了命如何是本元,先认坎离并四正。
坎离即是真常家,见者超凡须入圣。坎是虎,离是龙,
二体本来同一宫。龙吞虎啖居其中,离合浮沈初复终。
剥而复,否而泰,进退往来定交会。弦而望,明而晦,
消长盈虚相匹配。神仙深入水晶宫,时饮醍醐清更醲.
饵之千日功便成,金筋玉骨身已轻。此个景象惟自身,
上升早得朝三清。三清圣位我亦有,本来只夺乾坤精。
饮凡酒,食膻腥,补养元和冲更盈。自融结,转光明,
变作珍珠飞玉京。须臾六年肠不馁,血化白膏体难毁。
不食方为真绝粮,真气薰蒸肢体强。既不食,超百亿,
口鼻都无凡喘息。真人以踵凡以喉,从此真凡两边立。
到此遂成无漏身,胎息丹田涌真火。老氏自此号婴儿,
火候九年都经过。留形住世不知春,忽尔天门顶中破。
真人出现大神通,从此天仙可相贺。圣贤三教不异门,
昧者劳心休恁么。有识自爱生,有形终不灭。叹愚人,
空驾说。愚人流荡无则休,落趣循环几时彻。
学人学人细寻觅,且须研究古金碧。金碧参同不计年,
妙中妙兮玄中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大丈夫觉性了尽空门不为

大丈夫 dà zhàng fū
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观 秦皇帝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尔辈杀吾未晚,大丈夫视死若归,无名而死,然亦可惜。”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男子汉大丈夫不应该为一个女人来苦恼自己。”  ——《漢語大詞典》
超 chāo《國語辭典》

超 [ chāo ]

  1. 跳上。《说文解字·走部》:「超,跳也。」《左传·昭公元年》:「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
  2. 越过。如:「超越巅峰」。《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
  3. 高出、多出。《韩非子·五蠹》:「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显忠贞之节,立超世之功。」
  4. 救度。如:「超度亡魂」。
  1. 遥远。《楚辞·屈原·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觉性(覺性)jué xìng
佛教语。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南朝 梁 沈积 《梁武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序》:“莫能精求,互起偏执,乃使天然觉性自没。” 宋 秦观 《录龙井辩才事》:“讼既往过愆,反本来清浄觉性。” 宋 储泳 《祛疑说》:“人惟一觉性耳。觉之一字,可以断疑情,祛邪妄。”  ——《漢語大詞典》
了尽(了盡)le jìn
净尽。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爇了尽。”  ——《漢語大詞典》
空门(空門)kōng mén
(1).泛指佛法。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大智度论·释初品》:“空门者,生空、法空。” 唐 王维 《叹白发》诗:“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宋 陆游 《醉题》诗:“不学空门不学仙,清樽随处且陶然。”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余老归空门,不復染指声律。”
(2).指佛寺。 明 华察 《游善卷碧仙岩》诗:“落日下空门,斋钟出林莽。” 郁达夫 《西游日录·游西天目》:“我们都有点儿乐而忘返,想学学这 天目山 传说中最古的那位 昭明太子 的父亲,预备着把身体舍给了空门。”
(3).佛教天台宗谓通达真性和实相的四门教法之一,以悟空入道。 隋 智顗 《四教仪》卷四:“最寻其正要,不出四门入道。其四门者,一者有门,二者空门,三者亦有亦空门,四者非有非空门。”
(4).冷落的门庭。 唐 陶翰 《燕歌行》:“雄剑委尘匣,空门唯雀罗。”
(5).体育术语。足球、手球、冰球等球类比赛中临时出现的无人防守的球门。  ——《漢語大詞典》
不为(不爲)bù wéi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漢語大詞典》
证 ( 證 ) zhèng
证 [ zhèng ]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明。保~。~实。作~。对~。论~。人~。物~。
  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据。凭~。~书。出入~。~章。有诗为~。~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