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元丰 yuán fēng
宋神宗赵顼年号。例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宋·苏轼《石钟山记》 ——《漢語大詞典》
二年
唐 杜甫 送韦书记赴安西 书记赴三捷,公车留二年。
唐 皮日休 寄同年韦校书 二年疏放饱江潭,水物山容尽足耽。
唐 徐夤 自咏十韵 梁苑二年陪众客,温陵十载佐双旌。
唐 李建勋 离阙下日感恩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宋 苏轼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其三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骈字类编》
唐 皮日休 寄同年韦校书 二年疏放饱江潭,水物山容尽足耽。
唐 徐夤 自咏十韵 梁苑二年陪众客,温陵十载佐双旌。
唐 李建勋 离阙下日感恩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宋 苏轼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其三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骈字类编》
中秋 zhōng qiū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四折:“俺两口儿今年做一个中秋八月圆。” 老舍 《四世同堂》三九:“在他的端阳节那组卡片中,五毒饼正和中秋的月饼与年节的年糕一样,是用红字写着的。”
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天官·司裘》:“中秋献良裘。” 郑玄 注:“中,音仲。” 唐 顾况 《望初月简于吏部》诗:“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叶圣陶 《饭》:“这时候正是中秋的天气。” ——《漢語大詞典》
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天官·司裘》:“中秋献良裘。” 郑玄 注:“中,音仲。” 唐 顾况 《望初月简于吏部》诗:“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叶圣陶 《饭》:“这时候正是中秋的天气。” ——《漢語大詞典》
后一(后一)
论衡商鞅三说秦孝公前二说不听后一说用者前二帝王之论后一霸者之议也 ——《骈字类编》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名-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 季节。如:「春日」、「冬日」。
-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名-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余 ( 餘 ) yú《國語辭典》
余 [ yú ]
代- 我,表第一人稱。《文選·班彪·北征賦》:「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文選·陸機·歎逝賦》:「余將老而為客。」
- 剩下、多餘。《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同「餘 」。
- 姓。如宋代有余靖。
余 [ xú ]
- 參見「余余」、「余吾鎮」等條。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吴兴(吴興)wú xīng
(1).指 元 代书画家 赵孟頫 。 赵 为 吴兴 人,故称。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跋赵子昂书〈过秦论〉》:“ 吴兴 此书学《黄庭内景经》,时年三十八岁。”
(2).郡名。 三国 吴宝鼎 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 乌程县 (今 浙江 吴兴县 南)。
(3).县名。属 浙江省 ,位于 苕溪 下游,滨临 太湖 。 ——《漢語大詞典》
(2).郡名。 三国 吴宝鼎 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 乌程县 (今 浙江 吴兴县 南)。
(3).县名。属 浙江省 ,位于 苕溪 下游,滨临 太湖 。 ——《漢語大詞典》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 做某个动作:胡~。
-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 表示语气,归去~兮!
- 姓。
杭 háng《國語辭典》
杭 [ háng ]
名- 舟、船。《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通「航」。
- 大陆地区杭州的简称。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姓。如汉代有杭徐。
- 渡水。《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通「航」。
东还(东还)
唐 元稹 华岳寺 双燕营巢始西别,百花成子又东还。
唐 李群玉 送于少监自广州还紫逻 鸣皋山水似麻源,谢监东还忆故园。 ——《骈字类编》
唐 李群玉 送于少监自广州还紫逻 鸣皋山水似麻源,谢监东还忆故园。 ——《骈字类编》
会稽(會稽)kuài jī
(1).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 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 ——《漢語大詞典》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 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