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玑溢屋非为福,
六国愁看沉与浮,携琴长啸出神州。拟向烟霞煮白石,
偶来城市见丹丘。受得金华出世术,期于紫府驾云游。
年来摘得黄岩翠,琪树参差连地肺。露飘香陇玉苗滋,
月上碧峰丹鹤唳。洞天消息春正深,仙路往还俗难继。
忽因乘兴下白云,与君邂逅于尘世。尘世相逢开口希,
共论太古同流志。瑶琴宝瑟与君弹,琼浆玉液劝我醉。
醉中亦话兴亡事,云道总无珪组累。浮世短景倏成空,
石火电光看即逝。韶年淑质曾非固,花面玉颜还作土。
芳樽但继晓复昏,乐事不穷今与古。何如识个玄玄道,
道在杳冥须细考。壶中一粒化奇物,物外千年功力奥。
但能制得水中华,水火翻成金丹灶。丹就人间不久居,
自有碧霄元命诰。玄洲旸谷悉可居,地寿天龄永相保。
鸾车鹤驾逐云飞,迢迢瑶池应易到。耳闻争战还倾覆,
眼见妍华成枯槁。唐家旧国尽荒芜,汉室诸陵空白草。
蜉蝣世界实足悲,槿花性命莫迟迟。珠玑溢屋非为福,
罗绮满箱徒自危。志士戒贪昔所重,达人忘欲宁自期。
刘方刘方审听我,流光迅速如飞过。阴b2果决用心除,
尸鬼因循为汝祸。八琼秘诀君自识,莫待铅空车又破。
破车坏铅须震惊,直遇伯阳应不可。悠悠忧家复忧国,
耗尽三田元宅火。咫尺玄关若要开,凭君自解黄金锁。
偶来城市见丹丘。受得金华出世术,期于紫府驾云游。
年来摘得黄岩翠,琪树参差连地肺。露飘香陇玉苗滋,
月上碧峰丹鹤唳。洞天消息春正深,仙路往还俗难继。
忽因乘兴下白云,与君邂逅于尘世。尘世相逢开口希,
共论太古同流志。瑶琴宝瑟与君弹,琼浆玉液劝我醉。
醉中亦话兴亡事,云道总无珪组累。浮世短景倏成空,
石火电光看即逝。韶年淑质曾非固,花面玉颜还作土。
芳樽但继晓复昏,乐事不穷今与古。何如识个玄玄道,
道在杳冥须细考。壶中一粒化奇物,物外千年功力奥。
但能制得水中华,水火翻成金丹灶。丹就人间不久居,
自有碧霄元命诰。玄洲旸谷悉可居,地寿天龄永相保。
鸾车鹤驾逐云飞,迢迢瑶池应易到。耳闻争战还倾覆,
眼见妍华成枯槁。唐家旧国尽荒芜,汉室诸陵空白草。
蜉蝣世界实足悲,槿花性命莫迟迟。珠玑溢屋非为福,
罗绮满箱徒自危。志士戒贪昔所重,达人忘欲宁自期。
刘方刘方审听我,流光迅速如飞过。阴b2果决用心除,
尸鬼因循为汝祸。八琼秘诀君自识,莫待铅空车又破。
破车坏铅须震惊,直遇伯阳应不可。悠悠忧家复忧国,
耗尽三田元宅火。咫尺玄关若要开,凭君自解黄金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珠玑(珠璣)zhū jī
(1).珠宝,珠玉。《墨子·节葬下》:“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璣比乎身。”《文选·扬雄〈长杨赋〉》:“后宫贱瑇瑁而疏珠璣。” 李善 注:“字书曰‘……璣,小珠也。’” 宋 丘崇 《洞仙歌·辛卯元夕》词:“有多少佳丽事,堕珥遗簪,芳径里瑟瑟珠璣翠羽。”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珠璣犀象珍怪难得之物,美则美矣……而於我乎何有?”
(2).比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 唐 方干 《赠孙百篇》诗:“羽翼便从吟处出,珠璣续向笔头生。”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夫人闻知 苏軾 胸怀锦绣,口吐珠璣,有贯世之才。” 清 黄鷟来 《题黎于郑为杨舒文画山水册页》诗:“寻常尺幅那復得,况乃连册浮珠璣。”
(3).诗文中常以比喻晶莹似珠玉之物。 宋 刘克庄 《朝天子》词:“宿雨频飘洒……终朝连夜,有珠璣鸣瓦。”此指水珠。 宋 杨万里 《食鸡头》诗:“要啄稻粟无半粒,只教满頷饱珠璣。”此指芡实。 元 鲁贞 《余宗旸来访值雪留三日次韵》:“谁散珠璣北斗南,下方臺殿玉华含。”此指雪珠。
(4).形容声音婉转、清脆。 宋 徽宗 《宫词》之九一:“细筝百宝间生辉,玉柱成行雁自飞;对酒僊姿旹一按,十三絃上迸珠璣。” ——《漢語大詞典》
(2).比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 唐 方干 《赠孙百篇》诗:“羽翼便从吟处出,珠璣续向笔头生。”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夫人闻知 苏軾 胸怀锦绣,口吐珠璣,有贯世之才。” 清 黄鷟来 《题黎于郑为杨舒文画山水册页》诗:“寻常尺幅那復得,况乃连册浮珠璣。”
(3).诗文中常以比喻晶莹似珠玉之物。 宋 刘克庄 《朝天子》词:“宿雨频飘洒……终朝连夜,有珠璣鸣瓦。”此指水珠。 宋 杨万里 《食鸡头》诗:“要啄稻粟无半粒,只教满頷饱珠璣。”此指芡实。 元 鲁贞 《余宗旸来访值雪留三日次韵》:“谁散珠璣北斗南,下方臺殿玉华含。”此指雪珠。
(4).形容声音婉转、清脆。 宋 徽宗 《宫词》之九一:“细筝百宝间生辉,玉柱成行雁自飞;对酒僊姿旹一按,十三絃上迸珠璣。” ——《漢語大詞典》
溢 yì《國語辭典》
溢 [ yì ]
动- 液体漫出外流。《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是岁,大雨,谷、洛溢,毁宫寺十九,漂居人六百家。」
- 泛指外流、流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现在我们中国所用的全是墨西哥银圆,利权外溢,莫此为甚!」
- 流露、充满。如:「热情洋溢」。《文选·陆机·文赋》:「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 盈耳。」
- 过分、过度。如:「溢美」。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余,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然后百姓可家给人足也。」南朝宋·鲍照〈征北世子诞育上疏〉:「不胜殊欢溢喜,谨奉表以闻。」
- 量词。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二十两为一溢。《战国策·秦策一》:「白壁百 双,黄金万溢。」汉·高诱·注:「万溢,万金也。二十两为一溢也。」通「镒」。
屋 wū《國語辭典》
屋 [ wū ]
名- 房舍。如:「茅屋」、「住屋」、「房屋」。
- 房间。如:「这屋子光线充足。」
- 车盖。《文选·张衡·东京赋》:「輹弩重旃,朱旄青屋。」《辽史·卷五五·仪卫志一》:「平头辇,常行用之。制如逍遥,无屋。」
- 帐幕。《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墨子·节葬下》:「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圹,又必多为屋幕。」通「幄」。
非为(非爲)fēi wéi
(1).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鬼爷爷》:“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
(2).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水浒传》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尔宜躬先奉法以统一乡之众,以尽轨于法,稍有非为,惟尔总是问。”
(3).不顾法纪或礼法。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人颇知礼法,极守本分的,怎敢干此非为之事。” ——《漢語大詞典》
(2).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水浒传》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尔宜躬先奉法以统一乡之众,以尽轨于法,稍有非为,惟尔总是问。”
(3).不顾法纪或礼法。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人颇知礼法,极守本分的,怎敢干此非为之事。” ——《漢語大詞典》
福 fú《國語辭典》
福 [ fú ]
名- 富贵寿考的统称。或泛称吉祥幸运的事。如:「享福」、「迎春纳福」、「造福人群」。《韩非子·解老》:「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
- 运气、机会。如:「口福」、「眼福」、「耳福」。
- 祭祀用的酒或肉。《国语·晋语二》:「骊姬受福,乃寘鸩于酒。」
- 姓。如唐代有福信。
- 神佑、佑助。《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古代妇女行礼时,将手放在腰部合拳敬拜称为「福」。《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婆子千恩万谢的福了一回,便道:『今日老身偶有杯水酒,将来与大娘消遣。』」
- 幸运的。如:「福星福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