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怨东风不到小窗纱,枉辜负荏苒韶华。
忆旧
怨东风不到小窗纱,枉辜负荏苒韶华。泪痕湮透香罗帕,凭阑干望夕阳西下。恼人情愁闻杜宇,凝眸处数归鸦。
唤丫鬟休买小桃花,一任教云鬓堆鸦。眉儿淡了不堪画,愁和闷将人禁加。咫尺间那人在家,浑一似阻天涯。
记前日席上泛流霞,正遇着宿世冤家。自从见了心牵挂,心儿里撇他不下。梦儿里常常见他,说不的半星儿话。
忆刘郎当日到仙苑,使自家心绪悬悬。眼儿里见了心儿里恋,口儿里不敢胡言。朝夕里只得告天,何时得再团圆?
怨东风不到小窗纱,枉辜负荏苒韶华。泪痕湮透香罗帕,凭阑干望夕阳西下。恼人情愁闻杜宇,凝眸处数归鸦。
唤丫鬟休买小桃花,一任教云鬓堆鸦。眉儿淡了不堪画,愁和闷将人禁加。咫尺间那人在家,浑一似阻天涯。
记前日席上泛流霞,正遇着宿世冤家。自从见了心牵挂,心儿里撇他不下。梦儿里常常见他,说不的半星儿话。
忆刘郎当日到仙苑,使自家心绪悬悬。眼儿里见了心儿里恋,口儿里不敢胡言。朝夕里只得告天,何时得再团圆?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忆 ( 憶 ) yì
忆 [ yì ]
- 回想,想念:回~。追~。~苦思甜。
-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旧 ( 舊 ) jiù
旧 [ jiù ]
- 过时的,与“新”相对:~式。~俗。
-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衣服。~书。
-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居。~友。
-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怀念旧日情谊)。
怨 yuàn《國語辭典》
怨 [ yuàn ]
动- 责备、怪罪、痛恨。如:「怨天尤人」、「任劳任怨」。《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 仇恨。如:「结怨」、「宿怨」、「以德报怨」、「恩怨分明」。《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不满的、哀愁的。如:「怨言」、「怨妇」、「怨声载道」。唐·白居易〈杨柳枝二十二韵〉:「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怨 [ yuān ]
- (一)之又音。
东风(東風)dōng fēng
(1).东方刮来的风。《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 灵脩 兮憺忘归。”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杨朔 《海市》:“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
(2).指春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唐 李白 《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暉。”《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刘大白 《湖滨晚眺》诗:“微波吐露东风语:明日是清明,青山分外清。”
(3).代指春天。 唐 罗隐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诗:“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4).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谢觉哉 《不惑集·干劲》:“而且东风已经在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中刮起来了,仅仅是某些干部尚风平浪静。” 陈毅 《满江红》词:“喜东风浩荡海天宽,西风落。” 郭沫若 《新华颂》:“多种族,如弟兄,千秋万岁颂东风。”
(5).菜名。《文选·左思〈吴都赋〉》:“草则藿、蒳、豆蔻……东风、扶留。” 刘逵 注:“东风,亦草也,出 九真 。”《齐民要术·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 晋 顾微 《广州记》:“东风华叶似‘落娠妇’,茎紫。宜肥肉作羹,味如酪。”参见“ 东风菜 ”。 ——《漢語大詞典》
(2).指春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唐 李白 《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暉。”《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刘大白 《湖滨晚眺》诗:“微波吐露东风语:明日是清明,青山分外清。”
(3).代指春天。 唐 罗隐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诗:“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4).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谢觉哉 《不惑集·干劲》:“而且东风已经在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中刮起来了,仅仅是某些干部尚风平浪静。” 陈毅 《满江红》词:“喜东风浩荡海天宽,西风落。” 郭沫若 《新华颂》:“多种族,如弟兄,千秋万岁颂东风。”
(5).菜名。《文选·左思〈吴都赋〉》:“草则藿、蒳、豆蔻……东风、扶留。” 刘逵 注:“东风,亦草也,出 九真 。”《齐民要术·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 晋 顾微 《广州记》:“东风华叶似‘落娠妇’,茎紫。宜肥肉作羹,味如酪。”参见“ 东风菜 ”。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到 dào《國語辭典》
到 [ dào ]
动- 抵达、到达。如:「火车到站」、「支票到期」、「坚持到底」。《文选·江淹·恨赋》:「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 往、去。如:「到非洲丛林探险。」、「我晚上到你家拜访。」
- 周密。如:「若有不到之处,尚请多多包涵!」《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传》:「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 姓。如南朝宋有到彦之。
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形-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窗纱(窗紗)chuāng shā
糊在窗上的纱。 唐 白居易 《三月三日》诗:“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簷。” 宋 杨万里 《初夏睡起》诗之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緑与窗纱。” 元 乔吉 《折桂令·客窗清明》曲:“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櫳,巧小窗纱。”《红楼梦》第三六回:“那 黛玉 却来至窗外,隔着窗纱往里一看,只见 寳玉 穿着银红纱衫子。” ——《漢語大詞典》
枉 wǎng《國語辭典》
枉 [ wǎng ]
形- 弯曲的、不直的。如:「枉尺」。《说文解字·木部》:「枉,衺曲也。」《荀子·王霸》:「辟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不正直的、邪恶的。《论语·颜渊》:「能使枉者直。」《元史·卷一七五·张珪传》:「人有冤抑,必当昭雪,事有枉直,尤宜明辨。」
- 扭曲、歪曲。如:「贪赃枉法」。《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冤陷。如:「冤枉」、「勿枉勿纵」。
- 迁就、委屈。参见「枉驾」、「枉顾」等条。
- 邪恶不正的人事物。如:「矫枉过正」。《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冤屈。《新唐书·卷一三五·高仙芝传》:「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
- 徒然、白费。如:「枉费」。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宋·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词:「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辜负(辜負)gū fù
(1).亏负,对不住。《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卫将军 姜维 率 嶷 等因 简 之资以出 陇西 ”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部耆旧传》:“臣当值圣明,受恩过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陨没,辜负荣遇。” 宋 王禹偁 《舍人院竹》诗:“西垣不宿还堪恨,辜负夜窗风雨声。”《老残游记》第一回:“天风海水,能移我情,即使看不着日出,此行亦不为辜负。” 老舍 《骆驼祥子》一:“假如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
(2).引申为违背。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满城生灵,必遭涂炭,辜负相公之初心矣。”辜,一本作“ 孤 ”。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违背。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满城生灵,必遭涂炭,辜负相公之初心矣。”辜,一本作“ 孤 ”。 ——《漢語大詞典》
荏苒 rěn rǎn
(1).(时间)渐渐过去。常形容时光易逝。 汉 丁廙 妻《寡妇赋》:“时荏苒而不留,将迁灵以大行。” 晋 陶潜 《杂诗》之五:“荏苒岁月頽,此心稍已去。”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红楼梦》第三八回:“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六:“荏苒之间快要过新年了。”
(2).蹉跎,拖延时间。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隋文帝 尝索 梁 陈 事跡, 察 具以所成每篇续奏,而依违荏苒,竟不絶笔。”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贪冒官荣,荏苒岁月。”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今春拟归省,但荏苒遂又作罢了。”
(3).辗转迁徙。 唐 杜甫 《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 明 何景明 《别王秉衡御史》诗:“荏苒风尘千里别,江海六年思旌旗。” 清 周亮工 《送郭去问入燕》诗:“反惊君是北行人,荏苒烽烟六载身。”
(4).形容愁苦连绵不绝。 宋 张炎 《解连环·孤雁》词:“谁念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蓬蝉鬢,蹙蛾眉,愁荏苒,泪淋漓。”
(5).柔弱。 晋 傅咸 《羽扇赋》:“体荏苒以轻弱,侔縞素於 齐 鲁 。”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良辰晓雾浓,美景韶光丽,草茵轻荏苒,则他这桃李任芳菲。”参见“ 荏染 ”。 ——《漢語大詞典》
(2).蹉跎,拖延时间。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隋文帝 尝索 梁 陈 事跡, 察 具以所成每篇续奏,而依违荏苒,竟不絶笔。”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贪冒官荣,荏苒岁月。”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今春拟归省,但荏苒遂又作罢了。”
(3).辗转迁徙。 唐 杜甫 《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 明 何景明 《别王秉衡御史》诗:“荏苒风尘千里别,江海六年思旌旗。” 清 周亮工 《送郭去问入燕》诗:“反惊君是北行人,荏苒烽烟六载身。”
(4).形容愁苦连绵不绝。 宋 张炎 《解连环·孤雁》词:“谁念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蓬蝉鬢,蹙蛾眉,愁荏苒,泪淋漓。”
(5).柔弱。 晋 傅咸 《羽扇赋》:“体荏苒以轻弱,侔縞素於 齐 鲁 。”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良辰晓雾浓,美景韶光丽,草茵轻荏苒,则他这桃李任芳菲。”参见“ 荏染 ”。 ——《漢語大詞典》
韶华(韶華)sháo huá
(1).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 东皇 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一折:“韶华将尽,三分流水二分尘。” 清 讴歌变俗人 《醒世缘弹词》第九回:“看看又是残冬过,满眼韶华一片春。”
(2).美好的年华。指青年时期。 唐 李贺 《嘲少年》诗:“莫道韶华镇长在,髮白面皱专相待。” 宋 秦观 《江城子》词:“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李大钊 《青春》:“赠子之韶华,俾以青年纯洁之躬,飫尝青春之甘美。” ——《漢語大詞典》
(2).美好的年华。指青年时期。 唐 李贺 《嘲少年》诗:“莫道韶华镇长在,髮白面皱专相待。” 宋 秦观 《江城子》词:“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李大钊 《青春》:“赠子之韶华,俾以青年纯洁之躬,飫尝青春之甘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